您的当前位置:

国营商业

商业

国营商业

国营商业



  【概况】 1990年,全市商业拥有网点 (包括饮食服务业)1 654个。 其中:商业1 227个(批发企业255个,零售企业972个),饮食服务业 427个。商品销售市场疲软,经济效益滑坡。全市各商业批零企业,为了变被动为主动,改变经营模式,开辟新货源渠道,扩大商品辐射面,努力扩大商品销售,取得了比较好的经济效益。商品购进实现48 553万元,比1989年同期增长4%;商品销售实现56 470万元,比1989年同期增长8%;盈利企业实现利润 1 862万元,比1989年同期增长5.8%;费用率比1989年同期下降 0.25%,资金周转比1989年同期加快0.27次,劳效比1989年同期提高0.8万元。
  商办工业出现良好的增长势头。商办工业在生产原材料涨价,市场销售不畅,饮食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采取降低物料消耗,提高产品质量,调整产品结构,增加产品花色品种的积极措施,实现了持续增长。全年生产糕点2 394吨,比1989年同期增长18.1%;鲜冻猪肉2 733吨,比1989年同期增长19.9%;加工肉制品 1 024吨,比1989年同期增长10.3%;糕点品种59个,比1989年同期增加12个;糖果品种18个,比1989年同期增加 6个;熟食品种33个,比1989年同期增加 6个。丰富了副食品市场,满足了市场供应。其中,市食品工业公司的小包装饼干供不应求。市食品公司根据市场的消费需求,维也纳肠的产量由原来的日产200公斤增加到800公斤。
  企业承包取得了良好效果。1990年是第一轮 3年承包的最后一年。市商业局认真抓了承包企业的承包终结审计和资产清查工作,并对 3年承包的各项指标进行了核查,均达到规定的指标。在 3年承包期内,各大中型企业在内部分配上实行了工效挂钩的办法,调动了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承包企业3年实际完成商品销售额124 490万元,为合同基数的133.5%;上缴税利3 390万元,超过合同基数的96%;企业留利总额达到1 440万元,比承包前增长14%。承包3年共投入资金2 362万元,改建、扩建商业网点共 1.8万平方米。职工人均收入达到2 120元,比承包前的1987年增长46.5%。
  全市商业物价涨势得到了有效控制,全市物价指数实现6.8%,比计划指数6.9%降低 0.1个百分点。
  【购销活跃,市场丰富】 1990年,全市各商业企业积极开拓进货渠道,努力增加适销对路商品,克服市场疲软;转变经营思想,变换经营方式,全方位扩大销售,使购销呈上升态势。
  增加进货渠道,扩大商品购进。1990年, 各商业企业共有1 226人次分别赴全国 378个市(县)采购商品,金额达32 251万元,比1989年同期增长9%,全市商业经营的人民生活必需品品种比1989年初增长 23.3%。各企业还注意建立稳固、紧密、良好的工商关系。市百货大楼、百货纺织品公司、五交化公司、家电公司等企业先后与上海、天津、新疆等省、市、自治区的425个厂家建立了稳定的业务关系,为98个厂家开设了 112节专柜销售商品,举办各种类型的展销会、供货会、新产品推广会29次。全市商业从工厂直接进货金额达24 955万元,占总购进金额的51.4%。
  开拓市场,全方位促销。1990年销售市场出现疲软,商品销售不景气。全市各批零企业,转变经营机制,调整经营方式,努力扩大市场占有率,增加商品辐射面。各批零企业认真分析了大庆油田生产单位分布广、战线长的特点,加强了对厂矿的销售。市百货大楼、天桥商场、五交化公司、家电公司、乙烯商场等批零企业成立了厂矿销售办公室,设立了专(兼)职厂矿联络员。全市商业共有1 036人次主动到厂矿现场供货,销售各类商品达4 225万元;到基层流动批发395人次,销售金额达653万元。为了适应日益变化的消费需求,各商业批零企业积极调整商品结构,在全、新、优上下功夫,对主要日用品,由分散、零乱经营,走上系列化经营的轨道。市百货大楼开辟了友谊商场,经营黄金首饰重量达36.6公斤,金额达 457.6万元。化妆品、家用电器开始系列化经营。市商业局与上海电视机九厂等15个名优产品厂家联合举办展销会、定货会,展示商品330个品种,销售额208万元,丰富活跃了市场。全市各商业企业采取各种促销手段,扩大商品销售,全市商业联销、代销商品2 752种,金额2 598万元。
  【统管社会商业工作开始起步】 根据1989年11月市政府第25次常务会议和庆政办发[1989]94号文件《关于统一管理全市社会商业通知》精神,从1989年12月开始,市商业局被授权统管社会商业。1990年统管社会商业、饮食服务业工作开始起步。
  建立统管机构,完善社会商业管理体系。市商业局设立了社会商业管理处(副处级),定员18人,各区设立社会商业管理科(副科级),并下设13个社会商业管理所,共有专业统管人员90人。全市基本形成了处、科、所三级管理网络,使统管社会商业有了组织保证。
  为做好统管社会商业工作,商业局组织人力用了 3个月的时间,对市区内的国营、集体和个体商业、饮食服务业逐个进行详细地摸底调查,查清了 1 454个企业的主管部门、经营方式、营业面积、仓储条件、从业人员、固定资产、流动资金、营业总额、销售利润等27项基本情况。同时对全市批发和批零兼营企业进行了资格审查,按照批发企业应具备的条件,符合条件的予以保留,不具备批发条件的给予适当调整经营项目,限定经营项目和变为零售企业。共审查了1 182户批发和批零兼营企业,撤销了 851户。其中,撤并了305个不符合社会需要,重复设置,不具备开办条件或有严重违法乱纪问题的流通领域公司,为统管社会商业创造了必要条件。
  市商业局针对在饮食服务业中,集体和个体所占比重大、问题多的情况,加强对饮食服务业的管理,把它做为统管社会商业的重点,利用 2个月的时间,完成了饮食服务业的定等升级工作。已定等升级795户,占总数的93.3%;未定级企业57户,其中,停业整顿28户,自动停业29户,使统管社会商业工作又有了新的进展。
  为了使统管社会商业工作有章可循、纳入依法管理的轨道,市商业局根据国务院和省、市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商业的实际情况,起草了《大庆市商业企业管理规定》、《大庆市饮食服务业管理规定》、《大庆市社会商业企业批发企业管理实施细则》、《大庆市社会商业零售企业管理实施细则》、《大庆市社会商业企业经营资格审批办法》、《大庆市社会商业企业管理奖惩实施细则》、《大庆市社会商业、饮食服务业网点规划建设实施细则》、《大庆市饮食服务业开办审批程序和审批权限的规定》和《大庆市饮食服务行业管理奖励处罚细则》等一系列法规性文件。其中,《大庆市商业企业管理规定》和《大庆市饮食服务业管理规定》已经市政府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分别以第9号、第10号市长令下发执行。其余7个法规性文件待修改审定后执行。
  【饮食服务业有所发展】 饮食服务业在网点不断增加,竞争激烈,集团消费减少等诸多困难情况下,转变经营思想,调整经营结构。调整、改造、扩建了一批饭店、旅社,提高了服务功能,增加了销售额。饮食服务业努力增加经营品种,特别是豆浆、油条、馅饼、锅烙、挂面、炒土豆丝等大路品种。引进了烤鸡,增加了烤羊肉串,增设了酒吧等。另外,还开展了烹饪技术培训和技术考核工作。举办了3期烹饪技术培训班,培训二、三级红案技师113人,白案技师20人,增强了技术力量,为饮食服务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服务水平有了新的提高】 为了不断提高商业的服务水平,提高商业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市商业局作出了《关于在全市商业系统开展优质服务竞赛活动的决定》、《关于在全市商业系统开展“四职三优”竞赛活动的意见》 (四职:职业道德、职业责任、职业技能、职业纪律;三优;优质服务、优美环境、优异成绩), 制定了活动方案、实施细则、考核标准和奖惩办法,把服务质量纳入全面质量管理、企业升级内容,做到了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开展了以“学雷锋、树新风,学铁人、立新功,争做邹彩飞式营业员”为主要内容的优质服务竞赛活动,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企业在出售商品中,注意抓好售前、售中、售后服务,实行了“售后三包”,登门维修,电话预约维修,黄金首饰返修,电动玩具保修,皮、胶鞋定点保修,大件商品送货上门,定期走访用户等制度。市百货大楼、家电公司等单位还为电视机、电冰箱保修的用户准备了备用品。萨尔图区商业局、龙凤区商业局所属商业企业,在夏季普遍延长营业时间 2小时以上。东风商场在做好店内服务的同时,还走出店门到机关、厂矿、学校上门服务300多人次,送货上门30多万元。全市商业共有1 864人次为生产前线送商品4 818万元,占总销售额的8.5%。
  【全面质量管理和企业升级】 1990年,在全市大中型商业企业中普遍开展了全面质量管理和企业升级达标工作。市商业局针对全市商业实际情况,以制度和规范为中心,把现代化管理方法与传统管理经验结合起来,在购销管理、核算管理、环节管理、服务管理等方面取得了进展,整个企业的行为全部纳入规范中,保证了企业各部门、各环节的有机运行。1990年,在全市性的QC小组成果发布会和企业内部QC小组成果发布会上, 有88个QC小组发布了成果,有4个QC小组参加了全省商业系统QC小组成果发布会,均获得了省商业系统优秀QC小组称号。市百货大楼、百货纺织品公司、五交化公司、糖酒公司、让胡路商场、家电公司等 6家企业被定为省级全面质量管理二级合格企业;百货大楼、百货纺织品公司、糖酒公司、五交化公司通过了市级先进企业验收。大庆商业由全面质量管理空白成为全省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好的城市之一。
  【主要单位经营情况表】
                 主要单位经营情况表
                                  单位:万元



  【外埠鲜菜国营销售下降,集体(农工商)和个体经营增长】 由于市场上出现多渠道、多家经营蔬菜的局面和南方菜源不稳定,菜价上涨,使市内零售价格偏高,影响了销售。蔬菜公司为了确保冬春市场供应和补充秋菜之不足,想方设法组织外进鲜菜。一是改革经营机制,增加采购人员;二是建立外采和分拨制度,采取单车核算和最高限价;三是引进外来经营者,提供场地仓储条件;四是继续加强与外埠联系,建立较好的产销关系,使之及时发运优质鲜菜;五是巩固广州、福州、湛江、成都地区的冬春采购点,巩固江苏太仓和山东苍山蒜台基地,因此进货量达627.7万公斤,但比1989年的870万公斤下降29%。
  从农工商和厂矿经营看,以其不亏本、不定时、不定量,能抓到货源就进货的原则。个体商贩根据市场定价,市场菜多了以低价出售,菜少了以高价估卖。 两者全年共经营蔬菜890万公斤,比1989年同期550万公斤增长61.8%。
  【居民消费心理稳定,买菜讲实惠】 1990年,蔬菜社会销量增长。但是冬春的省外菜销售下降,夏秋的地产菜销售上升,国营经营量下降。集体(农工商)和个体经营增长。主要原因是在同质商品中以价低者为快,价高者滞销。淡季农工商公司开始经营鲜菜,以较低的利润出售,有的厂矿在节日期间也为职工购买南方菜。私营商贩,经营灵活,随行就市,以市场菜量多少定价,所以经营量增长。居民已不是前几年的过热心理,而是看菜价格、挑质量、讲实惠。据对销售中的12个品种检查,其中销量上升的 5种,都是比价较低的品种:菠菜31.0万公斤:15万公斤,茄子631:571,豆角133:107, 菜花49:34,蒜台120:73;下降的七种:韭菜8:11,黄瓜102:158,青椒334:387,柿子205:299,甘兰285:36,芹菜114:124,元葱11:20。
  【蔬菜价格稳中有降】 1990年,由于市场管理与物价管理不断加强和继续实行三种价格管理形式,使蔬菜价格稳中有降。一是对商业收购农村菜户的产品实行计划价格,由物价局下达总水平及目标责任制;二是对企业菜队实行指导性价格,由农工商公司根据物价局测定的价格逐期下达;三是对农贸市场实行议价加最高限价,具体办法是向物价部门申报,由物价局统一管理,价出一家。在市场管理方面由工商、物价、蔬菜部门共同检查指导,各部门认真协调、管理和国营公司及时组织外埠菜,调控市场,平抑菜价。1990年蔬菜部门为兼顾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夏菜削价(甩卖) 900万公斤,损失70万元,使菜价达到了稳中有降。1990年鲜菜指数是:一季度社会82.1%,国营78.6%,农贸85.7%;二季度社会102.1%,国营113.2%,农贸94.7%;三季度社会92%,国营88.3%,农贸 92.5%;四季度社会111.9%,国营113%,农贸101.9%。从蔬菜公司测算的全年地产加外进菜指数下降7.7%,全部品种合计每公斤 0.525元,1989年同期为0.569元。指数为92.3%,其中菠菜指数119%,黄瓜95%,茄子94.4%,柿子122.9%,青椒104.6%,甘兰88%,豆角106.5%,芹菜103.9%,菜花81.5%,元葱100.6%,蒜台72.5%,大白菜92.6%,大萝卜90.9%,土豆95%。
  【市政府对全市社会商业实行统管】 11月 9日,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凡在大庆市行政区域内从事经商活动的商业、饮食服务业、商店、企业、门点,不分所有制形式及隶属关系,今后全部实行统一管理。并授权市商业行政部门行使政府统管职能。
  副市长王汉民在会上指出,随着商品生产的发展和商品流通体制的改革,我市出现了多种经济成份、多种经营方式、多条流通渠道并存的局面。由于宏观管理失控,导致了流通秩序的严重混乱。网点发展无计划,行业不配套,经营行为不规范,尤其是批发零售兼营企业发展过多,导致加价批发、中间盘剥、渠道混乱,加剧了市场的不稳定性。为此,加强对社会商业的统一管理,恢复良好的流通秩序迫在眉睫。
  管理社会商业的主要内容包括:贯彻国家和各级政府有关商业工作的方针、政策、法规、决定;指导社会商业改革;实施商业、饮食服务业开业标准、企业等级标准、经营规划、管理规范、质量标准;制定行业发展战略,网点规划布局;统筹安排市场;统一技术考评等级标准;统一商业报表;统一评选模范、优秀企业标准;统一企业升级标准,评定升级;统一服务规范、操作规范共10项内容。
  大庆市是全省统管社会商业工作的试点城市。市委、市政府对此工作十分重视,1989年就着手实施,1990年8月,王志武市长又两次颁发市长令。还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肯定。
  前来参加新闻发布会的原省商业厅厅长吕金相在会上指出:“统管社会商业是贯彻中央关于‘治、整、改’方针,组织领导好市场,建立健全市场管理机制的重大措施。它标志着大庆商业、饮食服务业管理工作进入了新阶段。”
  【大庆商厦开业】 大庆石油管理局技术开发实业公司大庆商厦于 1月20日正式开业。大庆商厦位于让胡路区龙岗附近,是一座设备齐全的综合性服务大厦,在 A、B、C、D4个区,设有家用电器,五金交化、服装、鞋帽、百货、针纺、文专、儿童用品、家具 9个专业商场,以及1个时装表演厅,经销1.5万多种商品。
  大庆商厦总经理李湘,在开业典礼上表示:商厦将以“顾客第一、服务至上”为宗旨,竭诚为油田生产服好务,为油田人民服好务。
  市长、石油管理局局长王志武、副市长王汉民为开业剪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