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关于大庆市1989年财政决算和1990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摘要)

财政·税收·审计

财政

关于大庆市1989年财政决算和1990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摘要)



          1990年2月21日在大庆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四次会议上
                 第一副市长 张立中
  一、1989年财政决算
  1989年,市财政工作坚持治理整顿、深化改革的方针,大力发展生产,落实和完善财政财务改革,深入开展“双增双节”运动,大力培植和开辟财源,紧缩财政开支,强化财政监督,搞好财政收支平衡。经过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完成了财政上缴任务,实现了财政收支平衡。
  1989年,全市财政总收入(包括以税还贷)427 544.3万元,完成年初预算417 452万元的102.4%;完成调整预算424.928.3万元的100.6%,增收 2 616万元;在总收入中,财政上缴为400 618.3万元,完成年预算400 000万元的100.15%;市级财政收入26 926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54.3%,完成调整预算的129.8%。财政总支出(即市级财政支出)26 922.6万元,完成年初预算17 452万元的154.3%,完成调整预算20 724.7万元的129.8%,增支 6 179.9万元。市级财政收支基本平衡。之所以调整预算,是在预算执行过程中考虑到能从省争取到部分税收分成,所以经人大常委会批准,调整了收入和支出预算。另外, 石油管理局上缴主管部门储量有偿使用费110 409万元。
  各项收入预算的执行情况是:
  (一)各项税收完成306 346.7万元,完成年计划的100.44%。
  (二)能源交通重点建设基金收入完成10 009.8万元,完成年计划的100%。
  (三)发行国库券1 701.5万元,完成调整预算(即省下达计划)1 610万元的105.7%。
  (四)其它收入完成727.8万元,比年计划增加707.8万元。主要是罚没款、滞纳金等收入增加了。
  (五)地方企业收入完成353.6万元,比年计划增加273.6万元。主要是1989年地方企业生产形势比较好,大部分企业都超额完成了计划;各类公司也增加了部分上缴。
  (六)省财政厅拨款527.5万元,完成年计划的149.9%,增加175.5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0%。
  (七)城市维护建设税收入完成11 926.8万元,完成年计划的132.5%,增加收入 2 926.8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0%。比年初计划增加的原因是全市企业产品税、增值税、营业税增加了,相应增加了城建税。
  (八)石油管理局拨款完成7 176万元,完成年计划的102.5%,增加176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0%。
  (九)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完成1 849.9万元,完成年计划的1850,增849.9万元。主要原因是财政体制改革后,五个区加强了这两个税种的征收,所以增加了收入。
  (十)电力等单位上缴主管部门利润和石油管理局、石化总厂以税还贷完成71 200万元,完成年计划的85.6%。
  (十一)地方税及税收分成完成 3 329.4万元。主要是印花税、土地税、耕地占用税以及其它地方税留成。
  (十二)预收省返税收分成 1 035万元。是按省定的集体企业产品税、增值税、所得税给大庆的分成等。
  (十三)特种国债完成759.5万元,其中省对我市下达计划 348万元,完成348万元,完成年计划的100%。
  (十四)保值公债完成4 195.3万元,完成省下达计划4 040万元的103.8%。
  (十五)预算调节基金收入完成6 405.5万元,其中省下达我市计划 599.8万元,完成909.3万元,超收51.6%。以上三项是去年市人大会议以后,中央决定征收的,所以年初没作预算。
  各项支出预算的执行情况是:
  (一)市政基本建设、城市维护费支出完成11 292.7万元,完成年计划的125.5%,完成调整预算的100%。比年初计划增支的原因是增加了市第二毛纺厂、东西大海排水工程投资和市二医院住院部、电视大学教学楼设备购置等。
  (二)农业事业费及支农支出完成 567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9%;超支的原因是增加了化肥补贴、抗旱物资支出等。
  (三)文教事业费支出完成 2 298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37%。超支的原因是增加了科研经费、职工工资性收入等。
  (四)卫生事业费支出完成 2 630.4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14.4%,主要是增加了五个医院职工的工资性收入及房租、取暖费、水电费等。
  (五)民政事业费支出完成 425.1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12%,增支的主要原因是增加了救济费、退休费和优抚对象、社会救济户补助。
  (六)行政事业费支出完成 3 907.6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16.6%,主要是增加了职工工资性收入及房租、取暖费等。
  (七)其它支出完成909.3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39.9%,超支的原因是增加了蔬菜补贴242万元,糕点补贴40万元,奶牛饲料补贴35万元,鸡饲料补贴46万元和市建一、二公司承包退库167万元等。
  (八)设备购置及大修支出678万元,完成年计划的226%,增支378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35.6%,增支178万元。超支的原因是增加了卫生系统设备购置费132万元,武警支队机动大队设备购置费45万元,公检法系统设备购置费104万元,无线电委员会设备购置费60万元。
  (九)返五个区税收超收分成4 114.5万元。
  总之,1989年,我市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较好。市级财政预算做到了收支平衡,财政上缴圆满完成了任务。
  1989年,为完成财政预算任务,确保全市预算平衡,主要抓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认真贯彻实施财政预算“保盘子工程”。根据省政府的部署,市成立了“保盘子工程”领导小组,并且成立了有财政局、税务局领导参加的“保盘子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了具体方案,并将各项指标层层分解落实到各基层单位,建立了收入实现系统、收入组织系统、支出控制系统、收支监控系统、综合反馈系统。做到了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使“保盘子工程”方案得以顺利实施,保证了财政预算的平衡和财政上缴任务的完成。“保盘子工程”目标的实现,促进了“383工程”的实施,1989年,全市物价指数控制在113.1%,比1988年下降了8.1个百分点。
  (二)继续实行财政体制改革,强化税收征管,增加财政收入。为了更好地调动各区增收的积极性,1989年,制定了《关于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方案实施细则的补充规定》和《预算外资金管理的暂行规定》,兑现了各区1988年应得的分成款,使各区对财政政策托了底,积极性更高了。各区财税人员大力宣传税法,积极开展税法宣传月活动;坚持一手抓企业大户的重点税源,一手抓集体、个体和私营经济的税收征管;认真审查清理假国营、假福利、假校办、假知青企业,努力加强对个体工商户税款和个人收入调节税的征收;强化征税手段,整顿税收秩序,制止偷漏欠税,在火车站交通管理部门设立联合稽查站,堵塞一切跑、冒、滴、漏,做到应收尽收。1989年,市属五个区20种税款比包干基数超收4 114.5万元。
  (三)继续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租赁经营和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挂钩办法。1989年,对商业、工交、建筑大中型盈利企业继续实行了承包经营责任制和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挂钩办法;对粮食系统、食品公司等政策性亏损企业继续实行了亏损包干,减亏留用,超亏不补的办法。这些办法的实行,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商业盈利企业真正发挥了主渠道作用,他们努力增加从工厂直接进货比重,减少流通环节;采取各种经营方式,不断扩大商品销售;降低流通费用,减少商品损失;设立店内银行,减少资金占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1989年,利润上缴完成 659.3万元,比1988年增加81.3万元。粮食企业一方面降低粮油加工成本,降低经营费用,一方面增加附营业务,增加议价粮油供应,满足全市人民需要,使粮食企业比计划减亏46万元。食品公司努力保持猪肉合理库存,适时组织进货,搞好猪肉经营,使1989年比计划减亏63万元。市建一公司、二公司不断扩大建安工作量,争创优质工程,加强材料管理,降低材料消耗,使企业经济效益逐年提高,1989年完成了利润包干计划。地方国营工交企业生产管理水平也不断提高,除个别企业外,大部分都超额完成了利润计划。
  (四)坚持紧缩财政的方针,严格控制支出,压缩弹性开支。1989年,根据中央关于“紧缩财政”的方针,为了把整个财政支出控制在财力允许的范围内,在年初的财政工作会议上,要求各单位进一步开展“双增双节”运动,制定了《控制社会集团购买力暂行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强公费医疗管理的意见》等办法;根据中央十三届四中全会精神,在 8月份的市政府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压缩基本建设”、“压缩社会集团购买力”、“压缩行政经费”、“清理微型汽车”、“清理电话”、“清理债权债务”、“严格控制计划外用款”、“严禁用公款大吃大喝”等10项措施,取得了较好效果。1989年,全市社会集团购买力支出 1.5亿元,剔除物价上涨和新增机构等因素,社会集团购买力呈下降趋势;弹性开支得到了有效控制;债权债务得到了认真清理;大吃大喝有所收敛;清理电话效果较好。
  (五)加强财政监督,严肃财经纪律。1989年,全市各级政府及财税、物价部门把加强财政监督、严肃财经纪律同惩治腐败、加强廉政建设、开展“双增双节”、控制物价上涨、整顿流通秩序紧密结合起来,从深、严、改上下功夫,对全市 6 593户国营、集体和行政事业单位组织了自查,进行了重点抽查,到1990年1月20日基本结束,共查出违纪金额1 138.3万元,应收缴819.8万元,已入库 784.2万元,入库率为95.7%。19户中直企业,按照国务院、省和市税收财务物价大检查办公室的要求,认真进行了自查,共查出违纪金额 1 459万元,进行了调帐处理和补缴入库,其中补缴入库 238.8万元。控购纪律大检查同税收、财务、物价大检查一起进行,共查出违纪金额 185万元,现正对违纪购买专控商品进行核实处理。根据国务院和省清查“小金库”文件精神,我市开展了清查小金库工作,到1月20日止,共查出“小金库”资金1 119.7万元,已支用866.5万元,滚存结余253.2万元,上缴入库126.6万元。
  总之,1989年我市预算执行情况较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这些问题主要是:(1)由于调查研究、检查指导不够,有部分地方企业管理水平低,经济效益差,历史挂帐包袱过多,有的还存在隐形亏损;(2) 由于资金、电力、原材料、运力紧张,严重地制约了地方经济的发展,相应影响财政收入的增加;(3) 财政财务改革正在实践中探索,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和深化;(4)由于财税部门监督和管理不够,有部分企业财会管理制度不健全, 财务管理水平低,有的还存在着违犯财经纪律问题。
  二、1990年预算草案
  1990年,根据十三届五中全会和全省计划、科技、财政工作会议精神,我市财政预算安排总的指导思想是:认真贯彻党的十三届五中全会和市委四届四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认真搞好治理整顿,深化财政财务改革;深入开展“双增双节”运动;正确处理国家和企业的分配关系,进一步增强财政宏观调控能力;坚持量入为出,量力而行,有保有压,区别对待的原则,严格控制各项财政支出,力争做到当年财政收支平衡,完成财政上缴任务,为实施 “383工程”、实现“科技兴市”目标,为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为社会治安状况逐步好转做出新的贡献。
  1990年财政预算为:全市财政总收入(包括以税还贷)为 421 452万元,比1989年预算增加4 000万元,增长0.96%,财政总支出为21 452万元,比1989年预算增加4 000万元,增加22.9%。财政上缴(包括以税还贷)为400 000万元,与1989年预算数持平。
  主要收入的安排是:
  (一)各项税收313 453万元,比1989年预算增加8 453万元,增长2.8%。
  (二)能源交通重点建设基金收入10 000万元,与1989年预算持平。
  (三)国库券发行1 610万元,与1990年省下达计划持平。
  (四)预算调节基金收入611.2万元,与省下达计划持平。
  (五)特种国债收入348万元,与省下达计划持平。
  (六)印花税、土地使用税收入500万元。
  (七)其它收入20万元,与1989年预算持平。
  (八)地方企业收入80万元,与1989年预算持平。
  (九)省财政厅拨款352万元,与1989年预算持平。
  (十)石油管理局拨款7 000万元,与1989年预算持平。
  (十一)城市维护建设税12 000万元,比1989年预算增加3 000万元,增长33.3%。
  (十二)房产税、车船使用税收入1 500万元,比1989年预算增加500万元,增长50%。
  (十三)电力等部门上缴主管部门利润和石油、化工企业以税还贷73 941.8万元,比1989年预算减少9 258万元。
  主要支出的安排是:
  (一)市政基本建设及城市维护费支出11 290万元,比1989年预算增加2 290万元,增长25.4%。其中支农:芰出520万元,比1989年实际支出增加400万元。市政基本建设及城市维护费支出与19.39年实际支出持平,其中工业项目还贷和住宅系统工程安排较多。
  (二)农业事业费和支农支出 450万元,比1989年预算增加30万元,增长7.1%。加上在市政基本建设城市维护费、价格补贴中安排的支农支出以及石油管理局直接拨款部分,实际安排的支农支出为1 400万元,比1989年实际增加330万元,增长30%。
  (三)文化教育事业费支出1 900万元,比1989年计划增加300万元,增长18.8%。
  (四)卫生事业费支出2 300万元,比1989年计划增加200万元,增长9.5%。
  (五)科研经费支出100万元。
  (六)民政事业费支出300万元,比1989年预算增加70万元,增长30.4%。
  (七)行政费支出3 340万元,比1989年预算增加240万元,增长7.74%。
  (八)其它支出323.5万元,比1989年预算增加23.5万元,增长7.8%。
  (九)设备购置及大修300万元,与1989年预算持平。
  (十)价格补贴550万元,主要是蔬菜、鸡饲料、化肥补贴。
  (十一)预备费598.5万元,比1989年预算增加196.5万元,增长48.9%。
  1990年预算安排有几点情况需要说明:首先,财政总收入安排了 421 452万元,比1989年预算增加4 000万元。主要是:(1)各项税收比1989年多安排了8 453万元;(2)城建税,比1989年预算多安排了3 000万元;(3)房产税、车船使用税比1989年预算多安排了500万元;(4)预算调节基金、特种国债、印花税、土地使用税都是新安排的预算。
  其次,在财政支出上, 我们坚持了量入为出, 量力而行,有保有压,区别对待的原则:(1)坚持了保农业、保科技、保教育的政策。 对农业支出,共安排1 400万元,扣除200万元的农业事业费,可用于生产建设的支农支出可达1 200万元,比1989年实际支出将增加330万元,增长30%。对科技支出市财政加上科委共安排 250万元,比1989年实际增加50万元,增长25%。对文化教育事业费支出安排1 900万元,比1989年预算增长18.8%。另外,还有属于预算外资金1 000多万元的教育费附加,都全部用于教育;(2) 行政费支出增长7.74%,仅够增加工资部分,按可比口径对比是压缩的,设备购置费及大修仍然安排300万元,没有增加;(3)为了应付特殊情况,1990年预备费多安排了196.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