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科学技术
综述
综述
【积极推进“科技兴市”工作】 1990年,大庆市按照黑龙江省“科技兴省”的总体要求,结合实际情况,在自下而上、 自上而下反复论证, 充分征求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以《大庆市“科技兴市”实施方案》为主体,以24个部门分方案为补充的有机结合的“科技兴市”方案。本着边规划、边实施的原则,狠抓了方案的实施。大庆市成立了领导小组,设立了办公室。经过一年的努力,从观念上进一步提高了各级领导的认识,加强了对这项工作的领导;从组织上形成了市、区(行业主管部门)、基层单位三级主要领导参加的“科技兴市”领导机构和运行网络;从社会环境上形成了重视科技、依靠科技,各单位、各部门密切配合、协调行动,为“科技兴市”做贡献的良好局面。从而,保证了全市工农业生产和各项工作的顺利发展。
【全面完成科技发展计划任务】 “七五”期间全市共安排科技攻关计划项目 1 537项,到1990年末累计取得科研成果1 127项,完成了计划指标。1990年开展科技攻关项目663项,取得科研成果411项,比1989年增加41%,是“七五”期间取得科技成果最多的一年。其中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46项,省部级先进水平的230项。有 1项获国家级发明奖,2项获国家级科技进步奖,有36项获黑龙江省、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科技进步奖和优秀计算机软件及应用成果奖,有 402项科研成果获大庆市、大庆石油管理局、大庆石油化工总厂优秀科技成果奖。
【推广应用科技成果效益显著】 1990年新技术推广项目按计划完成 207项,年获经济效益2.12亿元。新创办科研生产联合体 6个,累计建成48个,共出产品132种,年产值达3 201万元,获利润 435.1万元。科研新产品的开发利用,为新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加速新技术推广应用起到了推动作用。“七五”期间,全市共安排新技术推广项目 1 070项,累计获得经济效益11.2亿元。其中,增产原油278万吨,节约天然气10.25亿立方米,节水875万立方米,节电9 800万千瓦小时,节约成品油 2 880吨,节约开支和降低成本共计1.18亿元。新技术的配套推广应用,在生产中形成了较强的生产能力,为促进大庆市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科技情报】 到1990年底,全市科技情报系统网络已初步建立起来,有专兼职情报人员182人,其中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13人,中级技术职称的80人, 初级技术职称的24人。市科委情报室负责全市科技情报规划、计划的制定和实施,组织对科技情报成果的鉴定、评审和交流,协调全市的各种科技情报交流活动。各二级单位科技情报室或情报组,负责本专业或本单位重大科技情报的调研和情报服务工作。全市科技情报工作坚持为科研、生产和领导决策服务的指导方针,为促进经济建设和科技事业的发展,发挥了“尖兵”、“耳目”和“参谋”作用,取得了丰硕成果。1990年取得科研成果39项,“七五”期间累计取得科技情报成果 134项,其中获大庆市科技情报奖的有124项,获黑龙江省科技情报成果奖的13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3项)。《国外低渗透油田开发调研》获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科技进步奖。《国外砂岩油田开发技术调研》、《国外石油技术水平调查》分别荣获国家科技情报成果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市科委情报室荣获1990年度黑龙江省、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科技情报工作先进单位。
【专利工作】 1990年,主要抓了三项工作。一是建立健全了专利工作体系。市科委设立了“专利事务所”,建立了专利管理、专利代理和文献服务机构。有专利工作者14人,其中专利研究员1人,高级工程师2人,工程师9人,助理工程师2人。各二级单位都有1名兼职人员和1名主管科技工作的领导抓专利管理工作。二是加强专利法和专利知识的宣传普及工作。通过举办专利知识讲座和短期培训班学习,培训专利骨干1 000多人。深入到123个基层单位举办讲演,共有 2 100多人参加学习。有的单位还利用闭路电视进行专利知识普及,使工程技术人员专利知识普及率达到 85%。三是加强专利文献的管理和服务。为充分发挥专利文献最新技术的作用,市科委专利室订阅了国家专利局全部专利文献,为全市广大科技工作者提供检索,每年对 2万多项专利文献进行分类归档。1990年全市申请专利 210项,其中发明专利28项,实用新型专利182项,已授专利权 126项。据93项已实施的专利项目统计,获得直接或间接经济效益1.2亿元。大庆石油管理局被黑龙江省和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授予专利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群众性技术革新及合理化建议活动】 大庆市把大力开展群众性技术革新和合理化建议活动,做为充分发挥职工群众在企业中的主人翁地位的大事来抓,促进了活动的开展。“七五”期间共取得重大群众性技术革新成果11 556项,创经济效益2.6亿元,有970项优秀技术革新成果获市奖励。广大职工提合理化建议107 410条,被采纳的有6 013条。1990年 9月,为进一步推动群众性技术革新和合理化建议活动的开展,市举办了技术革新、合理化建议的展览表彰大会,展出3 672项革新成果,对13个先进单位和203名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市有关领导就如何开展好群众性技术革新和提合理化建议活动讲了话,上万人参观了展览,在全市掀起了大搞群众性技术革新,提合理化建议活动的高潮。全年全市共取得技术革新成果 4 371项,获得经济效益4 069.7万元,提合理化建议20 741条,被采纳后产生经济效益2 053.32万元。
【《大庆市“科技兴市”实施方案》和《大庆市技术市场管理规定》】 为了深入贯彻党的十三大精神,落实黑龙江省“科技兴省”实施方案,推动大庆市经济长期、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结合具体情况,采取上下结合的方法,制定了《大庆市“科技兴市”实施方案》,并于1990年 8月27日召开的大庆市四届十七次人大常委会讨论通过。这一方案的实施,对于振兴龙江,推进大庆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大庆市“科技兴市”实施方案》总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的积极性,依靠科学技术,在持续稳定发展石油、石油化工生产的同时,逐步完成从单一产业向多元产业,从封闭型经济向开放型经济,从高度计划型产品经济向社会主义计划指导下的商品经济过渡;加快替代产业、地方工业的发展,加快实现大庆市科技繁荣,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生活富裕,社会进步的宏伟目标。
“科技兴市”是一个全方位的具有决策、指导、可操作性的大系统工程。它的基本内容包括科学决策、科学管理、科技进步和科技教育四个方面。
该方案从1990年规划到2000年,从含量上,它不仅仅包括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内容、政策和措施,同时也包括精神文明这个重要方面。
在时序上,分为长、中、近三部分,均以1990年为起步年。近期主要是以治理整顿、深化改革为目标,以“软起步”方式和发展替代产业为启动,全面推进“科技兴市”的各项工作;中期是在逐步形成“科技兴市”运行和推进机制的基础上,在持续、稳定发展石油和石油化工主体工业的同时,加快替代产业和地方工业的发展,带动其它各业协调发展;长期规划主要是在做好科学预测的基础上,做好经济、技术、社会和生态环境发展目标的预测,以及确立为实现这个目标所遵循的产业结构政策和技术政策。《大庆市技术市场管理规定》是为加强技术市场管理,保障技术交易各方的合法权益,促进技术进步,推动科学技术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技术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实施条例》和《黑龙江省技术市场管理条例》、《黑龙江省技术合同管理规定》、《黑龙江省技术经营机构管理规定》,结合大庆市情况而制定的。该规定经1990年 9月29日市政府第20次常务会议通过,于同年11月13日以市政府第13号令予以公布,自1990年12月1日起施行。
该规定分 6章35条,由市科委组织实施,市工商、财政、税务、金融等有关部门,按各自的职能参与技术市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