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成果科技成果 【大庆区域发展战略研究通过部级鉴定】 为了寻求保持大庆经济长期繁荣的良策,大庆市人民政府委托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同大庆计委等有关部门一道,于1986年10月开始了大庆区域发展战略研究。历经3年多的时间,终于完成了研究任务,并于1990年6月通过了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马洪为主任、中国科学院特邀顾问钱三强、副院长孙鸿烈为副主任及一批多学科著名学者组成的鉴定委员会的鉴定,得到了高度的评价。鉴定委员会认为:大庆区域发展战略研究提出的战略思想和战略措施是正确的、有科学根据的,所提出的建议对制订政策有重要参考价值。实现这些战略思想和战略措施对于大庆的持续繁荣和确保大庆为国家做出新贡献将发挥重要作用。该项研究在思想和方法上富于开创精神,所总结出来的“石油城市”发展理论,填补了我国矿区发展战略理论的一项空白。对我国类似地区发展战略的研究与制订政策,有重要参考和示范效用。
【中区西部注聚合物试验站投产】 油田中区西部注聚合物驱油提高采收率试验,是大庆石油管理局承担的国家“七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它包括单层、双层两个试验区,每个试验区各有15口试验井,面积0.09平方公里。试验区建有注采试验站和单层、双层两个计量间。试验站由注入、采出和辅助生产三部分组成。一些装置和控制仪表都是从国外引进的。
从1987年开始,在外国有关专家帮助下,经过 4年的艰苦努力,试验区于1990年8月6日建成投产。由大庆石油管理局局长王志武和美国辉瑞公司油田部经理贝厚德先生为投产仪式剪彩并讲了话。王志武局长在讲话中说,中区西部注聚合物试验是大庆油田采用先进技术和先进方法进行提高采收率的一次重要试验。这项试验可能成为油田“八五”期间稳产的重要措施,也有可能成为“九五”期间稳产的主要措施。
【游梁式抽油机——深井泵装置系统效率研究通过鉴定】 由大庆石油管理局和大庆石油学院共同承担的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七五”科研计划项目“游梁式抽油机——深井泵装置系统效率研究”,自1986年开题从来,经过 4年的研究试验,已全面完成了项目的预定任务,于1990年6月8日在大庆石油学院通过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科技发展部组织的鉴定。
“游梁式抽油机——深井泵装置系统效率研究”在现场综合试验中,已取得明显的效益。3个试验区的抽油机系统效率分别为: 采油二厂南五区100口井平均由1987年的18.1%,提高到31.3%;采油六厂试验区23 口井平均由1987年的20%,提高到30.6%;采油九厂试验区14口井平均由1987年的19.5%,提高到30.4%,均达到了开题指标要求。同时,该研究在大庆油田逐步推广应用,抽油机井(定点测试井)平均系统效率由1987年的18%,提高到26.6%。
该项目研究,为我国机械采油系统首次建立了系统效率测试方法。技术成果居国内领先水平,达到了美国80年代中期水平。
还有“低耗节能油气集输配套技术”也通过了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鉴定验收,见《石油工业》分目中,此处不再重复。
【省第二届发明展览会大庆参展获奖项目】 黑龙江省第二届发明展览会,于1990年 6月23日在哈尔滨市展览馆开幕,历时 7天,6月29日闭幕。全省各地、市和省直单位的240多项专利(或专利申请)技术,参加了展出。大庆市参加这次展出的 8个项目受到参展代表和参观者的普遍好评。经展览会评审委员会评审,有 6项获奖。大庆油田生产测井研究所参展的“井壁超声成像及彩色成像处理系统”,以其技术水平高、经济效益大,被列为全省 7项一等奖之首;第四采油厂的“线路短路故障自动检测切除装置”和油建公司的“起重作业安全计算盘”均获二等奖;获三等奖 3项,即:大庆市庆虹车刀厂的“销钉定位可转位内螺纹车刀杆”、第五采油厂的“离心泵液力轴封装置”和总机械厂的“单一中径尺”。
【获国家级奖励项目】 大庆科技成果获1990年国家级奖励项目3项,其中1项为国家级发明奖,2项为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分列如下:
(一)获1990年国家级发明奖项目
(二)获1990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励项目
【获省级奖励项目】 大庆科技成果获1990年黑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奖励项目共 4项,分列如下:
获黑龙江1990年科学技术进步奖励项目
【获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奖励项目】 大庆科技成果获1990年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
司科技进步奖励项目23项,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12项,分列如下:
获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1990年科技进步奖励项目
【获石油化工总公司奖励项目】 大庆科技成果获1990年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奖励项目共9项,其中5项为科学技术进步奖,
4项为优秀计算机软件及应用成果奖,分列如下:
(一)获1990年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科学技术进步奖项目
(二)获1990年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优秀计算机软件及应用成果奖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