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工资
劳动工资
劳动工资
【就业安置有了新突破】 1990年,全市共安置待业人员就业21 058人,占年安置计划的118%,待业率为2.7%,是“七五”期间安置效益最好的一年。在就业安置上采取了五项主要措施:一是实行就业包干责任制,各单位都成立了以主要领导牵头的就业领导小组,统筹规划本单位的就业工作,把就业安置全面纳入了工作目标和工厂经营承包的内容中,实行本单位待业青年自我安置的包干办法;二是清理整顿劳务市场,严格控制外埠劳动力和本市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拓宽了就业领域,全市有 8 973名待业人员进入劳务用工阵地;三是充分发挥劳服企业安置就业主渠道作用。对全市387个劳服企业进行了整顿,对安置待业青年达不到60%以上的劳服企业,采取了行政和经济的强制性措施,使其达到安置比例,并对困难企业给予政策、技术和资金扶持,提高了劳服企业的效益,扩大了安置能力, 在劳服企业共安置了8 202人就业;四是鼓励青年自谋职业,经过有关部门的积极支持,1990年,有 212名待业青年从事各种行业的个体劳动;五是积极支持企业招工就业。对符合国家、省产业政策的企业共组织招工3 671人,其中进入全民企业1 433人,进入集体企业2 238人。
【职业技术培训有了新发展】 1990年,大庆市职业技术培训主要抓了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贯彻“科技兴市”方针,组织开展了“五小” (小发明、小改革、小创造、小建议、小革新)活动。10月份,召开了全市 “五小”活动动员会,市政府领导做了动员报告,贯彻了市政府《关于动员企业广大职工积极开展“五小”活动试行方案》。为了保证群众性“五小”活动健康深入地发展,随后,又制定了《五小成果鉴定办法实施细则》和《奖励办法实施细则》。全市各单位都十分重视这项工作,相继成立了领导小组,实行统一领导,使“五小”活动得到了全面开展。已申报省审批的“五小”成果鉴定项目共75项;二是加强在职工人的技术等级培训考核。深入开展工人技术等级超前培训考核,共考核 3 794人,完成年计划的102%,高级技工培训在木、瓦、电、焊等8个工种中进行,共培训考核424人,超额完成了培训考核计划的41%;三是加强待业青年就业前培训。全市共培训待业青年 7 164人,完成年计划的102%;劳服企业、职业高中毕业生技术等级考核1 525人,完成年计划的117%。
【初步扭转了安全生产的被动局面】 1990年,为了保障企业的安全生产,大庆市安全监察从抓预防、堵漏洞,依法监察入手,做了深入细致的工作,特别是把事故多发行业和工种,如建筑、电气等作为重点监察对象,并多次进行现场检查。各级劳动部门还根据不同季节和不同行业特点,组织全市各企事业单位开展了春季安全防火检查和电气、起重机、建筑安全检查,以及女工劳动保护检查等。此外,根据省政府的紧急通知精神,对石化总厂、 林源炼油厂等8个易燃易爆要害企业进行了安全检查,整改了一批事故隐患。加强对新建、改建、扩建项目的“三同时”(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审查验收工作,共审查验收37项,提出改进意见127条,较好地把住了这些项目的安全质量关。各级劳动部门, 还经常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和安全技术培训,组织各企事业单位举办了电工、焊工、起重工等共10期培训班, 培训考核826人,并对 4 227名特种作业人员在考核的基础上换发了全省统一的安全生产操作证。加强了安全监察,严格查处伤亡事故。全年共发生伤亡事故48起,其中:死亡22起25人,死亡率为0.06‰;重伤26起26人,重伤率为0.07‰,死亡率、重伤率均在控制指标之内。加强锅炉压力容器的安全监察和检验。全市对48个锅炉安装单位、43个压力容器安装单位在全面检查验收的基础上重新进行了注册发证,对15个不合格的队伍取消了安装资格。同时,保质保量地完成了锅炉压力容器检验任务。
【工效挂钩成效显著】 1990年,大庆市实行工效挂钩的企业39户,其中:新增的挂钩企业12户,实行挂钩的企业经济效益都有明显提高。据统计,23户实行工资总额同上缴税利挂钩的企业,共上缴利税 2 993万元,完成全年基数的119%;13户实行工资总额同实现利税挂钩的企业,共实现利税1 524万元,完成全年基数的108%;1户实行工资总额同吨粉含量包干的企业,共销售奶粉5 050吨,完成全年基数的109%;2户实行百元产值含量包干的企业,共创产值21 886万元,完成全年基数的115%。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实现了国家多收、企业多留、职工多分的目的。
【职工工资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1990年,按国务院和主管部门有关规定,给大庆市符合条件的职工平均增加一级工资,其中,市属单位46 468名在职职工月增资额 623 788元;人均增资13.4元;给12 731名离退休职工和 130名退职职工提高了离退休标准,每月提高64 164元,人均提高5.04元。到年末,全市各类职工年平均工资2 893元,比1989年提高13.4%;其中,市属单位全民职工年平均工资2 453元,比1989年提高了15.1%。
【劳服企业效益进一步提高】 1990年,大庆市劳服企业注重加强企业管理,加强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等,使劳服企业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全市劳服企业完成社会总产值33 931万元,超额完成年计划的69.9%,比1989年同期增长28.3%;实现利税 3 462万元,超额完成年计划的73%,比1989年同期增长39.1%;青年集体企业生产扶持金回收109万元,下拨146万元,加快了资金的周转速度,促进了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青年集体企业安置待业青年就业 8 202人,安置比例达到60%的要求,劳服企业就业主渠道作用得到了发挥。
【社会劳动保险进一步强化】 大庆市全民所有制职工退休费统筹自1989年 7月恢复以来,由于进行多方面努力,开展的比较顺利。1990年,全市有46个单位参加统收统付,占应参加单位的100%。为了使这项工作不断巩固和完善,使其更进一步向前发展,针对原统筹方案计提比例不适应的情况,进行了修订完善,经过对全市离退休职工 5年来增减变化的调查、测算和反复论证,制定了《大庆市全民所有制职工退休费社会统筹基金提取比例的实施方案》,使这项工作既保持了政策上的连续性,又适应了实际需要。同时,在职职工劳动保险工作也有了进一步加强,主要是全面落实《黑龙江省职工因伤、病残废评定标准》,对50 500名职工进行了健康检查,完成了年度健康检查计划。通过体检,保护和促进了职工的身体健康,激发了职工的生产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