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访工作
信访工作
【信访工作】
大庆市各级党政组织在信访工作中,紧紧围绕安定团结、促进经济发展这个中心,不断强化基础建设,增强基层就地化解矛盾的能力,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较好地发挥了信访工作调节矛盾、稳定社会的功能。一是妥善处理了大量信访问题。全市县处级以上信访部门共接待受理群众来访9500件次,对群众提出的3487个问题,直接答复1721件,立案1766件,办结1737件,结案率为98.4%。其中,中央和省交办的10件,全部办结;市局领导批交102件,办结85件,结案率为83.3%。二是越级上访量得到控制。全市越级进京上访14人次,比省规定指标少53%,到省上访25人次,比省规定指标少53%。对于进京到省上访的,都重新做了处理, 并上报了处理结果。三是上访老户大部分稳定。年初清理出来的30名上访老户,有21名已经稳定或基本稳定,在进京到省上访量中,老户所占的比重有所下降。四是群众集体上访大部分得到解决,稳定在基层。处理了19起、4362人的集体上访,稳定了群众。五是发挥了信访信息作用。各级信访部门向领导机关提供信访信息的质量不断提高,社会效益越来越明显。1991年县处级以上信访部门共提供信息666件,被采用354件,特别是及时发现群众反映较为强烈的问题,跟踪调查,及时处理,避免了44起涉及4500多人的集体上访。
全市信访工作取得较好成绩的主要原因是:(一)领导重视,切实加强了信访工作。1991年市委、市政府六次开会听取信访工作汇报,研究和部署信访工作。市委、市政府领导批阅人民群众来信300多件,接待群众来访1000多人次,亲自组织处理信访问题31件。 全市各县处级单位党政领导,共安排2427个接待日,接待群众来访2306人次,批阅群众来信1209件,集体研究信访工作209次,包案212件。(二)抓案件处理,积极疏导社会矛盾。一是抓好初信初访的处理。各单位注意把握初信初访这个环节,发扬“马上就办”的精神,抓紧抓好,一步到位,一次结案率达90%以上,重信重访率控制在10%以下,全市没有形成新的老户。二是抓好上访老户的稳定工作。按照“谁的事谁去办”的原则,组成了由处级、科级、股级干部组成的老户包案组30个,区别不同情况,采取有效措施,做了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使大部分老户稳定在基层。三是妥善处理集体上访问题。年初,石油管理局化学助剂厂二期工程建设中,原决定征用让胡路区喇嘛甸镇宏伟村的部分耕地。由于无法满足村民的过高要求,村民串联集体上访。让胡路区领导带队深入村屯,经过20多天细致的思想工作,终于化解了这起集体上访。11月份,东风新村部分居民到市局机关上访,反映一些楼房无水、供电供热不足等问题。市委、市政府、石油管理局有关领导深入居民家、托儿所、幼儿园了解情况,征求意见,召集建委、供水、房产等部门的领导,共同研究解决办法,经多方努力,不到一个月时间,就解决了这个难题。(三)加强基层建设,及时总结经验,增强了基层自我消化矛盾的能力。一是不断强化基层队伍建设,提高信访工作人员的素质。到年末,全市共有兼职信访干部8791人,比1990年增加13.5%。 为了提高信访干部素质,市信访办举办了信访干部培训班,31名专职干部受到系统培训;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和省信访办举办培训班,大庆市有102名专职信访干部参加; 各二级单位也采取不同形式加强这方面的工作,据统计,有40个单位对1000多名信访干部进行了培训。二是及时总结推广基层做好信访工作的经验,促进信访工作质量的全面提高。各单位全年上报典型经验、调查报告、理论文章、案例等材料181件,市信访办转发63件,《人民信访》、 《黑龙江信访》刊用14件。三是搞好理论研讨,深化信访工作。 8月份召开了大庆市第三次信访工作理论研讨会,有22篇论文在会上进行了交流,有8篇论文获一、二、三等奖,其中3篇在全省信访理论研讨会上获奖。基层建设的加强,使基层自我消化矛盾的能力明显增强。全市发生的3487起信访案件,有98%以上的问题在基层单位得到了解决。(四)强化目标管理, 推进信访工作。年终列检的84个县处级单位中,78个单位实现了无越级上访、无积案、无老户的“三无”目标,占列检单位的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