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章下序

经济管理

综述

章下序



  1991年,大庆市工业生产稳中有升,实现工业总产值229.7亿元, 完成年计划的102.7%,比1990年增长3.3%。在全部工业总产值中,轻工业完成7.3亿元,增长14.1%,重工业完成222.4亿元,增长3%。
  能源和主要化工原料产品生产形势良好。石油生产在开采难度不断加大的情况下,实现第16年高产稳产,油田总体开发水平继续保持世界领先地位。全年生产原油5562.3万吨,生产天然气22.7亿立方米。全年加工原油784.6万吨,比1990年增长3.8%;汽油、柴油、丙烯腈、 腈纶丝、乙烯、塑料等主要产品产量均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一、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组织好工业生产
  为促进全市经济的稳步发展,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组织工业生产。一是加强生产调度工作,搞好协调服务,发扬大庆会战“三个面向”、“五到现场”的好传统,从实际情况出发,有针对性地深入企业现场办公。全年下基层1200多人次,深入到180多个企业和部门, 共为企业解决各种原材料21000多吨,为企业新增和调整电力指标23 000千瓦/日,解决生产资金近1000万元,为部分重点企业协调解决铁路运输车皮400多个,较好地缓解了一些企业生产中的矛盾。二是抓好市内19户重点骨干企业生产,对其实行重点倾斜,在资金、电力、原材料方面优先保证。三是积极开拓市场,强化产品销售,先后组织企业参加各类展销会10余次,订货总额近4000万元。四是切实抓好扭亏工作,采取“一促二帮”、“一厂一议,一厂一策”的办法,共为亏损企业注入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资金2760万元,帮助开发新产品,使亏损企业由1990年的31个下降为23个,亏损总额由2145万元下降到1000万元。
  二、以科技进步为前提,抓好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促进结构调整
  加强老企业的技术改造。全年共下达技术改造项目81个,总投资4794万元,市筹资金1069万元。为了使技术改造真正落实到效益上,对改造工作强化计划管理,突出技术进步,注重结构调整,着重安排那些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降低能耗物耗,有效利用本地资源以及技术含量高的项目。使技术改造呈现四个特点。一是注重技改工作,实施项目与1990年相比增加19.1%;二是投资方向比较合理,在全部项目中,利用本地资源,提质降耗的项目有45个,占项目总数的56.3%;三是注重效益,实施速度较快,有69项竣工投产,竣工率达到85%;四是资金形势较好。有关银行对技术改造资金给予了大力支持,省经委给予无息或低息贷款230万元, 使技术改造工作又开辟了新的资金来源。
  三、认真组织开展“质量、品种、效益年”活动
  根据国务院通知要求和全省工交战线“质量、品种、效益年”工作方案部署,各单位、各部门以质量求生存,品种求发展,降耗求效益的思路,广泛发动群众,使《实施方案》中确定的目标全部完成。全市地方工业优质产品产值率和质量稳定提高率分别达到45%和88%以上;申报省级质量管理奖2户,申报省级优质产品10项,申报国家级优秀QC小组7个、省级10个,预评市级优秀QC小组57个;推行全面质量管理达标企业12个,比计划多2个; 开发新产品项目大幅度超额完成,拳头产品7项,比计划多2项。建设项目竣工验交合格率达到100%,优质工程率达到60%以上。通过开展“质量、品种、效益年”活动,促进了企业的挖潜增效。 全市共节约成品油9000多吨,燃料油60000多吨,电量1.6亿多千瓦时。地方工业企业亏损数下降 25%,亏损额下降50%,一批企业实现了减亏或扭亏。
  四、抓管理、打基础,提高企业素质
  继续组织开展企业升级活动。按照《加强企业管理细则》的要求,完善了部分行业的升级标准,教育和引导企业克服畏难情绪,从基础工作抓起,实现管理上等级。为了推动这项工作的深入开展,于6月份召开了全市企业管理工作会议, 提出了“八五”期间企业管理工作的目标、任务,以及1991年工作的具体要求,5个单位介绍了抓基础工作的经验。此后, 根据纪士寅副市长的倡导,又在全市地方企业中开展了向国营企业制油厂、集体企业橡胶厂、乡镇企业乳品二厂的学习活动,并先后在这三个厂召开了现场经验交流会,使加强管理工作的气氛更加浓厚。全年又有72个企业实现了上等级。市阀门厂、大同橡胶厂被省政府授予“最佳企业”称号,服装一厂、大同食品厂等5个企业被授予“明星企业”称号。
  搞好企业整顿工作。按照市委四届四次全委(扩大)会议的要求,制定了整顿实施方案,下发了《大庆市企业管理工作细则》,经全面整顿, 基本完成了全市498个企业的自查整改和主管部门的验收工作,使企业整体水平有了提高。
  开展岗位培训,提高干部队伍素质。把干部队伍的业务、技术培训做为加强企业基础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举办两期厂长、经理学习班,两期质量管理骨干和咨询诊断人员培训班,两期无线电管理人员学习班,共培训290人。组织6006人参加质量“电视讲座”学习。 起草了《大庆市加强工交企业干部岗位培训工作的意见》,明确了“八五”期间企业干部培训工作的任务、对象、目的、分工、组织领导等,并经市政府常务会议批准,下发实施。初步理顺了干部培训横向与纵向的关系,使干部培训工作走上了经常化、制度化的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