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完成勘探部署任务
全面完成勘探部署任务
【全面完成勘探部署任务】
石油管理局勘探系统按照“东部找片,西部找点,稳步向深层发展,继续向外围展开”的勘探工作方针,努力开拓找油找气新领域。全年,动用21个地震队,1个VSP测井队, 1个大地电磁测深队,1个化探队,27个钻井队,27个地质录井队,32个试油试采队(含9个测试队)和相应的测井、压裂及部分外委队伍进行勘探工程施工。并严密各工种、各环节的生产组织,坚持超前研究,加强勘探系统工程管理和项目管理,全面完成了勘探部署任务。(1) 地震施工完成二维地震测线1.3万公里,三维地震面积306.25平方公里, 分别完成年计划的100%和102.1%。完成的二维地震测线中,覆盖次数30次以上测线为9684.3公里,占74.5%。 完成二维地震资料处理3.05万公里(其中目标处理6035.4公里);三维地震资料处理74.6平方公里, VSP零井源距资料处理5口井。完成二维地震资料解释7个区块8747.67公里;三维地震资料解释236.5平方公里。(2)完成各类探井108口,钻井进尺22.02万米,分别为年计划的113.7%和100.1%。在111口井上进行了钻井取芯,取芯进尺9554.65米,岩芯长9452.87米,钻井取芯进尺占总钻井进尺的4.3%;比1990年降低了0.7%。完成的探井全部见油气显示, 其中综合解释有油气层井102口。(3)在134口井上进行试油、测试,完成293层,为年计划的101%。在68口井获 77层工业油气流,其中新获工业油气流井55口(工业油流井45口、工业气流井10口)。还获低产油气流井31口。(4)完成试采4口井,其中油井2口(芳38井、朝94井)、气井2口(芳深1井、芳深2井)。(5)油气层改造在42口井上进行了压裂施工,完成92层,为年计划的115%。除7口压裂下限井求产外, 共试油气井35口(含1990年压裂,1992年求产井),其中获工业油气流井25口。此外,在升512、青2、右117和右631井进行了高能气体压裂试验,并于右631井获得工业油流。(6)非地震物化探完成重力测量4104个物理点,磁力测量2664个物理点,大地电磁测深315个物理点, 地球化学勘探4284个采样点。(7)地质浅井在海拉尔盆地、延吉盆地、勃利盆地和依兰——舒兰地堑完成6口井,钻井进尺4925.12米。(8)全年新钻圈闭51个,完成试油圈闭40个,钻探失败圈闭1个, 获工业油气流圈闭23个。全年地震勘探发现三级圈闭59个,圈闭面积765.42平方公里;重查三级圈闭80个,圈闭面积3680.08平方公里。发现四级圈闭403个,圈闭面积2179.72平方公里; 重查四级圈闭222个,圈闭面积3310.79平方公里。以三级圈闭计算,每个圈闭用测线150.59公里;每平方公里圈闭用测线22.05公里。(9)射孔器材生产各型射孔弹126.59万发、导爆索17.5万根,分别完成年计划的140.7%和102.9%。
通过大量工作取得7项成果:
1、东部地区勘探取得新进展。一是榆树林油田扶杨油层主体含油区基本探明, 可提供开发,榆树林油田扶余和杨大城子上部油层是1979年在树2井发现的。 由于石油地质基础理论研究的突破,1985年又在树103井发现了杨大城子下部油层。 继1988年和1990年分别整装探明树32区块、树8区块之后,1991年又整装探明了东14区块,合计含油面积188.6平方公里,成为三肇地区继朝阳沟油田之后第二个扶杨油层探明石油地质储量超亿吨的大油田。在树32区块开辟了3.33平方公里的开发生产试验区,完成生产井28口,自5月份陆续投产, 初期平均单井日产油9.4吨,至注水前的10月份平均单井日产油5吨,5个月平均单井日产油6吨。二是肇源——头台地区扶杨油层成为“八五”期间重要的增储区。肇源——头台地区勘探面积2000平方公里,至1990年底完成扶杨油层探井19口,其中10口井经压裂后获工业油流。1991年新钻探井27口,综合解释有油层井24口,其中14口井油层厚度超过10米,最厚达27.8米(茂505井), 单层最大厚度9米,最小厚度1米。油藏埋深1490—1950米。新试油15口井25层, 其中9口井经压裂改造后新获工业油流,累计获工业油流井达19口。含油面积296.8—336.8平方公里,预测石油地质储量超亿吨。三是朝阳沟油田首次提交杨Ⅲ——V组控制石油地质储量。 朝阳沟油田是1962年发现,1986年陆续投入开发。随着勘探思路的拓宽,1988年在扶余和杨I组油层之下, 又发现了杨Ⅲ—V组油层。经过几年的油藏评价, 落实了朝50区块和朝94区块的含油面积与控制石油地质储量,含油面积分别为26.9平方公里和7.4平方公里,合计34.3平方公里。 油藏埋深分别为1132.6和1140米。单井日产油1.18—10.4吨。四是试采进一步证实昌德气藏具有一定的工业价值。芳深1井登四段2926—2940.2米,4个厚11米的气层,日产气4.08万立方米,无阻流量每天7.2万立方米,以日产天然气1万立方米定产试采。自5月23日采气至10月26日关井, 同采前系统试气在内总计192天,累积产气197.05万立方米、产水105.2立方米。 平均日产气1.026万立方米、产水0.548立方米。芳深2井登四——登三段2720.2—3038.4米,厚26.4米的 8个气层,日产气2.02万立方米,同时产轻质油0.93吨,天然气无阻流量每天2.17万立方米,以日产天然气0.5万立方米定产试采。5月23日至10月26日关井,共采气156天,累积产气 120.27万立方米、产油27.2立方米、产水240.61立方米。平均日产气0.771万立方米、产油0.17立方米、产水1.54立方米。五是模范屯构造是一个有希望的含气构造。模范屯构造位于右中央隆起带的宋芳屯构造和肇州西构造之间,基岩顶面圈闭面积64平方公里,幅度 170米。新钻的肇深 4井于登三段2802.2—2960.4米井段获7层气测异常,综合解释差气层 4层,总厚度 17.6米,单层最大厚度10.2米。六是泉二段首获工业气流。经对三站气田东侧的三 4井泉二段1213.8—1253.6米井段的3个合计厚5.4米的气层与差气层测试,获日产 1.54万立方米的工业气流, 成为松辽盆地北部泉二段第一口工业气流井。
2、西部地区发现面积较大的含油区块。一是新肇多层系含油气区。 新肇地区在鼻状构造背景上发育3个构造圈闭,其中面积最大的24平方公里,圈闭幅度80米。3个构造累积钻井10口,其中新钻7口,在6口井上进行了试油测试,分别在右62等4口井获工业油、气流。 二是葡西油藏含油面积进一步扩大。葡西油藏黑帝庙、葡萄花油层1987年和1990年曾提交预测与控制含油面积42.3平方公里。1991年新钻探井9口,新获工业油流6口,累积获工业油流9口, 其中葡萄花油层6口,黑帝庙油层3口。单井日产油量,葡萄花油层1.03—1.54吨,黑帝庙油层1.17—3.96吨。三是扶余和杨大城子油层获一块含油面积。在龙虎泡阶地敖古拉断裂带中段,以扶余和杨大城子油层为主要目的层钻探了6口井,均于目的层钻遇油层,厚度1.4—12米,单层最大厚度3米。扶余油藏埋深1708.6—1912.8米,杨大城子油藏埋深1844.8—2027.4米。试油2口井,于塔28井1857.2—1967米井段厚11.8米的7个层压裂后,获2.69吨的工业油流,同时对老井塔9井的低产油层重新测试,获0.92吨的低产油流(自然产能)。
3、黑鱼泡断陷具有较好的天然气勘探前景。 黑鱼泡断陷是滨北地区较大的侏罗系断陷,具有较好的生、储、盖及其组合条件和圈闭条件,具有双断式结构,基底埋深3500—4500米,最深达4900米。侏罗系分布面积1840平方公里,厚度400—800米,最厚达1100米。推测断陷内有气源岩,分布面积184平方公里,埋藏深度3000米以下。断陷内储层较发育,并发育3个三级构造圈闭,圈闭面积353.4平方公里;四级圈闭37个,圈闭面积388.8平方公里;其中可靠的与较可靠圈闭17个,圈闭面积348.4平方公里。
4、海拉尔盆地勘探取得新认识。盆地面积由原来的4.06万平方公里增加到4.42万平方公里。二级构造单元中凹陷面积总和由原来的1.83万平方公里增至2.53万平方公里。调整后共有凹陷16个。其中呼伦湖凹陷面积最大,为3510平方公里,五一牧场凹陷面积最小,为620平方公里;乌尔逊凹陷和呼和湖凹陷沉积岩最厚,分别为6200米和6000米,五一牧场凹陷沉积岩厚度最小,为2500米。二是以住认为海拉尔盆地是冷盆,平均地温梯度2.60℃/100米,但通过试油测试资料统计表明,盆地平均地温梯度为3.00℃/100米。
5、依兰——舒兰地堑勘探获突破性进展。 汤原断陷是依兰——舒兰地堑内最大的断陷,面积3320平方公里。新钻的参数井汤参2井,不仅在第三系发现800多米厚有机质丰度较高的烃源岩,而且钻遇含油显示5.09米,其中油斑0.38米、油迹4.71米,并获气测异常19层。经在技术套管内分层测试,获得了工业气流, 成为依兰——舒兰地堑的工业性油气的发现井(1168—1170.4米井段1层厚2.4米的层日产天然气7.27万立方米、产水132立方米)。
6、延吉盆地朝阳川凹陷钻遇油气层。在中央坳陷区朝阳川凹陷所钻的延参1井,钻井取芯于主要目的层大砬子组1712—1995.71米井段见含油显示9.8米,其中富含油0.35米。
7、完成两个新水源的勘探。一是在三站——薄荷台地区350平方公里范围内基本搞清了第四系含水层的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资源量为2万立方米每天。二是在三肇地区北部700平方公里范围内基本查明了明水组一段上部、二段下部两套含水层,合理开采量为5万立方米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