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聪明高效井”
寻找“聪明高效井”
【寻找“聪明高效井”】
1991年油田开发系统为了挖掘老区原油层的潜力,进一步增加可采储量和提高经济效益,决定寻找“聪明高效井”。“聪明高效井”最初的含义是:在开发调整过程中,通过精细的地质研究,发现剩余油饱和度较高的厚油层(主要是非调整层系),射孔投产后产量较高、含水较低,并能稳产一定时间的井。有组织地开展寻找“聪明高效井”工作处于边研究、边进行的起步阶段,有关技术人员充分利用基础井网和调整井资料,对开发调整过的一些地区的沉积相、水淹状况等进行研究,分析油田历年开发调整中,钻遇的水淹程度较低、产量较高的厚层投产后的情况,做了大量基础工作。重点解剖了8个区块, 237.75平方公里面积上的4475口井电测资料和生产动态资料,绘制了311张地质图幅。加强跟井对比, 将新井资料及时补充到绘制的图幅上,进行综合研究,找剩余油富集井点,考虑控制的储量、注采关系及可能完善的程度,进行产能预测。在喇、萨、杏油田5个区块审定了22口“聪明高效井”井位,投产18口, 开井14口,平均单井日产油24.4吨,综合含水43%左右。在葡北地区找到2口“聪明高效井”,其中葡73—92井,投产初期日产油140吨,综合含水6.9%。 全年审定的“聪明高效井”主要分布在厚油层的剩余油相对富集的地区,少数井射开新钻遇的窄厚砂体。多数“聪明高效井”开采层位原来的注采关系不完善,有的是断层遮挡;有的同一单元砂体内有采无注或有注无采;也有的是注水井处在地层条件变差部分或工程因素造成的注入水量很少。寻找“聪明高效井”的做法,为以后进一步挖掘油层潜力,提高布井水平积累了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