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油田开发现场试验

油田开发现场试验



  【油田开发现场试验】
  油田开发现场试验有外表储层、工业开采、井网加密、套损区更新调整、外围油田注水开发、提高采收率等6个方面13个试验区。其中,1991年开辟的试验区主要有4个。
  南六区中块井网加密调整试验区。面积4平方公里,开采层位以表外储层为主。 试验目的是研究层系细分加密调整后剩余油分布的特点,落实储层的潜力和提高可采储量的效果评价。7月开始射孔,10月开始投产,到年底42口井全部投产(油井25口,排液井17口), 油井平均单井日产油8.8吨,综合含水46.6%。其中,3口用限流法压裂完井的萨、葡层组合段的油井, 平均单井日产油13.7吨,综合含水55.9%。
  榆树林油田开发试验区。位于树32井区,面积2.4平方公里。 试验目的是为了研究榆树林油田砂体分布和发育情况,评价特低渗透低产油田开发经济效益,取得开发该油田及类似油田的经验。试验区钻井29口(其中油井25口,取芯井3口,水平井1口),5月1日第一口井投产,10月中旬第一口排液井转注。投产初期,平均单井日产油9.08吨,采油强度0.615吨/日·米,生产一个月后,单井日产降为7.7吨,年底平均5吨,6口注水井,日注水量240立方米。
  北一区断西聚合物驱油工业性试验区。位于萨中北一区北1—6—27井区,面积3.13平方公里,目的层为葡砂岩组。这是一次为加快大面积推广应用聚合物驱油技术,提高油田高含水厚油层的采收率,为延长稳产期提供可靠依据。在已有的聚合物驱油先导试验,特别是中区西部聚合物驱油试验取得好效果的基础上,加大井距,扩大面积的工业性三次采油现场试验。试验区钻井49口(其中更新井1口),新老井共62口,其中油井36口,注水井25口,密闭取芯检查井1口。8月份新井开始投产,11月底,投产、转注工作基本完成。 全区综合含水9月份为91.3%,12月份为87.4%,呈下降趋势,处于水驱空白试验阶段。
  喇嘛甸油田北块过渡带井网加密试验区。5口油井经限流法压裂完井, 投产初期平均单井日产油11吨,综合含水为26.7%。
  1991年继续进行的现场试验见到好的效果。中区西部单层和双层注聚合物驱油提高采收率试验区,分别于1990年8月和11月开始注入聚合物。1991年末, 单层试验区累积注入聚合物干粉174.8吨,平均每注1吨聚合物增产原油195吨,中心井P05井每注1吨聚合物增产原油121吨;双层试验区累积注入聚合物干粉301.13吨,平均每注1吨聚合物增产原油112吨, 中心井PT5井每注1吨聚合物增产原油78吨。杏五区表外储层开发试验区,1990年8月开始注水,半年后油井见到注水效果。1991年底,试验区油井全面见效,地层压力回升,产液量增加,平均单井日产油量由见到注水效果前的7吨提高到8吨。萨北北三区西部套损区更新调整试验区, 分5套层系开发的25口采油井,平均日产油9吨,综合含水56.1%,基本达到方案设计要求。地层压力逐步恢复,没发现新的套管损坏井。二次井网加密调整试验成果已在萨北地区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