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下序
轻纺工业
章下序
1991年,大庆市轻纺等工业依靠科技进步,以质量求生存,以品种求发展,以降耗求效益。全年,村以上工业企业已达536个,产品品种达2000多个。产值达10.9亿元,比1990年增长13.9%。
为稳定全市地方工业生产形势,改变亏损企业和亏损额逐年增加的局面,全年对19户骨干企业实行了倾斜政策,共为骨干企业解决各种原材料7000多吨,资金、电力、运输等各项倾斜措施得到了较好的贯彻落实,使这些企业发展速度和经济效益持续增长,实现利润增长 23.2%。同时,市政府及各经济综合部门、主管部门,对需要进行技术改造和开发新产品的企业,帮助论证;对产品有销路而流动资金周转不灵,只要投入资金就能正常生产的企业,积极帮助解决所需资金。全年共为企业扭亏注入技改和新产品开发资金2760万元,无息贷款230万元, 流动资金500万元。全年有8家企业摆脱亏损,全市亏损总额由2145.9万元下降到1000.9万元。
为进一步提高地方企业的管理水平,年内在全市地方企业中开展了国营企业学粮食局制油厂、集体企业学大同橡胶厂、乡镇企业学喇嘛甸镇乳品二厂的“三学活动”, 并先后在这3个厂召开了现场经验交流会。全市又有72家企业实现了上等级。
“质量、品种、效益年”活动、“科技兴市”活动的开展促进了地方企业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1991年全市新产品开发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好形势。全年计划开发新产品25项,实际达到试产或批量生产的有50项,其中DF煤浮选剂填补了国内空白。彩饰面料、彩板门窗等15项填补了省空白。全市产品批次合格率比1990年提高22.4个百分点,橡胶、弯头、红砖、钢窗、野营房的产品合格率为100%。市乳品二厂生产的“油花”牌奶粉在全省行评中名列第一。三环企业总公司的毛毯、乳粉被省列入名牌产品发展战略。全市优质产品产值率和质量稳定提高率分别达45%和88%以上。有关部门先后组织企业参加了全国冬运会购物中心展销,哈尔滨第二届对苏联和东欧贸易洽谈会,福州、常州、南昌产品展销会,天津金秋商品交易会等。定货总额近40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