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全力搞好农资供应及其它支农服务

全力搞好农资供应及其它支农服务



  【全力搞好农资供应及其它支农服务】
  市供销联社在农资供应和支农服务工作中,坚持做到:
  一、增加市场有效供给。农业生产资料的供求矛盾,尤其是化肥求大于供的矛盾一直比较突出,全市农业生产实际需要化肥大约6万标吨,而计划内供应只有1.59万标吨,缺口高达4.41万标吨,远远满足不了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几年来,市供销联社通过省公司、省社、外贸等单位,努力增加供应数量,还多次到黑河、绥芬河、满洲里等口岸城市求援计划外化肥。全年共组织下拨化肥5.8万标吨,其中进口肥4.2万标吨,国产肥1.6万标吨;农膜下拨513吨;各种中小铁木具63万台(件);各种农机配件264万件,较好地完成了农业生产资料供应的任务。
  二、严格执行手续制度。在重要农业生产资料下拨销售过程中,制定了严格的销售制度,实行了“三公开”(进货数量公开,分配指数公开,价格公开)、“五不准”(不准批条子, 不准高价,不准卖人情化肥,不准搞搭配,不准私自销售),增加了透明度。 下拨时采取了“四就直拨”(就厂直拨,就站直拨,就库直拨,就车直拨),减少了流通环节,降低了成本。对偏远的供销社及村屯,还增设了送货业务。
  三、严格执行物价政策。全年的农资供应始终执行最低的供应价格。中小铁木农具、农药、农膜一直坚持平价供应,特别是紧缺的化肥,不论计划内的还是计划外的,一律平价销售。
  四、搞好支农扶贫。根据市委、市政府“全党动手、全民动员、大办农业”的指示精神,市供销联社一直把“科技兴农”放在首要位置来抓。农资公司与大同区联社成立了有75人组成的支农服务队,深入村屯农户家中,宣传讲解科学种田、科学施肥知识,以及病虫害的防治、农药的使用方法等;开办两期科学种田、科学施肥培训班,增加了农民科技兴农意识;成立了11个庄稼医院,诊治病虫害,防病治病;着手测土施肥工作,为进一步落实科技兴农方案、科学施肥奠定了基础;全力抓好扶贫工作,大同部分地区受雹灾和水灾后,市供销联社无偿供应化肥50吨、喷雾器33台、丰产素1050瓶,使其能够及时追肥,减少了损失。又扶持老山头中心村脱贫致富,无偿提供500亩笤帚糜子种子,并负责田间管理,产前、产中、 产后系列化服务和包收包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