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关于大庆市1990年财政决算和1991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摘要)

财政·税收·审计

财政

关于大庆市1990年财政决算和1991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摘要)



               关于大庆市1990年财政决算
                 和1991年财政预算
                 草案的报告(摘要)
               (1991年2月26日在大庆市
             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市财政局局长 李增年
  一、1990年财政决算
  1990年,市财政工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和完善财政财务改革,深入开展“双增双节”运动,大力培植和开辟财源,紧缩财政开支,强化财政监督,实施财政预算“保盘子工程”。经过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实现了财政收支平衡,完成了财政上缴任务。
  1990年,全市财政总收入(包括以税还贷)完成437796.3万元,完成年初预算(421452万元)的103.9%;完成调整预算(425027.4万元)的103%,比调整预算增收12768.9万元; 在财政总收入中,市级财政收入25094.1万元,完成年初预算(21452万元)的117%,完成调整预算(25027.4万元)的100.3%。财政总支出(即市级财政支出)25089.3万元,完成年初预算(21452万元)的117%,完成调整预算(25327.4万元)的99.1%。市级财政收支平衡。财政上缴为362702.2万元,以税还贷50000万元,完成年初预算(400000万元)的103.2%。所以要调整预算,是在预算执行过程中,考虑到有些税收能够超收,市级财政出现了一些不可预见的增支因素,年初安排的预算不能满足实际需要,所以经市人大常委会批准,调整了收入和支出预算。
  各项收入预算的执行情况是:
  (一)各项税收完成348038.9万元,完成年初计划的111%。超收的主要原因是原油调价增加税收14000万元。
  (二)能源交通重点建设基金收入完成11576万元,完成年初计划的115.8%。 为1989年实际的115.6%。超收的原因是企业留利多了,相应增加了能交基金收入。
  (三)发行国库券1800万元,完成年初计划的111.8%,为1989年实际的105.8%。
  (四)预算调节基金收入完成925.1万元,为年初计划的151.4%。 超收的主要原因是企业留利多了,相应增加了预算调节基金收入。
  (五)特种国债收入完成362.2万元,为年初计划的104.1%。
  (六)印花税、土地使用税收入完成234.6万元, 加上各区税收超收分成直接留作区级的收入,超额完成了年初计划。
  (七)其它收入完成2424.5万元,比年初计划增加2040.5万元,超收的原因是部分利息收入和从省厅争取到的分成等收入。
  (八)地方企业收入完成123.7万元,完成年计划的154.6%,比年初预算增加43.7万元。
  (九)省财政厅拨款614.8万元,完成年计划的174.7%, 增收的原因是在预算执行过程中,根据事业的发展,省厅追加了一次性专项补助。
  (十)石油管理局拨款完成7000万元,完成年计划的100%。
  (十一)城市维护建设税收入完成13402.7万元,完成年计划的111.7%,比年初预算增加1402.7万元。超收的原因是石油管理局原油提价,相应增加了税收。
  (十二)房产税、车船使用税收入完成1293.8万元,加上各区税收超收分成直接留作区级收入,超额完成了年初计划。
  (十三)电力等部门上缴主管部门利润和石油、化工企业以税还贷50000万元, 完成年计划的67.6%。
  各项支出预算的执行情况是:
  (一)市政基本建设、城市维护费支出完成13152.5万元,完成年计划的116.5%, 完成调整预算的100.3%。增支的主要原因是基本建设增加了项目投资,相应增加了基建支出。
  (二)农业事业费及支农支出完成470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 104.4%,完成调整预算的100%。
  (三)文教事业费支出完成2202.7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15.9%,完成调整预算的100%,主要是增加了工资支出、取暖油涨价支出及文化系统事业费支出。
  (四)卫生事业费支出完成2436.9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06%,完成调整预算的101.5%。主要是增加了工资支出、取暖油涨价和部分设备支出。
  (五)民政事业费支出完成403.8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34.0%,完成调整预算的101%。 增支的主要原因是在预算执行过程中,省增加了一次性支出34万元,离退休人员增加了药费、乘车费支出等。
  (六)行政事业费支出完成3876.5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16.1%. 完成调整预算的96.7%。主要是增加了工资支出、取暖油取暖煤涨价支出、公安人员岗位津贴以及公检法司办案经费等。
  (七)其它支出完成512.9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58.5%,完成调整预算的70.2%。主要是增加了全市性的土地规划、统计调查及武器维修保养支出等。
  (八)设备购置及大修支出1066.9万元,完成年计划的355.6%,完成调整预算的100%。其中:医疗设备增加265万元,文化教育设备增加72.4万元,公检法司设备及车辆增加186.5万元,机关各委办局设备增加243万元。
  (九)价格补贴完成855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55.5%,完成调整预算的103%。 主要是蔬菜价格补贴增加260万元,化肥补贴增加54万元。
  1990年,为完成财政预算任务,确保全市预算平衡,主要抓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进一步贯彻实施了财政预算“保盘子工程”。市政府制定了具体方案,并将各项指标层层分解落实到各基层单位,建立了收入实现系统、收入组织系统、支出控制系统、收支监控系统、综合反馈系统。全市各经济主要部门和基层单位,紧紧围绕“保盘子工程”确定的任务,大力增收节支,狠抓开源节流。
  (二)继续实行了财政体制改革。1990年是我市第一轮财政体制改革的最后一年。为了更好地调动各区增收的积极性,我们兑现了各区1989年应得的分成款4114.5万元,使各区对财政政策托了底,积极性更高了。各区狠抓收入,使五个区承包的20种税款比包干基数超收4500万元。
  (三)继续实行了承包经营、租赁经营和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挂钩办法。我市对商业、工交、建筑大中型盈利企业继续实行了承包经营责任制。配合劳动局对39户企业实行了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挂钩办法。对粮食系统、食品公司、蔬菜公司等政策性亏损企业继续实行了亏损包干,减亏留用,超亏不补办法,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商业盈利企业,利润上缴完成698万元, 比1989年增加41万元。粮食企业比计划减亏24万元。食品公司比计划减亏65.4万元。蔬菜公司蔬菜亏损比包干计划减亏58万元。市建一公司、二公司完成了承包基数。
  (四)大力推动生产回升,促进销售,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此,市财政做了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和金融等部门一起开展了清理“三角债”工作。特别是年初,帮助市建一公司、二公司解决拖欠工程款1273万元,解决了两个公司的燃眉之急。二是积极支持了大中型骨干企业的发展。对我市确定的17户大中型骨干企业,在减免税收上给予优惠照顾。三是市财税部门紧紧围绕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五十条”政策和市政府的“三十条”政策下发了促进企业搞活销售和促进企业调整产品结构的两个二十五条政策。出台了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与优化组合的若干政策,和科委一起下发了关于提取年度科技经费的通知,促进了工业企业的生产回升。四是在市属单位组织开展了企业全面经济核算和会计达标升级活动。市财政局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工交企业全面经济核算工作的意见》和《会计工作达标升级实施细则》,对我市会计达标活动作了具体安排。经过一年的努力,现已有百货大楼等19个单位晋升为会计工作三级单位。五是为了促进企业扭亏增盈,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总结推广了粮食局、食品公司扭亏增盈的典型经验,揭露了一些企业管理不善的问题,促进了扭亏增盈工作的开展。
  (五)强化财税征管,增加财政收入。一是税务部门加强了各项税收的征管工作。二是加强了农业“三税”(农业税、农林特产税、耕地占用税)和国债推销发行工作。在对农业税政策复查的基础上,借鉴外地先进经验,推行了“先减后征”的办法,避免了人情减免。国债完成省下达计划的118%,连续九年被评为省先进单位。特种国债也完成了省下达的计划。
  (六)坚持紧缩财政,过紧日子,严格控制支出。年初,按照上级“紧缩财政、过几年紧日子”的精神,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制订了《加强预算管理,严格财政支出》的管理办法,使控制财政支出做到了有章可循。在控制支出上,一是加强了对办公费、差旅费和培训费等一些弹性支出的控制。使办公费、差旅费和培训费比1989年都有一定幅度的下降。二是加强了对社会集团购买力的控制。社会集团购买力支出完成年计划的99.5%,专控商品支出完成年计划的100%,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七)认真开展税收财务物价大检查,严肃财经纪律。1990年的税收财务物价大检查工作,按照国务院《通知》精神,本着深、严、改的要求,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广泛宣传,认真搞好自查和重点检查,共查出违纪金额999.9万元,应收缴844.4万元, 已入库774.6万元。做到了既维护财经纪律,又保护了企业的合法权益。
  在抓好税收财务物价大检查的同时,还抓了清查“小金库”、清理整顿公司工作。共查出“小金库”资金111.22万元,已支用104.58万元。滚存结余6.64万元,已上缴入库3.32万元。市财政配合其它部门抓了清理整顿公司工作。共查出违法违纪案件91起,处理违法违纪问题的公司53户,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1083.5万元,收缴罚没款135万元。 为了加强对全民所有制公司的财务管理,制定下发了《大庆市全民所有制公司财务管理暂行办法》,统一了会计制度和会计报表,使公司的财会工作走上了正轨。
  (八)认真贯彻中共中央[1990]16号文件精神,开展了治理“三乱”工作。市政府成立了治理“三乱”领导小组,设立了办公室,认真学习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制止乱收费乱罚款和各种摊派的决定》和省治理“三乱”会议精神,召开了大会,对治理“三乱”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首先开展了自查。一是对农村收费进行了检查。把18万元非法收费退还给农民。二是对14个收费部门进行了检查,收缴非法所得112万元,退还用户58万元。三是对382所学校全部进行了检查,查出对学生不合理收费近10万元,全部退还给学生本人。四是对乱罚没情况进行了检查。清理整顿了城乡道路检查站和治安罚款,已撤销8处检查站, 对保留的检查站部署了整改工作。对国家和省里有明确规定的77项合法罚没项目进行了清理。从统一票据入手,加强了对罚没项目的管理,罚没款没有上缴的进行了催交。设立了违反罚没管理举报中心,对群众举报案件及时进行了处理。
  1990年,我市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较好, 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 这些问题和困难是:(1)由于受市场疲软,企业管理水平低的影响, 部分地方企业出现了较严重的亏损,使财政背上了包袱。(2)由于资金紧张,原材料价格高,制约了地方企业的发展, 影响了财政收入的增加。(3)财政财务改革有待于进一步深化。(4)少部分企业财会制度不健全,财会人员素质差,财务管理水平低。(5)个别企业存在着机构臃肿,经营管理不善,铺张浪费等问题。
  二、1991年预算草案
  1991年,根据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和全省财政工作会议精神,我市财政预算安排总的指导思想是:认真贯彻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和全省财政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落实治理整顿、深化改革的方针,继续实施财政预算“保盘子工程”,开展“质量、品种、效益年”活动,以促进经济发展为中心,以挖潜增效、开源节流为重点,以平衡预算为目标,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全面厉行节约,克服铺张浪费,勤俭办一切事业,做到财政收支平衡,完成财政上缴任务,为全市国民经济和各项事业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现在做出的1991年财政预算草案,是根据上述指导思想和国家、省的收入计划,结合我市实际情况编制的。全市财政总收入为381482万元,按可比口径,比1990年年初预算增加33971.8万元,增长4.8%。财政总支出为21482万元,增加30万元,增加0.1%。财政上缴为 360000万元,增加33941.8万元。
  主要收入的安排是:
  (一)各项税收341922万元,比1990年年初预算增加28469万元,增长9.1%。
  (二)能源交通重点建设基金收入10000万元,与1990年预算数持平。
  (三)国库券发行1788万元,比1990年预算数增加178万元,增加11.1%。
  (四)预算调节基金收入6000万元。比1990年预算增加5388.8万元,增长881.7%。
  (五)特种国债收入290万元,与省下达计划持平。
  (六)印花税、土地使用税收入900万元,增加400万元,为1990年预算的180%。
  (七)其它收入1000万元,比1990年预算增加980万元。
  (八)地方企业收入80万元,与1990年预算持平。
  (九)省财政厅拨款352万元,与1990年预算持平。
  (十)石油管理局拨款7000万元,与1990年预算持平。
  (十一)城市维护建设税10000万元,减少2000万元,为1990年预算的83.3%。
  (十二)房产税、车船使用税收入2150万元,增加650万元,为1990年预算的143.3%。
  主要支出的安排是:
  (一)市政基本建设及城市维护费支出9000万元,减少2290万元,为1990年预算的79.7%。
  (二)农业事业费和支农支出520万元,比1990年预算增加70万元,增长15.6%。
  (三)文化教育事业费支出2267万元,比1990年预算增加367万元,增长19.3%。
  (四)卫生事业费支出2300万元,与1990年预算持平。
  (五)科研经费支出100万元,与1990年预算持平。
  (六)民政事业费支出300万元,与1990年预算持平。
  (七)行政费支出3900万元,比1990年预算增加560万元,增长16.8%。
  (八)其它支出200万元,比1990年预算减少123.5万元,减少38.2%。
  (九)设备购置及大修1022万元,比1990年预算增加722万元,增长240%。
  (十)价格补贴573万元,比1990年预算增加23万元,增长4.2%。
  (十一)预备费1300万元,比1990年预算增加701.5万元,增长117.2%。
  今年的预算安排,首先,财政总收入安排了381.482万元,按可比口径, 比1990年预算增加33971.8万元,主要是:(1)考虑到原油调价将增加部分税收,各项税收多安排了 28469万元。(2)国库券发行比1990年预算增加178万元,主要是省下达的计划增加了。(3) 预算调节基金比1990年预算增加5388.8万元,主要是今年中直、省直企业的预算基金纳入了预算。(4) 其它收入比1990年预算多安排了980万元,主要考虑到可以从省里争取到部分分成。(5)城市维护建设税比1990年预算少安排2000万元,主要是城建税按照国家有关文件将做部分调整。
  其次,在财政支出上,坚持了量入为出,量力而行,有保有压,区别对待的原则:(1) 坚持了加强农业,加强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改组改造加工工业,加强教育和科技事业。支农支出、文化教育事业费支出的增长都超过了财政正常增长幅度。科技经费支出与1990年持平,考虑到科技贷款回收部分可以周转使用,实际科技经费支出将是增加的。(2) 卫生事业费支出,考虑到今年医院挂号费和部分手术费涨价因素,卫生事业费实际支出将是增加的。(3) 设备购置及大修比1990年预算增加722万元,主要考虑到原来安排的设备购置及大修款实在太少, 不能满足需要,故多安排了一些。(4)预备费比1990年增加701.5万元,主要考虑到我市临时性的支出太多,有些支出不好预见,但又不能不支,去年有不少类似情况。
  三、为圆满完成1991年全市财政预算任务而努力奋斗
  1991年,是实施“八五”规划的第一年,工作任务十分艰巨。我们一定要认真做好各项工作,力争实现财政收支平衡,保证财政上缴任务的完成。为此,重点做好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深化和完善财政财务改革,搞好财政和企业的第二轮承包。
  (二)采取多种综合配套措施,大力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三)要在抓好扭亏增盈工作,减少和压缩亏损、建立各级财政支柱企业上下功夫。
  (四)继续坚持紧缩方针,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五)进一步拓宽财政工作领域,充分发挥财政在国民经济中的经营管理功能。
  (六)继续贯彻中共中央[1990]16号文件精神,进一步开展治理“三乱”工作。
  (七)加强财政监督,严肃财经纪律,为经济稳定发展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