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黑龙江省地方志系统年鉴编写研讨会在大庆市召开

史志·档案

黑龙江省地方志系统年鉴编写研讨会在大庆市召开



  【黑龙江省地方志系统年鉴编写研讨会在大庆市召开】
  由省志办和省地协召开的全省地方志系统年鉴编写研讨会,于1991年11月19日至21日在大庆市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市地县志办和省直有关厅局史志办的主任、 主编或负责人共106人。会议由省志办主任杨富贵,副主任姜照远、曹夫兴、王会元,省志委副秘书长梁滨久,大庆市志办主任时永发,大庆石油管理局办公室主任郑延喜组成的领导小组主持。
  市委副书记李智廉到会并讲话。
  会议还邀请《吉林省志》副总纂党戈做了题为《编好地方综合性年鉴,为现实服务,为续志服务》的讲座。
  会议就编写年鉴的目的、意义、指导思想、编纂原则、编写方法、年鉴与地方志的关系,修完志书的各级志办如何统筹安排年鉴编写工作与其他各项工作等,进行了深入的研讨。时永发、刘有才等4人在会上作了“编好年鉴,为现实和续志服务”等内容的发言。
  副省长周铁农、省政府副秘书长张学倩、处长宋守业专程赴会。周副省长做了重要讲话。他说:“这次会议是一次很重要的会议,不但研讨年鉴的编写,而且把志办完成本届志书之后的任务稳定地确定下来,明确了志办工作的大体路子:修志——编年鉴——再修志——再编年鉴,周而复始,永续不断”。
  他充分肯定了黑龙江省1991年修志工作取得的成绩,认为这一年是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持修志的格局更加完善,作用发挥得更加突出,修志工作取得丰硕成果的一年。有四件大事:第一件事,春节时陈云林副省长代表省政府、省长向省志办全体工作人员拜年,在茶话会上就如何加强修志工作领导问题讲了话,讲话立即电传到各修志单位,给广大修志人员以很大鼓舞,为全年全省修志工作的开门红拉开了序幕。 第二件事是陈云林副省长代表省政府与省直130多个修志单位和市、地主要领导与主管部门签订了目标责任状,并提出了奖罚措施。第三件事是今年4月, 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和省编制委员会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稳定和加强全省修志机构队伍的通知》,这一文件已由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转发全国,在全国产生了很好的影响。第四件事是经省委、省政府领导同意,省委、省政府办公厅黑办文[1991]12号文件,决定将国史和地方当代史的研究和编纂工作划归省地方志办公室管理。
  周副市长部署了1992年的工作,他指出,从全局来说,1992年修志工作的重点仍然是完成第一代社会主义新方志的编写任务。其次,已修完志书的单位,必须按照《黑龙江省地方志编纂工作暂行规定》安排工作。关于年鉴编写以及国史、地方当代史等具体工作安排,一定要按国家要求和省委、省政府的决定搞好落实。第三,搞好志书、年鉴的发行工作,努力发挥志书、年鉴的社会效用。第四,加强修志队伍建设。要做到不撤并机构,不挪用和挤占修志人员编制和调走修志骨干,更不应占用领导职数。为稳定修志队伍,在职称评定时对修志人员应予以优先考虑。第五,继续加强对修志工作的领导。
  最后,杨富贵主任对会议做了总结。他说:“关于年鉴的编写问题。首先,要提高认识,要从三个方面提高认识,一要把年鉴的编写提高到反对“和平演变”和勤政廉政建设的高度来认识,提高到进行三热爱教育的高度来认识,收到实效。二要从年鉴的编写与修志的必然联系上提高认识。三要从稳定修志机构,稳定队伍,提高队伍素质的全局的高度来认识。其次,要明确编写年鉴的指导思想。就是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一是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二是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第三,编写年鉴要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第四,编写年鉴要主动依靠和争取党政领导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