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市志》评论集出版发行
《大庆市志》评论集出版发行
【《大庆市志》评论集出版发行】
由中国地方志协会常务理事、编审杨静琦建议,省地方志协会组织编写的《大庆市志》评论集,于1991年6月正式出版发行。全书共计17.6万字。 中顾委常委康世恩为该书写了“代序言”《认真总结历史经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指出:“《大庆市志》一书,以其丰富的内容,翔实的资料,记述了大庆开发建设近三十年走过的道路和它所取得的成就,记述了大庆在各个方面发生的巨大变化。它的出版有助于人们全面了解大庆各个方面的历史和现状,认真总结历史经验,更好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也有助于对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革命传统的教育。这是一件很有意义和值得祝贺的事。”
全书共收入了全国12个省、市的32名学者、专家、领导和实际工作者撰写的评论文章和修志心得文章。这些文章中肯、实在、透辟、深刻、很有见地。鞍山市志办主任、副编审陈国山说它“是一部大庆创业史、斗争史和发展史的真实记录。”山东省志办副主任黄子良说:“用什么思想指导修志,这是搞好修志工作,保证志书质量的根本问题。本届修志发轫之始,这个问题十分明确。随着时间推移,不同的指导思想越来越多,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大庆市志》则恰恰相反,在其编修的全部过程和志书涉及的各个方面,都有明确、统一、坚定的指导思想。始终如一,首尾一贯。”《吉林省志》副总纂、编审苑广才说:“许多新编方志书稿,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作用,政治思想工作的威力以及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记述不深不透。上述三个方面,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方志界对于这个问题进行了十年的探索,《大庆市志》的编者终于创出了一条成功之路。”
评论文章还指出《大庆市志》在其他方面的突破和编纂特色。浙江《衢州市志》副主编毛东武指出:《大庆市志》弃“群团”章目,立“社会团体”新篇,这是1988年前出版的志书所没有的,就是到1990年,在出版的市级志书中也颇少见到。废“社会”杂篇,创“社会生活”新章,将物质生活、婚姻家庭、宗教、道德风尚均列入其内,这在志林中可谓出类拔萃。中共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钟明星系统评论《大庆市志》的人物志,指出人物传编写的六个特点:(一)采用典型事例展示人物个性特征;(二)采用典型细节展示人物个性特征;(三)采用典型语言展示人物个性特征;(四)采用典型照片展示人物个性特征;(五)采用典型环境展示人物个性特征;(六)采用多样化的开头结尾展示人物个性特征。
评论文章也坦诚地指出了《大庆市志》的某些不足,如对大庆人口的特点,宜有总体的概括分析;对于大庆城市建设,宜从与别的城市的比较中,概括出几个不同于一般城市发展的特别之处;对于大庆的思想教育方面的优良传统与一些基本做法,有更为充实的必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