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慢性病防治工作进展较快

预防医学

慢性病防治工作进展较快



  【慢性病防治工作进展较快】
  3月,卫生局组建了防治科,编制3人,负责全市卫生系统的慢性病防治、传染病防治、地方病防治、计划免疫及医疗卫生消毒、监督检查管理工作。(1) 建立健全慢性病防治网络。在全市各级医疗单位建立了三级慢性病防治网点283个,专(兼)职专业技术人员283名。市级医院设有慢性病防治科,区级医院(或企业医院)、中心卫生所设有慢性病防治组, 乡卫生院(企业卫生所)设有专兼职慢性病防治人员。(2)开展了慢性病流行病调查工作。全市在高血压病流行病学调查中,共完成15—80岁之间不同年龄组、不同职业、不同性别的人群抽样调查3600人份;完成了7—74岁之间不同年龄组的1800人份的牙病流行病学调查任务。(3)传染病防治工作取得较好成绩。全市传染病总报告发病率,省控制指标为310/10万, 大庆实际发病率为280.82/10万,较1990年下降6.20%。(4)计划免疫工作。计划免疫管理资料完整率为96%,建卡率为99%,建证率为99%;四苗接种全程覆盖率为91%,计划保偿67902人,入保率为93%。(5) 肝炎防治工作。重点抓了全市235所托幼机构的卫生管理和防治措施的落实,甲肝预防措施合格率达到90%以上。医疗单位为了防止肝炎的传染,一人一针一管一消毒率达到98%; 乙肝疫苗城镇母婴阻断率66.4%。应用乙肝疫苗保护易感人群2251人份,采血化验2947人次。 并印制了肝炎防治知识2000本,肝炎患者家属需知50000份。(6)性病防治工作。以大庆市市长令下发了《大庆市性病防治管理办法》,进一步完善了监测记录、疫情报告登记制度、特种人群监测记录、性病检查报告单等项管理手续。年内,全市共发生报告淋病173例,发病率16.8/10万, 尖锐湿疣168例,比1990年上升46.1%;监测性犯罪131人,阳性53人,患病率40.5%。(7)地方病防治工作。大骨节病、碘缺乏病、氟中毒、布氏杆菌病、克山病五种地方病,除克山病无发病外, 其余4种病均有发生。大骨节病累计发病1371人,病区患病率为4500/10万。对3—16岁儿童投服亚硒酸钠2010人,服硒率95%。检测发硒 164份,拍X线手片160人,监床监测300名儿童,年内无新发病例。碘缺乏病累计患病33人,病区患病率99.7/10万,居民食用碘盐率95%。氟斑牙累计患病31957人,病区患病率为5000/10万,防病改水70个村屯,受益人口75000人, 水氟动态观察248井次。布氏杆菌病防治以综合措施为主,开展疫情清查,采集高危人群血标本246份,结果无阳性反应,病区达稳定控制标准。(8)结核病防治工作。全市新登记活动性肺结核病582人,其中涂阳病人199人,占34.2%。除外地及冒名顶替71人外,其余的511人全部落实治疗和管理;查痰705人次,初诊查痰率为93.1%,活动性肺结核病人发现工作完成年计划的117.5%。全市的肺结核防治工作组织落实,建立健全了市、区、乡三级结核病防治网络,层层签订责任状,把防治工作纳入目标管理考核之中;人员落实,配备100余名专兼职技术人员, 加强防治力量;资金落实,市政府每年拨20万元专款,用于菌阳病人免费治疗。 大庆市连续4年被评为省结核病防治先进单位,两次被评为全国石油系统结核病防治先进单位。1991年9月, 又被评为全国结核病防治先进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