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大庆市委员会4
中共大庆市委员会4
【大庆海外联谊会成立】 大庆海外联谊会于1992年9月5日召开成立大会。李长玲、张立中、李溪源为名誉会长,市政协副主席、市委统战部部长宁增瑞为会长。
该会是大庆各界人士同海外朋友增进友谊、加强合作的民间组织,宗旨是广交朋友,联络感情,交流信息,协调服务。
【接待台胞工作】 1992年,市委台湾工作办公室共接待来大庆探亲、旅游、洽谈贸易和进行艺术文化交流的台湾同胞61批、189人,安排来大庆定居的1人,组织去外地会亲的153人,赴台湾探亲、探病、奔丧的4批、5人,涉及台湾婚姻的1人。
1992年来大庆的台湾同胞界别增多,主要有文化、艺术、体育、商界、军界、政界等。在这些台湾同胞中有投资意向的也较往年明显增多。在接待台湾同胞的工作中,接待人员进一步变服务型为工作型,加强了“我有他无”的宣传内容,较好地宣传了大庆。
【召开全市老干部工作、关心下一代工作“双先”表彰会】 3月24日, 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老干部工作、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先进集体表彰会。450余人参加会议。
会议的中心议题是,以党的十三届八中全会和省委六届八次全委(扩大)会议及市委四届八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为指针,紧密结合党的中心工作,总结交流老干部工作、关心下一代工作及老干部发挥作用的经验;继续深入地贯彻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进一步加强老干部工作的通知》和全省老干部工作“双先”表彰会精神,全面部署今后一个时期老干部工作、关心下一代工作任务,进一步动员和组织广大离退休人员参加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为促进全市经济建设的发展贡献余热。
会上传达学习了李瑞环、康世恩、孙维本在全国、全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和老干部发挥作用“双先”表彰会上的讲话。市委老干部局局长王俊贵作了工作报告。市建一公司、石油管理局物探公司等先进单位的代表在会上交流了工作经验。石化总厂离休干部李景荣等先进个人在会上发了言。
会上,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付文学宣读了市委、市政府关于表彰1991年度老干部工作先进单位、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关心重视老干部工作领导、先进老干部工作者、优秀离退休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的通报。
受表彰的优秀离退休干部的代表,宣读了向全市离退休人员发出的倡议书。
最后,张立中讲了话。他要求各级党政领导要充分认识老干部工作的重要性,把老干部工作和关心下一代工作真正重视起来,切实摆到议事日程上,认真落实有关政策、规定,经常关心、过问、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在政治上,要关心老干部的学习,规定传达、阅读的文件一定要到位,报刊杂志要按规定订阅,使老同志及时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了解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在生活上,要满腔热情地搞好服务,排忧解难;在工作上,要努力为老干部发挥作用创造条件,支持他们办一些事业,为大庆的发展建设奉献余热。
【全市信访工作总结表彰大会】 2月28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信访工作会议。270多人参加会议。
会议总结了全市1991年的信访工作,部署了1992年的信访工作任务,表彰了在1991年信访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采油一厂、建材公司等15个先进单位,石化总厂办公室信访科、采油六厂办公室等15个先进科室,冷彩霞、张青山等103名先进个人。
副市长衣佩发在讲话中首先总结了全市1991年的信访工作。他说1991年全市信访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一是妥善处理了大量信访问题;二是越级上访量得到控制;三是上访老户大部分稳定在基层;四是群众集体上访大部分得以妥善解决;五是充分发挥了信访信息超前预测预报作用。通过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使大量社会矛盾就地化解,对维护全市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和促进生产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部署1992年信访工作任务时,衣佩发说,一是要继续加强基层自我化解矛盾的能力;二是要抓好初信初访,积极解决群众的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三是要积极疏导矛盾,进一步促进社会的稳定;四是要加强信访信息工作,提前预测预报,为领导科学决策服务。
最后,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付文学代表市委常委、第一副市长张立中讲了话。他强调了三点意见:一是要深化认识,更新观念,增强做好信访工作的自觉性;二是要抓住热点,超前工作,在解决根本问题上下功夫;三是要加强领导,强化基层,把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信访工作的决定》落到实处。
【哈、齐、牡、佳、大五城市第五次信访工作协作会在大庆召开】 7月22日至24日, 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佳木斯、大庆五城市第五次信访工作协作会在大庆石油管理局钻井二公司召开。省信访办公室领导出席了会议。五个城市的信访办公室主任等参加会议。
这次会议的中心议题是研究和探讨群众集体上访的成因和政策。
【信访工作】 1992年,大庆市、县处级以上单位信访部门共受理群众来信来访4 829人次(不含家属集体重访),立案917件,结案率100%;越级进京上访16 人次,比省规定指标少14人次,比1991年减少2人次;到省上访20人次,比省规定指标少34人次,比1991年减少5人次。全市信访工作取得较好成绩的原因在于重点抓了四个方面工作:
一、加强基层建设,提高信访工作的整体功能。继续完善信访工作网络,加强队伍建设。井下作业公司等40 多个单位对近两千名信访干部进行了培训。9月份,市信访办举办了一期培训班,重点培训了31名信访干部。还先后派出86名专职干部参加了黑龙江省、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举办的6 期信访干部培训班;搞好调研,开拓视野,深化信访工作。采油三厂等10多个单位分别举办了理论研讨会,交流论文34篇,选出7篇参加省信访学会理论研讨论文评选,有4篇论文获二、三等奖。全市在《人民信访》、《黑龙江信访》等杂志上发表经验理论文章、32篇;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加强具体指导。推广了采油一厂《抓好初信初访,掌握信访工作的主动权》、《抓治本,促稳定,努力为油田经济发展服务》和采油三厂试验大队等单位的经验,指导了基层工作。
二、抓好案件处理,积极疏导矛盾。抓好初信初访的处理,减少重信重访和越级上访。普遍采取了层层承包的形式,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组成了由县处级、科级、股级单位三级包案小组34个,有21名长期上访老户放弃了原来的过高要求,不再越级上访;解决热点问题,认真处理群众集体上访。东风新村建设不配套,曾引发多起集体上访,市领导多次亲临东风新村有关单位和居民家中了解情况,认真解决居民具体困难。6 月,让胡路区喇嘛甸镇宏伟村二屯124名农民因油田化学助剂厂二期工程建设征地问题,集体到省政府上访。对此,市、区政府部门做了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 将上访群众稳定在市内, 没有再出现重访。全年化解了26起、1 390人参加的集体上访。5月份开始,大庆60年代参加生产劳动而今退养的家属,因退养后的待遇问题,开始了集体上访,已持续半年之久。7、8月份,近70名家属陆续到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和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信访局上访。市组织有关单位出动近百人、十几台车辆进京将家属接回。物资供应处、总机械厂、采油一、二、三、四厂、油建、天然气、井下作业公司等单位,广泛深入地进行了宣传教育和解释工作,石油管理局最近连续召开4 个会议,研究解决家属问题的办法。
三、采取超常规措施,做好十四大期间的信访工作。10 月7日下午,市委、市政府召开了关于做好党的十四大期间信访工作的紧急电话会议。副市长衣佩发传达了《中共黑龙江省委办公厅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十四大”期间的信访工作的紧急通知》,市委常委、副市长王强就如何加强十四大期间的信访工作作了紧急部署。各单位连夜传达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对可能上访的人员,有重点地开展工作。从10月5日至18日,全市13 个单位,抽调98名干部、45名干警,配备专车15台,昼夜在大庆站等4个火车站值班,负责劝阻越级上访人员。市、局信访办组织有关8个单位抽出30人、8台车,又在哈尔滨、齐齐哈尔两个火车站设立劝阻工作组。经过上千人次十几个昼夜的工作,共劝阻60多人。十四大召开期间,全市未发生一起越级进京到省上访事件。
四、加强信访信息反馈,超前化解矛盾。据不完全统计,全年全市信访部门共提供信访信息365件,被本单位采用149件,市、局机关采用31 件,省信访办公室采用9件,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采用4 件。1991年初,因大庆石油化工总厂建设征地遗留问题,龙凤区龙凤乡千名农民曾到省政府集体上访,1992年又多次酝酿集体重访。龙凤区三级信访信息员及时将情况向上反映,政府部门超前工作,从而避免了农民再次集体到省上访。全年由此避免了37起涉及1 500多人的集体上访。
【市委下发的部分文件】 1月13日,市委发出庆发[1992]1号文件《市委、市政府、军分区关于印发(大庆市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工作“八五”期间的工作规划)的通知》。
2月2日,市委发出庆发[1992]2号文件《批转大庆军分区(1992年民兵军事训练安排意见)的通知》。
4月24日,市委发出庆发[1992]5号文件《一九九一到一九九五年大庆市干部培训规划》。同日,市委发出庆发[1992]6号文件《关于成立中共大庆高新技术开发区委员会的批复》。
8月18日,市委发出庆发[1992]7号文件《市委、市政府关于印发(大庆市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充分发挥知识分子作用,促进经济建设发展的若干政策规定”的实施细则)的通知》。
9月10日,市委发出庆发[1992]8号文件《关于大庆市接待办公室党委改变党的隶属关系的通知》。
9月19日,市委发出庆发[1992]9号文件《中共大庆市委、大庆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决定》。
10月12日,市委发出庆发[1992]10 号文件《中共大庆市委批转市委宣传部<关于学习贯彻党的十四大文件精神的安排意见> 的通知》。
11月14日,市委发出庆发[1992]11 号文件《中共大庆市委关于印发(孙维本等省委领导同志在大庆调查时的讲话>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