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物资管理

物资管理

物资管理



  【基本情况】 大庆市物资局1992年末,共有职工7 310人,其中全民职工5 770人,集体职工1 540人;拥有固定资产12 337万元,综合性物资供应总库3个,铁路专用线29公里,库房11.4万平方米,露天料场200.9万平方米;年物资吞吐量2 000万吨,年物资供应额35.9亿元。下设物资管理、物资供应、市政业务三个办公室,设有金属、建材、木材、机电、燃料、化工、配件、汽配、散装水泥、物资再生利用10个专业公司;一个物资贸易中心。物资局供应管理大庆石油管理局和大庆市直系统生产建设所需物资的90%。
  为适应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形势,在物资进货过程中,采用补偿贸易、合资经营、易货贸易、带料加工等形式,与100多个厂家开展了横向联合,以此来扩大物资资源,弥补物资缺口,确保货源充足;在物资管理工作中,变“五统一”的物资管理体制为“统一计划,统放结合,加强调控,保证供应”的物资管理体制,主要物资由物资局统一计划、采购、进货和分配,其它下放物资由二级单位自行采购, 所需资金由物资局核定并实施调控管理; 在物资供应工作中,按照不同需要,分别采取市场、计划、合同、配套承包、联合配套承包五种供应形式。对一般用料实行计划供应,计划内项目用料实行合同供应,关键重点项目用料实行建设、施工、设计、供应单位联合配套承包供应,社会零星用料实行市场供应;在物价管理上实行双轨制,计划内用料执行供应价,社会零星用料执行市场价。
  对石油管理局内部实行经济责任承包制,将指标完成情况与本单位的经济利益直接挂钩,用经济手段、行政干预、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的办法进行管理。同时,加强计量、质量、标准化、设备、安全、节能、档案等项基础工作,采用ABC 分类进行物资管理,物资管理水平有较大提高。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完成情况】 全年物资总到货1 013.1万吨,完成年计划1 000万吨的101.3%。其中:钢材到货36.2万吨,完成年计划33.5万吨的108.1%。 木材到货9.1万立方米,完成年计划 8.1万立方米的112.3%。水泥到货72.3万吨,完成年计划60万吨的120.5%。供应额35.9亿元,完成年34.4亿元的104.4%。全局物资储备定额8.05亿元,实际平均库存6.82亿元,降库率为15.3%。物资周转5.27次,比计划加快0.97次。废钢铁回收3.77万吨,为年计划的107.4%;处理积压物资804.8万元.为年计划的100.6%,修旧利废9 316 万元,为年计划的155.3%,挖掘利用闲置管线231.5千米,为年计划的178%;节约采购资金2 884.1万元,为年计划的125.3%。综合经济产值6 500万元,为年计划的116.1%。
  【物资工作创出四个新水平】 一是物资供应创出新水平。市政建设和油田建设所需物资,均按品种、规格、数量和质量,提前配套供应到位,分别比预定时间提前20 天和40 天全面竣工投产;二是综合经济取得新突破。针织厂、重晶石粉厂、涵管厂年产值分别突破千万元大关,全局综合经济的产值、利润分别比1991年增加835万元和225万元,增长13.9%和14.9%,创历年来最高水平;三是安全生产获得金牌二连冠。再次实现了重大生产设备事故为零,重大火灾事故为零,亡人事故为零的奋斗目标;四是基本建设取得新成绩。负责承建的基建总面积为 5.3万平方米,投资4 672万元,计划履约率和全优率均为100%。
  【综合经济效益显著】 物资部门为实现发展规模经济、支柱产业、创造拳头产品的目标,进行内引外联,吸收外资办厂,引进先进技术改造现有企业。对技术落后,产品质量差,能耗高、效益低的小厂小店进行联合改组改造,调整产业结构和投资布局,初步形成了以针织、服装、建材、化工、机电为主的产业系统和规模经济。针织厂产品打入韩国市场。针织厂、重晶石粉厂、涵管厂年产值突破千万元大关,综合经济总产值6 500 万元,为年计划的116.1%;利润680万元,为年计划的111.4%。产值、利润分别比1991年增加835万元和225万元,增长13.9%和14.9%,创历年来最高水平。
  【主要物资收发存情况表】
              1992年主要物资收、发、存统计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