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
交通·邮电
公路
公路
交通·邮电
【概况】 1992年,大庆市的公路建设取得新成就。全年新建公路 296.9公里,改建公路44.8公里。到年底,全市公路里程达5 376公里,比1991年增长5.8%。其中:水泥路474.1公里,沥青路1 959.9公里,渣油路560.8公里,砂石路2 007.6公里,粒料改善路36.7公里,土路336.9公里。晴雨通车里程达5 039.1公里,占全市公路总里程的93.7%。在公路里程中,国道18.9公里,县道70.9公里,乡道149.9公里,村道275.4公里,市政道路65.1 公里,油田专用路1 336公里,厂、站、点、库路2 827.6公里,场地路206公里,化工、电厂专用路167.6 公里,三环企业总公司路239.7公里,和平牧场路18.9公里。桥梁75座,总长2 890.4延长米。
【哈尔滨至大庆汽车专用公路全线通车】 9月20日,全长133公里的黑龙江省第一条靠集资修建、里程最长的高等级公路——哈尔滨至大庆二级汽车专用公路,举行隆重的通车典礼,省长邵奇惠和工人劳模代表王汉章剪彩。省政府副秘书长、哈大公路建设指挥部总指挥卢景泰主持典礼仪式。大庆市参加典礼的有衣佩发、纪士寅、杨久礼、梅江等人。哈大公路是绥芬河至满洲里301国道的一段。
【大庆市在全省率先实现乡道黑色化村道砂石化】 为实现市政府在1990年末提出的“三年实现乡道黑色化、村道砂石化”的奋斗目标,市交通局及公路建设管理部门积极采取措施,制定切实可行的乡村公路建设计划,实行民办公助的办法,合理安排使用资金,加强工程质量管理,使全市乡村公路建设得到迅速发展。到1992年底,全市13个乡镇全部修通黑色油路,122个村全部修通砂石路,提前一年实现了市政府提出的奋斗目标。
【中八路东段道路工程竣工通车】 8月26日,中八路东段道路工程竣工通车。该段道路起于萨大路打虎庄路口,终点相交于东干线,是平行于卡尔加里路的又一条主要干道,又是连接东风新村的区域性干道。全长3.28公里,其中第一段998 米为旧路改建路段,路基宽14米,路面宽11米;其余2.28 公里为新建二级公路,路基宽12米,路面宽9米,均为黑色路面。这项工程由市交通局组织建设,油田建设设计研究院设计,市建一公司、市建三公司和石油管理局公路工程公司施工。由市政府和石油管理局联合投资543万元。
【肇大路大庆段竣工通车】 大庆市重点公路建设工程——肇大路大庆段,10月23日通过省、市有关部门的竣工验收,正式通车。至此,大庆市干线公路存在断头路的历史宣告结束。肇大路是大庆市与肇州县相连的一条县级公路,起于肇州县,终于大庆市大同区,全长56公里,其中由大庆市管辖19.5公里。1982年石油管理局为了开发宋芳屯油田,建成了10.6公里的二级公路,剩余的8.9 公里一直为断头土路。为发展大庆市农村经济,促进城乡物资文化交流,经省交通厅和省公路局批准,该路列入1992年建设计划。肇大路大庆段,按二级公路标准设计,路基宽12米,路面宽9米,沥青混凝土路面。整个路线设置过路涵6道,共96米,两侧排水涵2道,共12米,全线共设平交道口7处。该工程由省交通厅和市交通局联合投资,总投资700万元。由省林业设计院设计,市交通局组织建设。承担施工任务的有石油管理局公路工程公司、大同区筑路公司、市建一公司公路处。4月25日开工,9月30日完工,被评为优良工程。
【安意路大修工程完工】 安意路是经由大庆市的三条县级公路之一,也是大庆市四条出口路之一,北起安达市,南至肇源县民意乡。安意路大修工程是“八五”期间大庆市对外交通出口路建设项目,1991年已完成3.4公里。1992年,由市交通局投资116万元,对3.12公里进行改造,改造后的路段路基宽12米,路面宽6 米,为黑色路面。该工程由公路工程公司养护大队施工,4月10日开工,5月20日竣工。
【乡道大修工程全面完工】 大庆市的乡道大修工程为大老路和永志路,即大同至老山头乡和永和至立志的乡级公路。其中,大老路老山头段1.5公里,庆阳山段2.75公里,永志路1.3公里,共计5.55公里。整个大修工程市交通局投资129 万元,由安达市公路处施工,5月1日开工,8月20日竣工,均为黑色路面。
【道路工程首次采用新型筑路材料——无纺布】 中八路东段道路工程有2.27公里路基经过低洼潮湿地段,为了减少路基填土高度,控制道路翻浆,降低工程造价,建设和设计单位经过调查研究,决定在低洼地段路基土方上铺设无纺布。无纺布是一种处理翻浆冒泥地段的最新材料,具有高强度、寿命长、抗老化、耐酸碱、耐高温和冷冻等特点,比砂石施工节省成本约1/3。这是大庆道路工程首次采用这种新型筑路材料。
【交通征费稽查效果显著】 市交通征费稽查部门在强化征管手段的同时,发挥专业稽查队伍作用,组织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征费稽查,并加强了新增车辆的车购费专项稽查和对哈大公路进出口车辆、个体车辆、军车的专项稽查等。全年共检查车辆31.89 万台次,查补养路费及车购费98.4万元,减少了交通规费的漏征和外流。全年完成上缴省2 013.09万元,超省下达计划的18%。
【对个体车辆征费实行抵押金制度】
为增强个体车主按章纳费的自觉性, 市交通征费稽查部门从1992年1月份开始对全市个体车辆实行缴费抵押金制度。这个制度规定,全市的个体车辆均向所在征费稽查所交纳抵押金,具体标准是:1吨以下(含1吨) 的车辆交抵押金1 000 元;1吨以上、5吨以下(含5吨)的车辆交抵押金1 500元;5吨以上的车辆交抵押金2 000元。
【公路运输能力进一步增长】 全市公路运输能力进一步增长。截止年底,共有机动车辆45 803台,比1991年增加4 325台,增长10.4%。其中:载货车辆19 101台,比1991年增长8.8%;载客车辆9 397台,增长17.4%;特种车辆12 632台,增长9.9%;其它机动车辆 4 673台,增长5.5%。共有营运车辆6 396台,增长21.6%,其中营运货车5 407台,营运客车989台。
【运输生产超额完成年度计划】 全年全市共完成货运量2 213 万吨,货物周转量51 611万吨公里,分别完成年计划的107.8%和106.2%。其中营运货车完成货运量812 万吨,完成货物周转量11 252万吨公里,分别完成年计划的103.6%和101.8%,平均车吨位产量12 341吨公里。共完成公路长途客运量(含市内远郊部分)241万人次,客运周转量23 528 万人公里,分别完成年计划的124.6%和121.1%,比1991年提高12.6%和5.5%;平均日客流量达6 602人次,比1991年增长12.1%,平均车座位年55 687人公里。
【公路长途客运稳步发展】 1992年,在完善大庆至哈尔滨、长春等省内外客运线路的基础上,又先后开通了大庆至沈阳、黑河等地市的客运线路,形成了贯通东北三省的公路客运网。到年底,全市共有客运总站1个,客运分站6个;长途客车107台,比1991年增加12 台;长途客运线路42条,增加3条;长途线路日发班次58 个,增加3个;市内远郊客运线路16 条,日发班次47个,比1991年增加1个;长途客运线路单程营运里程12 537.6公里,增加1 417公里。长途客运线路通达辽宁、吉林两省的8个市和本省的38 个地、市、县。乡镇通车率为100%,村屯通车率为46.6%。
【大庆至沈阳、黑河公路长途客运线路开通】 8月26日,大庆至沈阳、大庆至黑河的两条长途客运线路开通。大庆至沈阳的卧铺班车,每日下午15时20分在大庆火车站站前长途汽车站发车,途经哈尔滨、长春、公主岭、四平、昌图、开原等地,全程800多公里,运行13个小时,于次日早6时左右到达沈阳市。大庆至黑河的班车,每日早6时40分在大庆火车站站前长途汽车站发车,途经林甸、富裕、讷河、嫩江等地。全程611公里,运行12 个小时。于当日19时左右到达黑河市。
【哈大汽车专用公路小客车开始营运】
10月10日 哈大汽车专用公路小客车开始投入营运,由大庆与哈尔滨两市互发小客车,其中大庆6辆,哈尔滨9辆。大庆至哈尔滨的小客车,每日早6时30分在大庆火车站前发第一班车,每隔40分钟发一辆,票价为22元2角,终点站停靠在哈尔滨火车站前。
【客运出租车发展迅速】 截止1992年底,全市共有出租车辆882台,比1991年增加221台,增长33.4%。其中:出租轿车231台;出租小客车651台。出租车全年完成客运量9 013千人,比1991年增长9.1%,完成客运周转量180 260千人公里,增长46.4%。在市首届石油文化节举办期间,有141台出租轿车为文化节免费服务。
【加强客运出租车规范化管理】 1992年,市交通运输管理部门进一步加强对全市客运出租车的管理,制定了《大庆市客运出租汽车管理规定》。并以市政府文件发布。还与市财政局联合制定了《大庆市客运出租汽车违章处罚规定》,使出租车行业的管理法规进一步完善。组织完成了出租车的统一喷漆工作,购置和制做了出租车标志灯、计价器、小公共汽车线路牌、收费价格表和驾驶员、乘务员监督卡等,便利了规范化管理。对出租车市场进行全面清理整顿,对车主和司乘人员进行了运输、安全、服务等有关知识的考试。对考试不合格者不准参加营运。按省有关部门指示精神,全部放开出租车市场,增开8 条新线路。同时加强对出租车的监督检查,全年共检查出租车15 600台次,处罚1 424台次,罚款8万元。
【长途客运公司稳步发展】 1992年,长途客运公司总收入1 363万元,实现利润312.1万元,实现利税360.1万元,上缴利税290.3 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为33 163元/年人,资金利税率为38.2%,人均实现利税8 761元。全年共完成客运量164.8万人,完成客运周转量183 525千人公里,客车座位利用率67%; 客货车辆完好率分别为89.7%和93.9%;客车汽、柴油燃料消耗分别为千人公里7.1公升和5.4公升。生产经营规范,全年共有营运客车74台,比1991年增加24台;营运线路36条,增加5条,全程达11 155公里;年均车日行程300公里,增加30公里;全年共发车21 832个班次,日均60个班次;输送旅客934 927人次,日均2 314人次;均台客车利润61 182元,比1991年增加1 180元;单车最高利润13.5 万元,增加3.7 万元。该公司继续保持“省级先进企业”称号。客运总站连续3 年保持“全国文明车站”称号,并在全省达标工作考核中以95.5分的成绩,被评为省级一级站。
【开征公路汽车旅客运输“燃油差价费”】 为了补偿公路汽车客运企业和经营者过高的成本开支,经省政府批准,省交通厅、省物价局以黑交字[1992]第60号文件《关于征收公路汽车旅客运输“燃油差价费”的通知》,决定从1992年4月15 日零时开始征收公路汽车旅客运输“燃油差价费”。市公路运输管理部门召开动员会,并对公路客车营运里程票价进行重新测算审批,还将《黑龙江省公路汽车旅客运输“燃油差价费”征收、管理、使用办法》及时贯彻落实。征收标准是:大、中型客车(15座及以上)每人公里征收7厘;小型客车(15座以下)不征收。
【大庆市为道路运输市场治理整顿合格城市】 6月27日,省道路运输市场治理整顿检查验收领导小组对大庆市的道路运输市场整治工作进行检查验收,并于7月25日给大庆发来通知,确认大庆市为道路运输市场治理整顿工作合格城市。通知指出:大庆市的道路运输市场治理整顿工作,已经完成了既定的整治任务,达到预期目的,取得比较突出的成绩。一是业务基础建设得到加强,全市运输市场状况清楚,行业管理工作走上规范化的管理轨道;二是运输市场秩序明显好转,建立了良好的运输市场秩序,特别是对出租车和装卸搬运市场的整治效果更为明显;三是地方管理法规建设得到完善,使行业管理工作步入依法治运的轨道;四是提高管理者和经营者的素质,建立一支过硬的管理队伍,提高了经营的素质;五是开展合同运输、装卸、维修,提高服务质量,减少了商务纠纷;六是加强对企业的指导,发挥了国营企业的主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