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乡镇企业

乡镇企业

乡镇企业



  【乡镇企业持续稳步发展】大庆市乡镇企业认真贯彻邓小平南巡谈话精神,抓住机遇,乘势而上,使全市乡镇企业保持了持续稳步发展。到1992年末,全市乡镇企业已发展到5 546个,其中乡(镇)办120个,村办63个,户办、联户办5 363个,固定资产原值30 313万元,从业人员35 482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37%,实现总产值48 100万元,比1991年增长29.9%,其中,集体工业总产值18 111万元,增长16.6%;实现总收入59 512万元,增长47.4%;实现利润2 349万元,增长60.3%;实现税金2 561 万元,增长32.7%。乡镇企业总产值占全市农村社会总产值的42.2%,集体工业产值占全市地方工业产值的14.2%。
  乡镇企业已拥有建材、纺织、化工、机械、食品、运输、建筑、商业等30 个行业,330种产品。全市乡镇企业生产红砖35 198万块,饲料3 240吨,木制家俱7 000件,钢材改制10 312吨,乳制品1 408吨,汽油13 034吨,柴油9 232吨,其中红砖、钢材改制、饲料和木制家俱分别比1991年增长14%、39.9%、40.2%和40%。
  【继续进行企业内部配套改革】乡镇企业针对阻碍企业发展的弊端,加快改革步伐。一是进行劳动制度改革试点,按照中央和省、市有关部门的要求,改革现行分配制度,对企业实行工效挂钩、工时挂钩。二是进一步完善、发展内部承包经营责任制。明确了“定死基数、递增包干、超额留用、亏损自补”的经营承包总则,采取利润包干、全员风险抵押和重奖承包人及科技有功人员的做法,引导企业逐步走上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轨道。三是还权于企业。根据省政府关于进一步扩大改革开放的十四条规定和向全省10家企业放权的精神,制定了给基层企业放权的5条规定,即给企业以经营决策权、机构设置权、资金使用权、奖惩权和干部任免权。
  【科技兴厂效果显著】乡镇企业积极开展“科技兴厂”活动,注重科技投入,加大科技含量,全年共开发新产品15项,其中有5项通过省级新产品鉴定。大同区投资80 万元新上项目11个。让胡路区喇嘛甸镇企业公司通过论证引进10个短平快新项目,其中乳品二厂引进的乳酸菌生产线填补了省内空白。通达塑料厂研制的新型节能器通过市级鉴定,并被省电子工业局定为1992年全省新产品推广项目。为了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共投入2 300 万元进行技术改造15项。联谊油脂化工厂通过技术改造新上了白油工艺生产线,龙凤钢窗厂新上了彩板钢窗生产线等。共新增产值3 000万元、利税800万元。
  【开展城带乡、大带小,包扶乡镇企业活动】 1992年初,省政府把“以城带乡、以大带小、扶持乡镇企业发展”列入全省要办的十二件大事之一。大庆市也把这项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2月初,召开了各区主管副区长、乡企局局长和局直企业厂长(经理)会议进行专题布置,制定总体规划。经过一年的积极工作,全市乡镇企业与101家大企业共结对125个,引进资金2 200万元,引进人才154人,新上项目41个,增加产品64种,新增产值2 900 万元、利税240万元。大同区庆阳山乡塑料厂,由于技术上的原因已停产两年,1992年他们依靠采油五厂的帮助,引进先进技术生产超薄型地膜获得成功。龙凤区中兴化工厂,1983年建立以来,由于技术不过关一直不见产品,1992年该厂在石化总厂有关技术专家的指导下,解决了配方粉尘等5 个方面的技术问题,产品7项指标全部达到国家标准。
  【狠抓标准化、计量和质量管理工作】乡镇企业把建立标准化、计量、质量管理制度和质量保证体系当作增强企业自我约束机制,提高产品质量的重点来抓,组织生产企业按标准生产,做到不合格产品不准出厂。 同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到1992年末, 全市乡镇企业已有计量器具1 061台(件),企业执行标准119个, 标准覆盖率达100%,重点企业产品合格率达到90%。初步改变了过去无标准生产、无计量检测的落后状况,提高了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让胡路区喇嘛甸镇乳品二厂生产的“油花”牌奶粉,通过国际标准的采标验收,并在5 月份香港举办的国际博览会上获得金奖。
  【为乡镇企业系统专业技术人员评定职称】 到1992年末,全市乡镇企业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有14 752人,占总人数的40% 以上。多年来,通过岗位培训、脱产学习,参加国家和省级举办的函授教育等,使一批企业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在岗位成才,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充分调动这部分人员的积极性,促进乡镇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根据黑龙江省人事厅黑人字(1991)10号文件和黑龙江省乡企局黑乡企科字(1991)320 号文件精神,大庆市乡镇企业首次开展了为农民评定专业技术职称工作。通过培训、考试、资格审定、建立档案,报省乡企局审定等一系列工作,全市有431名乡镇企业专业技术人员领取了任职资格证书。
  【扭亏增盈工作初见成效】为实现扭亏增盈,全面提高经济效益,乡镇企业把扭亏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制定扭亏增盈工作方案,乡企局机关各科室同亏损企业签定扭亏增盈责任状,并从7 月份开始,停发机关干部奖金。企业按工资总额提取风险抵押金,规定到年底完不成扭亏任务的按实施方案奖惩兑现。由于措施得力,责任落实到人,使亏损企业个数由1991年的18个下降到2个,亏损额由328万元下降到132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