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粮食

粮食

粮食



  【粮食企业连续九实现减亏】 市粮食系统坚持“以粮为本、多业并举、科技先导、协调发展”的经营方针,把减亏增盈作为工作重点,推行纵包横联、风险抵押的集体承包责任制,采取“以工补商,以议补平,以副养主,以外养内”措施,实现净亏损1 593 万元,未突破省下达大庆市粮食企业1 643万元的商业亏损指标,取得连续9年累计减亏364万元的好成绩。
  【粮油调运顺利、销售平稳】 市粮食系统严格执行商业部颁发的《粮油调运管理规划》,全年从外市县调入粮食142 054吨,占年计划调入粮食187 260 吨的75.9%;省下达大庆市销售粮食计划指标为168 900吨,实际销售93 608 吨,完成计划的55.4%;计划销售油脂指标2 800吨,实际销售2 800 吨。粮食调入量和销量下降幅度较大,主要受第二次粮价改革和粮食减购放销、敞开经营因素的影响。在失去原有政策等诸多优势的情况下,市粮食系统强化食品销售,出动流动售货车101台,在居民区设方便小吃部,投放25台油条车,走街串巷,流动加工销售,变被动供应为主动销售,98个生产网点全年加工食品6 000 吨,全市城镇人口年人均熟食占有量达到8公斤。
  【完成粮食接收任务】 为减轻农民负担,市粮食系统根据省委、省政府黑发[1992]14号文件精神,按21.4%的比例,将省核定大庆市国家定购粮4 500 吨的任务调减为3 537吨,实际完成3 600吨。另外,从农民手中议价收购余粮76 000 吨,比计划增加16 000吨,比1991年增加28 500吨,使农民增加了收入。
  在收购中,努力做到为农民服务,处处方便农民送粮。首先,对接收岗位职工进行业务培训,达到上岗标准。同时,腾出仓容3万吨,平整场地9 000 平方米,增扩场地2.5万平方米,提高烘干能力一倍;其次,搞好服务。所属10个粮食接收库都开展了优质服务最佳单位和最佳个人评比活动,没有出现“人情粮”和压级压价等不正之风,交粮按计划,灵活增设窗’口,现场摆放合理,采用微机结算业务等,收购秩序井然;再次,在保证国家定购粮优先入库的前提下,从解决农民卖粮难出发,按照“购得进、销得出、价格随行就市”的原则,帮助农民多销余粮,并与银行财政等部门密切配合,使定购和议购粮油资金及时到位,不打白条子。
  【抓潮粮烘晒,保储粮安全】 全市完成烘晒潮粮128 401吨,比1991年增加40 572吨,增长幅度为46.2%。其中烘干粮食103 277吨,占烘晒总量的80.4%;平均降水10.6%,吨水费用1.05元,达到全省平均先进水平;烘晒合格率99.4%,比省粮食局规定标准高2.4%。
  为完成潮粮烘晒任务,市粮食系统抢前动员各库腾出晒场,对入库潮粮清霜、归堆、做冷囤;在立志粮库和兴无粮库兴建两座日产200 吨烘干塔,提前完成原有烘干塔的检修、改造,加快了潮粮烘干进度,截止4月底,完成烘干潮粮10 万吨,创全市潮粮烘干历史最高记录。抓住时机,抢铺抢晒潮粮,2 月11日,全面铺开,共晾晒潮粮9 648 吨。晾晒中,采取机械通风处理潮粮4 280吨,自然风干潮粮11 160吨。
  1992年,大庆市粮食丰收,各粮库粮食库存暴满,平均储量高达20 万吨,有60%粮食露天保管。为保证储粮安全,一方面实行“保管员日查、保管组旬查、粮库月查”三级检查制度,做到“有仓必到,有粮必查,查必彻底”,严格掌握粮温、水份,普查储粮形态2 311 个,粮食18.9万吨;另一方面认真实施《储粮害虫防治方案》,清仓消毒72栋次,喷洒消毒仓容近10万吨,出仓冷冻粮食8 600吨,恶化害虫生存环境,有效地控制了储粮虫害的发生。
  【完成国家专项储备任务】 全市完成国家专项储备粮任务23 380吨。其中玉米13 380吨,小麦10 000吨,比1991年13 000 吨的任务增长79.8%。为收好管好国家专项储备粮,市粮食系统从收购开始,就坚持粮食收购标准,认真执行价格政策,严格按规定制度办事,明确管理责任,做到质量标准、收购价格、指标分配原则、收购政策、户交村结方式、两次结算办法一律公开。并逐点进行落实、指导、检查,使专储粮玉米达到国家控制标准二等以上,小麦达到国家控制标准三等以上;粮食收购入库后,挖掘仓储潜力,克服储粮困难,做到清仓并库,合理摆布专项储备粮,专仓(囤)垛保管,专人负责管理,专卡(帐)记载,专项统计;品种、数量、质量、储存形态四落实,使市内的国家专项储备粮全部达到长期保管标准。
  【市盐业公司朝着实体经营方向发展】
  大庆市盐业公司自1990年成立主管全市盐业工作以来,贯彻执行国务院、轻工部和省政府的各项有关盐业的法规政策,实行了统一计划、统一分配调拨、统一经营、统一管理的办法。1992年,市盐业公司从外省市调入食盐22 156吨,比1991年增加17 656吨,全年销售食盐20 969吨,增加11 469吨,保证了全市居民用盐、工业用盐及其他用盐需要。
  市盐业公司依照国家和省有关盐规盐法,加强稽查工作,严防私盐冲击,全年收缴各种用盐53吨。
  【粮、油、饲料加工产品质量提高】
  市粮食局在“质量万里行”活动中,从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出发,抓了粮、油、饲料加工产品的质量,受到用户好评。
  全年主要加工原粮计划217 000吨,实际完成232 584吨,为计划的107.2%。其中生产面粉71 453吨,玉米联产品20 683吨,大米10 515吨,豆油8 416吨,饲料33 666 吨。为保证产品质量,市粮食局所属工厂内部层层建立产品质量管理责任制,使质量指标落实到每道工序、岗位、个人,实行“两把关、一服务”奖罚办法。“两把关”即:严把粮油调入加工质量关,严把粮油成品出机、出厂关,做到跟班检验、复验,出厂重验。“一服务”即实行质量监督售后跟踪服务,发现质量问题,及时纠正解决。
  市粮食局坚持对粮油、饲料产品质量实行日常随时查,节日专项查的制度。全年复验粮油饲料产品14 144吨,其中面粉5 867吨、大米2 875吨、豆油1 202吨、玉米糙795 吨、玉米面860吨、挂面1 325吨、饲料1 220吨,全部达到国家规定标准。一、二级豆油、蛋鸡饲料、特等大米等10个产品继续保持省、部优质产品称号。
  【“科技兴粮”工作又有新进展】 市粮食局引进现代先进技术设备,积极推广应用科研新成果,促进粮食企业开展精深加工、科学保粮和节能降耗。制油厂、第一制米厂和第二制米厂,将省粮食局确定的全省推广项目“蒸气闭路循环”和“汽体浓度检测管”两项科研新成果应用于生产中,节能降耗30%,年节煤2 400吨,折合减少费用支出30万元;第二制米厂研制的“循环水冷却器”投入使用后,年节水40万吨;饲料加工厂与省饲料公司、局建材公司猪场合作,对“仔猪、生长育肥猪添加剂预混料的研究”,获得1992年度黑龙江省粮食系统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国家统销粮油价格改革措施稳妥出台】 继1991年之后第二次粮价改革措施于1992年4月1日出台。全市落实国发[1992]15 号文件《国务院关于提高粮食统销价格的决定》,提前做好宣传工作,全力组织货源,加工充足的成品粮,满足群众的购粮需要;从3月18日至3月31日,新的粮价未出台前,粮油加工厂加班加点,保证产品品种、质量,日产量比平时增加30—40%;粮食运输车队每天安排出车140台次,日运粮食700多吨,为平日工作量的3倍。153个粮店普遍延长营业时间,增加开票、收款窗口,方便群众购粮,还主动到机关、学校、厂矿和科研单位登门服务,稳定了人心和市场。
  【“双增双节”工作效果明显】 市粮食系统深入开展了“双增双节”活动,全年“双增双节”100万元,人均增收节支300元。在活动中,加强资金管理。通过“百日清资会战”,收回不合理资金占用360万元,减少利息支出16 万元;加强劳动力管理。通过复查定岗定编,清退临时用工306名,较上年同期减少工资支出17.5 万元;加强运输管理。市内粮油调拨和成品粮下拨,一般情况下都直拨直运,减少重复倒运,市内运费较上年同期减少31.93 万元;加强商品物资管理。从节约一分钱、一粒粮、一滴油、一条线、一块资材做起,把住原粮、成品粮检斤、检质、出入库三关,减少了费用支出。其中包装费较1991年同期减少5.04万元,修理费减少20.83 万元;加强能源管理,把科研新成果“蒸气闭路循环”节能技术应用于生产之中,较1991年同期减少费用支出30万元。
  【减购放销粮食经营全面敞开】 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黑发[1992]14号文件《关于解决当前粮食购销体制问题的通知》精神,大庆市按规定调减粮食定购任务,放开粮食销售价格,从11月1 日起,除军粮外,其它用粮一律取消平价供应,实行市场价格,粮食经营全面敞开。为搞好这项工作,一是及时制定并实施了粮食企业转换经营机制规划,为逐步形成经营新格局奠定基础。二是全面提高企业素质,坚持“两手抓、两手硬”的方针,增强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切实搞活企业经营。三是继续坚持“一业为主,多种经营”方针,用足、用好、用活优惠政策,以市场为导向,跨行业、跨区域经营,增强企业发展后劲。四是坚持科技兴粮方针,推进科技进步,调整产品结构,搞好精深加工。五是坚持内外贸结合方针,加强发展外向型经济。建立和发育全市粮食市场体系,搞活粮食商品流通,达到内外对接、产销对接、营销对接,方便买卖双方。同时,利用窗口城市发展贸易,在黑河、绥芬河、满洲里、大连、晖春等口岸城市建立经贸公司,扩大与俄罗斯等独联体国家贸易往来,以经养贸,以购促销,积极占领城乡和国内外市场。
  【市粮食局荣获省级“双文明单位”称号】 市粮食局认真贯彻市委关于依法治市的决定和市人大《关于在全市公民中深入开展第二个五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决议》,结合部门实际,有计划、分步骤地组织职工学习了以《宪法》为核心,以专业法为重点,与粮食工作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增强职工法律意识。全局开展了优质服务活动。局团委开展了“成才在‘八五’,奉献在大庆”活动;局机关开展了“满意在基层”活动;收粮窗口开展了“十有十不准”活动;卖粮窗口开展了“满意在粮店”活动,形成岗位学雷锋,行业树新风的新局面,各项基础工作纳入依法管理轨道,受到省、市政府有关部门表彰,市粮食局在保持省“粮食系统先进企业”、市级“双文明标兵”单位称号的基础上,1992 年被省政府命名为省级“双文明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