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银行农业银行 【概况】 中国农业银行大庆市支行以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和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按照贸工农、粮牧企、农科教、城乡“四个一体化”的发展方向,大力组织盘活资金,合理调整信贷结构,优化贷款投向,结合农村金融实际,积极搞活内部经营机制,扩大业务领域,促进了资金营运的良性发展。全年,市农业银行和信用社各项存款余额实现64 567.7万元,比1991年增加13 213.3万元,增长25.7%。其中,农业银行各项存款余额实现44 382.7万元,增加9 300.7万元;信用社各项存款余额实现20 185万元,增加3 912.6万元。
【储蓄存款稳定增长】 市农业银行和信用社加强对储蓄机构和储蓄人员管理,加强宣传,改进服务,跟踪吸储,增加储种, 完善实施储蓄承包经营责任制, 落实奖惩措施,在严峻的储蓄形势下,基本扭转了储蓄滑坡局面。1992年末,市农业银行和信用社储蓄余额实现41 251.8万元,纯增7 971.2万元,完成年计划的114%。 其中,农业银行集镇储蓄余额实现24 846.3万元,纯增4 788.6万元,完成年计划的120%;信用社农民储蓄余额实现16 405.5万元,纯增3 182.6万元,完成年计划的106%。
【对公存款工作成效明显】 市农业银行加强企事业单位现金管理,对货管单位进行分类,区别情况,定期检查,严格执行现金管理有关规定等措施。遏制了坐支、套取现金,巧立明目滥发奖金,不按现金管理规定办事的现象,控制了大额支现事件发生;依靠优质服务,实行对公存款责任制,落实奖惩措施,吸收存款户;采取“存贷挂钩”办法,帮助企业清理应收款项,贯彻“农口资金归口管理,在农行一家开户”的精神,争取农口资金统存农行,促进了对公存款余额的增长。截止年末,农业银行、信用社对公存款余额实现14 039万元,比1991年增加4 093万元,其中,农业银行对公存款余额实现10 611 万元,增加3 454万元;信用社对公存款余额实现3 428万元,增加639万元。
【突出支持农业生产】 市农业银行和信用社累计发放农业贷款8 258万元,比1991年多发放67万元,纯投放农贷3 337万元,其中,农业银行累计发放农业贷款6 449万元,多发放31万元,纯投放农贷1 970万元;信和社累计发放农业贷款1 809万元,多发放农贷36万元,纯投农贷1 367万元。农贷周转1.38次。农贷投放结构为4:3:3,即增加农业生产贷款比例,使农业贷款投放占整个农贷投放的40%,多种经营和村屯企业各占30%。这些贷款重点支持了全市农村种植“丰收计划”50万亩、农户购买化肥51 000标吨、增强农业生产发展后劲和生产周期长、见效慢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发展多种经营生产和村级集体经济,还重点支持了84个村屯企业生产适销对路产品。累计发放扶贫贷款370万元,支持265户贫困户、15个扶贫厂(场)。
【拓宽商业信贷服务领域】 市农业银行调整商业信贷政策,拓宽信贷服务领域,累计发放商业贷款13 000万元,商业信贷总规模实现11 972 万元,比1991年增加889万元。这些贷款重点支持农资采购和农副产品收购;支持供销企业深化改革,累计发放1.4 亿元贷款,强化了供销企业销售和市场供应能力;支持商办工业发展和开展边贸活动。
【支持国营工业和乡镇企业发展】 市农业银行继续实行向国营大中型企业倾斜政策。到年末,市农业银行和信用社累计发放工业乡企贷款18 645万元,其中农业银行累计发放10 748万元,信用社累计发放7 897万元。农行、信用社工业信贷总规模实现30 281 万元,其中农业银行实现19 861万元,信用社实现10 420万元。这些贷款重点,一是支持国营大中型企业。对效益好、管理水平高的国营大中型企业实行规模、 资金“双保”政策,将工业技改贷款的70%以上用于老企业新项目的完善与提高,使大庆市第三毛毯厂和助剂厂试生产成功。积极为省化工厂和第一毛毯厂创造宽松条件,保证企业正常生产;二是投放贷款,解决企业资金不足困难。累计发放贷款7 000 万元,支持大庆市环达装饰物有限公司和龙凤钢窗厂两个技改项目,使这两个企业顺利进入生产阶段;三是支持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和生产,发放贷款180 万元;四是支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产品适销对路、经济效益好的乡镇企业发展。
【农业银行存款情况】
市农业银行各项存款情况统计表
单位:万元
【农业银行贷款情况】
市农业银行各项贷款情况统计表
单位:万元
【农村信用社存款情况】
农村信用社存款情况统计表
单位:万元
【农村信用社贷款情况】
农村信用社贷款情况统计表
单位: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