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房地产管理

房地产管理

房地产管理



  【职工居住水平提高】 1992年,全市各单位统筹安排,合理计划,克服资金紧张,原材料价格上涨,部分原材料紧缺等不利因素,住宅建设持续发展。全年新建住宅87万多平方米,成套住宅11 736户,解决缺房户9 827户。截止年末,全市累计建住宅1 417万多平方米。新建的223 栋住宅工程质量栋栋优良。室内格局采用大方厅、小卧室,宽敞合理,舒适方便。全市共安排房屋维修资金3 750万元,完成维修房屋72万平方米。系统工程改造17.8万 延长米,房屋完好率达到93%,起到了保持房屋正常使用的功能。职工住楼率达到87%,人均居住面积达到8.1平方米,完成了《大庆市社会和经济发展“八五”计划和十年规划》所规定的每年递增0.3平方米的发展目标。
  【城镇住宅小区管理登上新台阶】 在1992年底召开的全国住宅小区达标总结暨表彰大会上。大庆庆葡小区和林源小区被命名为全国模范文明住宅小区,景园小区在大会上受到通报表扬。朝阳沟等12个小区被命名为省级模范文明小区或省级文明小区,风云等38个小区被命名为市级模范文明小区或市级文明小区。到年底,全市98个住宅小区中有52个被评为市级以上文明小区,占全市小区总数的53.1%。 大庆的“以条为主、条块结合、统一管理、各负其责”的工矿型小区管理模式和开展文明住宅小区升级达标活动的经验,在全国进一步推广。
  【房屋产权产籍管理】 1992年,市房屋产权管理处加强了对全市“三产”(产权、产籍、产业)的管理, 基本完成了城镇房屋所有权登记和核发产权证的工作,建立了比较齐全的产权产籍资料。全年公房登记发证79个单位,计150 万平方米,登记率占总数的99%。房屋灭籍213栋,面积6.9万平方米。私产登记225万平方米,临产登记4 408平方米。到年末,全市共有120个单位进行了公产登记。上半年组织一次抽查,填写准确率为98%, 房屋产权登记测量准确率为99%,上报及时率为96%,房屋建档2 001 份。推广运用微机进行现代化方式的产权产籍管理和档案管理,推动房地产管理朝着标准化、科学化方向发展。大庆市产权产籍管理工作达到省标,并受到建设部表彰。
  【房地产市场管理】 市房产管理部门,坚持“开放市场、严格管理”的原则,积极培育房地产市场体系。全年出售商品房1 100 平方米,办理各类房屋买卖217件,总交易额5 500万元;办理各类房屋租赁255 件,总租赁额7 584万元;自营房屋验证821件,共收税费143万元,交易覆盖面达90% 以上。积极开展各项服务活动。全年共接待群众法律政策咨询931 次,受理各类委托评估15件,调解房产纠纷案件14件。通过实行“收件审查、登记填表、调查核实、现场评估、监证立契、验证审批、交纳税费、发放证件”的一条龙管理程序,使房地产市场交易流通日趋活跃,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房地产交易市场管理达到省标。
  【加强法制建设,依法管房】 全市各单位在加强房产法制建设上努力实现三个转变,即思想观念向法制化上转变,领导模式向依法理政上转变,管理方法向依法办事上转变,在强化依法管房上下功夫。2月10日出台了市政府1号令《大庆市城市建设动迁管理办法》。同时起草修改了《大庆市城镇地产经营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为实施依法管房创造了条件。在加强房产法制工作中,深入开展执法检查和法制宣传周活动,提高职工群众依法管房的自觉性。
  【住房制度改革】 市政府按照国家坚持不懈、坚定不移、积极稳妥、因地制宜的房改方针,积极推进住房制度改革。市房改办根据省房改办和市领导要求,制定出一个统一的房改方案。本着求大同、存小异的原则,同石油管理局房改办积极协调,共同制定住房实行公积金、提租发补贴、配房交保证金、集资建房、建立住房基金等同住房制度改革方案配套的政策法规。
  4月7日,召开全市房改工作会议,第一副市长张立中在会上作了题为“统一思想,加强领导。全面推进我市的住房制度改革”的报告;4月27日, 大庆市住房制度改革小组出台了《大庆市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5月5日,《大庆日报》还刊登市房改办主任朱建民就住房制度改革有关问题答记者问,提出要从改革公房低租金和制度入手,使住房这种特殊商品进入消费品市场,实现住房资金投入产出的良性循环。在修改完善综合房改方案的同时,认真抓好房改试点工作。
  【1992年房屋统计综合表和住房用途统计表】
                大庆市1992年房屋统计综合表
                                   单位:平方米



                大庆市1992年房屋用途统计表
                                   单位: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