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高等教育

教育

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



                   教  育
  【大庆石油学院概况】 1992年,大庆石油学院有教职工2 060 人,其中高级职称227人(包括高级政工师17人),中级职称647人。学院有8个教学系(部),教研室45 个,实验室26个,研究所7个,研究室6个。开设本科专业15个,专科专业9个,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专业9个,年招生1 282人,其中本科生880人,专科生365人,研究生37人。在校生达4 037人,其中本科生3 290人,专科生649人,研究生98人。还有成人教育在校生1 229人。
  学院占地面积80万平方米,房屋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固定资产1.4亿元。教学科研仪器7 092台(件),计算机及终端433台。图书馆藏书62.9万册。
  【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名单】 中共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党组(1992)油字第41号文件,对大庆石油学院领导班子成员进行了调整。调整后的党政领导班子成员为:
  党委书记、院长:李云鹏
  党委副书记:姜淑卿、孙彦彬
  副院长:刘业厚、郑广汉、张少南、李世安
  【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 大庆石油学院在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中,实现了一个中心,抓住了两个重点。一个中心就是思想政治工作围绕改革来进行。提出了“鼓干劲、换脑筋、建队伍、抓思想”十二字工作方针。两个重点,一是重点抓邓小平南巡讲话和党的十四大精神的学习和落实。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从事思想政治工作人员树立“主角意识”、“创新意识”和“竞争意识”,主动寻找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载体和文教改革的结合点,努力把握全局,超前预测,使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方式、方法都有新创新,促进了学院改革的深化;二是重点抓了政工队伍建设。从队伍培养到工作研究、结构调整都做了大量工作。1992年学院迎接了总公司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检查,成功地接待了石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讨会,受到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的好评。
  【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大庆石油学院教学工作坚持“一体两翼”教学指导思想,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教学秩序、教师主体队伍呈稳定状态。一批老教授、老教师、中青年教师担任主讲任务,占主讲教师的79%,他们坚守教学一线,完成了全年教学任务。
  一、在基础课教学方面,共抓了12门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课程建设,尤其是外语、计算机、数学等课,保持了长期以来形成的教学思想。全国大学生四级统考考取了统考以来的最好成绩,俄语统考实现“三连冠”。
  二、在课程建设方面,各系有关教研室都做好课程评估的准备工作,有的课程还调整内容,完善实验设备,增加实验内容,使课堂教学质量提高。教材已有10本正式出版,自编自印教材34本。
  三、在专业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方面又有新突破。勘探系进行产学结合的探索,在大庆石油管理局有关单位的支持下,组建了物探地震队、生产测井队;石油地质专业外语教学在教材、教学方法、教学大纲、考试方法等许多方面的改革上都见到成效。教学改革的另一项内容是在高年级开展优秀生培养工作,陈家琅、王宗祥、林骥等几位老教授分别在各自专业举办提高班,使一批优秀本科生提前进入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经选拔,全院已有63名优秀本科生进入提高班学习。
  【科学研究、实验能力不断增强】 大庆石油学院科研工作成绩显著,各项指标都有明显提高。科研经费达到1 200万元,全年共承担科研项目389项,其中,国家级48项,省部级70项,承担的国家级项目数是“七五”期间总数的3.4 倍。同时,研究内容广泛,有国家攻关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国家重点新技术推广项目、国家科委推广项目等。一部分年富力强、学有所长的中青年教师担起了科研重任,成为国家级项目的负责人,比例已占国家级项目负责人总数的29%。 一部分项目已完成鉴定工作,可燃气体计算机检测报警装置、压力溶器安全可靠性评定及数据库软件研究等8 个项目达到国内外领先水平。塔形井架可靠性研究与评定、岩石弹性及岩石震动分析的激光实验研究两个项目填补了国内空白。并有34项获奖。
  重点实验室和标准化实验室建设工作有很大进展。储层实验室已被石油天然气总公司批准列为部级重点实验室;批准成立的“劳动保护安全技术研究所”正在组建中。重点扶持的化学工程、水平钻井、SUN工作站和新建专业的工业化学、 计算机应用实验室建设进展有成效。学院整体科学研究和实验能力不断增强。在研究生培养方面,重点抓了工程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
  【大庆师范专科学校概况】 1992年在册教职工724人,其中高师专任教师187人(副教授27人,讲师116人,教员、助教44人),附中教师78人,党政干部281人(含教学管理干部,有高级职称的17人)。工人178人。在校学生554人。本年应届毕业生120人,招生300 人。图书馆藏书20万册。固定资产总值3 400万元。
  【办学效益得到提高】 大庆师范专科学校进入1988年以后,由于大庆地区中学师资需求量逐年减少,每年只能招收新生200 名左右。如何走出低谷,提高办学效益,学校党政主要领导针对这个问题,组织干部深入到市和石油管理局各单位进行实地调查,摸清人才需求情况。又先后赴上海、江苏、浙江和本省一些高等学校学习考察,结合实际提出“要扭转目前的被动局面,必须解放思想,大胆改革,拓宽专业,把单一的培养师资的师范专科教育,改为综合性专科教育,从根本上解决办学效益低的问题。”
  1992年5月,省教委、省委高校工委主要领导一行5人来校考察,共议解决办学中存在的生源不足,效益低的问题,他们对学校提出办高等专科学校的构想表示支持,并提出大庆师专要在保留师范教育基础上,争取1993年上几个新专业。7月15日, 国家教委师范司副司长孟吉平一行4人来校考察工作,认为大庆师专提出改办高专的想法是可行的。 要求充分利用良好的办学条件,与经济挂钩,在继续培养师范学生的基础上扩大专业范围,扩大招生,多为当地培养人才。
  10月17日,大庆石油管理局召开局长办公会议,听取培训部关于大庆师专改名为高等专科学校的汇报,会议同意这个报告,并要求在专业设置上考虑油田发展对人才的需要情况,在保留原师范专业的基础上,适当增设以文科为主的有关专业。经省教委同意并以省政府文件上报国家教委审批,现学校保留原11个师范专业,增设经贸、法律、计算机应用、电力系统工程、精细化工、俄语6个非师范专业。委托招生可以面向全省。
  【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讨会由大庆师专主办召开】 6月18日至23日,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50周年学术讨论会在大庆召开。本次会议受研究会委托,由大庆师专承办。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北京、天津、辽宁、吉林、黑龙江、山东、河南、河北、山西、陕西、江苏、浙江、福建、宁夏、四川、湖南、湖北、广西等19个省、市、自治区及东道主大庆市的代表共250多人。
  原中国作家协会党组副书记、当代著名诗人朱子奇,原吉林大学副校长、现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会长、当代著名诗人公木,原中宣部文艺局负责人、中国文艺研究院副院长黎平参加会议。
  会议期间,共收到学术论文90多篇。
  大庆市委副书记李长玲、大庆石油管理局党委副书记李凤岐出席开幕式。李长玲代表市局党委讲话。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闵裕道、石油管理局党委常委、宣传部长陈灼华等出席闭幕式并讲话。
  到会代表还参加大庆首届石油文化节等活动。观看职工文艺汇演,参观大庆油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