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文学艺术

文化

文学艺术

文学艺术



                  文  化
  【话剧《大荒野》获全国优秀剧本等奖】 话剧《大荒野》荣获第六届全国优秀剧本奖、提名奖,东三省第二届戏剧节创作一等奖、表演一等奖等八项大奖,还获天鹅艺术节编剧一等奖。该剧编剧杨利民,导演邹学东,主要演员杨树田、许璇。杨树田由于成功的在剧中扮演了老梁头,荣获第九届梅花奖。该剧描写一位忠于职守、默默无闻的老工人在荒原深处管油井的故事。着重表现了他与牧牛婆的情感历程,并通过春夏秋冬的抒情,揭示了人与大自然的和谐,人与劳动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被誉为我国很好的田园剧。
  【电视连续剧《家族的荣誉》在中央台播出】 电视连续剧《家族的荣誉》由省影视中心、长影、大庆石油管理局联合摄制。编剧杨利民、阚峰,导演王驰涛、邓迎海。曾两次在中央台播出,荣获全国“五个一”(一本好书、一部好电视剧、一台好戏、一首好歌、一篇好文章)工程大奖。该剧描写一个石油工人世家,在改革开放新时期面临的选择和心态变化,着重揭示了中国工人阶级大无畏的品格和无私奉献精神。故事围绕家族的长孙汪铁林离队归队而展开。
  【话剧小品《谁来做妻子》获全国大赛二等奖】 话剧小品《谁来做妻子》,编导彩萍,荣获1992年度全国小品大奖赛二等奖。该剧以荒诞的手法,深刻地揭示了由于不计划生育,重男轻女给未来世界造成的灾难。
  【《斜雨》、《孤鸟》获东北文学大奖】
  市文联专业作家王立纯的中篇小说《斜雨》(原载《收获》1990年3期), 萨区文化馆青年创作员王鸿达的短篇小说《孤鸟》(原载《北方文学》1991年1期, 并被《人民文学》转载),同获1992年首届东北文学大奖佳作奖。《斜雨》写当代石油工人的理想、追求及爱情,调动了光色、音响、气味等通感力,使文章细腻缠绵,别具魅力。《孤鸟》通过警察生活片断,渗透了人生思索。生动感人,极有力度。
  【黑龙江省西北地区艺术节】 根据黑龙江省西北地区(包括齐齐哈尔市、大庆市、大兴安岭地区行署、黑河地区行署文化局)文化艺术横向交流协议,省西北地区第四届艺术节于1992年8月1日在黑河市开幕。四地市都推出本地区最高水平的文艺节目、三展(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和学术论文参加艺术节活动。 大庆参加演出的文艺节目是《黑土地、梦姐》组舞; 三展作品40幅,都是具有石油化工工业题材的年画创作群体作品和书法匾艺美术作品,选自最近两年荣获国家、省级一、二、三等奖的作品;学术论文选择了1991年度参加在美国举行的国际雪雕比赛获银牌奖的作者、荣获省级曲艺创作二等奖的作者和荣获省级群众文艺工作先进单位创作的三篇论文。它们是: 《雪雕艺术与未来经济发展的趋势》、 《曲艺创作与现代意识》和《群众文化工作的探索》。经过7 天文化艺术交流后,经组委会评选,大庆市的一台文艺晚会获优秀剧目奖、编导演出优秀奖和舞台演出优秀奖;三展参展40幅作品中有20幅获一等奖,15幅获二等奖,5幅获三等奖;三篇学术论文均获一等奖。省西北地区第四届艺术节于8月7 日闭幕。
  【大庆歌舞团参加国际华人华裔舞蹈周活动和香港国际民族舞大汇演】 应国际华人华裔舞蹈协会的邀请,经大庆市人民政府批准,大庆市歌舞团一行43 名演职人员于7月17日至23日赴深圳特区参加国际华人华裔舞蹈周的演出活动。在深圳特区华夏艺术中心大剧场演出三场,观众达3 600多人次。荣获纪念奖。
  应香港新华分社特邀,于10月12日至27日,组团20人,赴香港参加国际民族舞大汇演。在汇演期间,市歌舞团在市文化局副局长王举的组织下,与国际民族舞各名家、名团进行了广泛的舞蹈艺术磋商、探讨和交流。在港共演出四场,其中在广场演出二场,艺术交流演出二场,观众达2万多人次。
  【大庆首届石油文化节电影周】 在大庆首届石油文化节期间,市电影公司配合文化艺术活动,举办了全市性的电影周。共选映中外新故事片《平津战役》、《女歌星与间谍》等20部,复映片《湘女萧萧》、《傻冒情侣》等30部,共上映214场,观众达17万多人次。
  【大庆造型艺术作品首次展出】 3月22日至26日, 《大庆造型艺术展览》在市委三栋会议室展出。此次造型艺术展是为了探讨如何使艺术创作为大庆服务、为社会服务,如何使艺术转换为经济价值而创办的。这次展示的金属面具、脸谱、壁饰和绘瓷、木雕等,在全市也是首次。在70多件展品中,展览馆张少杰、曾强、张建龙等人的作品就占了4/5。展览共接待观众300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