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新闻 【报纸宣传开创新局面】 1992年,《大庆日报》重点突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报道和贯彻落实党的十四大精神的宣传,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对促进大庆市政治、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一)把经济建设作为宣传的中心和主题
在经济建设的宣传中,首先是把石油工业和石油化工工业的宣传摆在主体位置上。以加强勘探、确保原油稳产和石油化工的精深加工、装置的达标、保标、超标为重点,开辟了“聚精会神地抓好经济建设”和“搞好国营大中型企业”等专题的报道,并列为重点栏目坚持始终。其次是围绕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全方位、多层次地开展“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宣传。在办好“科技之星”专题,宣传好科技工作者杰出贡献和献身精神的基础上,适时开办了“科苑新录”、“科技广角”、“科技大视野”等专题,并组织“科技杯征文大赛”。对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宣传也予以高度重视,积极跟踪报道。特别是抓住开发区筹建、启动、发展的关键时刻,在首届石油文化节和国家正式批准大庆开发区为国家级开发区前后,大张旗鼓、大造声势,较为集中的宣传,形成了三个小高潮,为开发区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二)把改革开放贯穿报纸宣传的始终
邓小平南巡谈话和党中央政治局全体会议召开后,在宣传谈话和会议精神的前提下,自觉转换脑筋,解放思想,转换机制,大胆改革。结合编辑部实际,对机构进行调整,从原来的78人减少到66人。新的运行机制,对办好报纸起到积极作用。党的十四大闭幕以来,在“在党的十四大精神指引下前进”和“学习文件换脑筋,真抓实干上台阶”的通栏标题下,软件、硬件一起上,改革开放宣传形成新的高潮。在软件方面,抓了“换脑筋、上台阶”大讨论的宣传,组织了一批理论文章和群众言论,开设了“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学习文件谈体会”专题和理论专版;开办“我说十四大”专题,组织十四大代表专访、四组图片新闻和一些正面反映人们心态的稿件;开办“市场经济纵横”专题,组织四组着眼于市场经济问题透视的系列报道。在硬件方面,宣传加快改革开放、推进市场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和新的举措,组织了公路工程公司、运输公司、三环企业总公司、啤酒厂等一批典型单位的报道。
(三)党的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宣传份量进一步增强
报纸宣传在抓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报道的同时,始终注意把党的建设、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建设、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宣传摆在重要位置,一刻也不放松。在这方面除宣传好新形势下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探索、新经验外,突出抓了马军等12个典型和“七一”前后党的建设先进单位、先进个人的事迹报道。特别是马军等12个典型的宣传,各级领导和编采人员高度重视,抽调一批骨干,拟定具体报道计划,把通讯和言论的写作任务落实到人,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了报道任务。共发长篇通讯12篇。配发评论员文章13篇。
(四)开拓创新,努力在不断地探索中提高报纸宣传的可读性和感染力
记者注意深入基层,深入实际,采写了一些手法新、有影响的好稿子;探索会议消息的改革,注意通过会议挖掘新闻、提出问题。编辑认真细致编稿,精心美化版面。石油文化节的宣传,调动了一切宣传手段,集中全部精力,在20天时间里,就发稿100余篇,其中办专栏16个,办专版10块,发花絮稿50多篇,社论和短评4 篇。对于重要稿件的标题和专版都精心做了技术处理,把色彩纷呈的文化节艺术地再现给广大读者。10月份报纸上胶印后,编辑们想方设法用足用活微机功能,使版面焕然一新,努力使其向图文并茂方向发展。
【报社经营创收又上新台阶】 1992年,是报社经济效益最好的一年。所有的经营单位都创出历史最高水平。
广告部适应市场经济需要,深入市场和企业搞调查,广泛联系顾客。经营年收入比计划指标翻了一番。
印刷厂不怕急活、累活、难活,一切围绕生产经营转,努力攻克精装关、彩色关,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试行车间核算,降低消耗,压缩非生产性开支,在设备更新安装调试、厂房搬迁、纸张提价、活源紧张等复杂因素下,纯利润仍然比预定指标超额45%。
【报纸实现胶版印刷】 报纸印刷实现激光照排,胶版印刷,使报纸印刷质量跨入高档次。经过一个多月的胶印轮转机的安装、 调试和掌握操作技术,以及组版、拼版等工序相适应,9月中旬开始胶印电视报。10月1 日印出彩色大庆日报。在胶印轮转机运行中,工人们边实践边学习,不断摸索操作和管理经验,制定相应措施,使机器达到正常运转。微机组版和拼版等工序经过外出学习培训,掌握操作技术,步入了正常工作轨道。
【报社搬到东风新村新址】 始建于1991年春的6 570平方米的大庆日报社办公楼,3 670平方米的胶印厂到1992 年秋全部竣工。10月1日国庆节期间,报社乔迁新址。除办公楼、胶印厂外,还修建了食堂、招待所、车库、变电间等近2 000平方米的服务设施。
【获奖作品统计】
获奖作品统计表
【广播电视宣传圆满完成各项任务】
(一)全面超额完成目标管理工作任务
广播电视宣传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全面准确宣传党的基本路线。全年广播中波播出4 300.45小时,超额完成49.45小时;调频播出732小时,超额完成任务;转中央二套调频广播2 447 小时,超额完成497小时。电视播出大庆自办节目1 537小时,超额完成237小时;转省电视节目2 384小时,超额完成1 084小时;转中央一套电视5 824小时,超额完成724小时;转中央二套电视5 484小时,超额完成261 小时。广播电视综合停播率为9.5秒/百小时,低于规定指标;新闻报道失实率为零。广播新闻信息,记者采稿1 602篇,超额完成402篇;对上发稿133 条,超额完成53条;横向发稿528条,超额完成178条;录音报道90 条,超额完成30 条。电视新闻信息,录像新闻2 741条,超额完成741条;口播新闻2 019条,对上发稿63 条,两项都超额完成;同期声报道48条,超额完成7 条。电台节目换新率为22%,超额完成2%;电视台节目换新率为55%,超额完成5%。电台制作广播剧5部集,电视台摄制电视剧2部13集,超额完成9部集,拍摄风光片4部,超额2部集。电视实况转播34 场次,超额完成14场次。录制元旦春节等节目5 台,超额完成3台。广播电视报全年出版52期,发行量达9.1万份,超额完成2万份。自营创收80 万元,超额完成20万元。
(二)新闻宣传在宣传的深度力度上上了新台阶
一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围绕“科技大宣传、理论大学习、文艺大比赛、先进大表彰”基本思路。集中宣传了李万仁、马军等一大批钱学森式的知识分子、焦裕禄式的好干部、铁人式的好工人、雷锋式的好青年、赖宁式的好少年等百名典型人物,突出表现了他们在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中的英雄事迹,全面反映了全市各条战线取得的成绩。二是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四大精神,加快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步伐、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两台一报分别在开辟的《闯市场》、《改革潮》、《时代潮》等节目栏目中集中报道了全市大中型企业深化改革、转换机制、更新观念、共闯市场的新成果和新经验,并回答了为什么闯市场、如何闯市场等具有普遍性的问题。三是开展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为线索的大庆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的宣传,打击假伪劣为由头的质量万里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其他各项工作的宣传。
(三)文艺宣传为经济建设“唱戏”“搭台”
为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50周年,开展优秀广播剧、电视剧展播。展播广播剧4部集、电视剧6部集。并组织由广播电视局主办和百名职工参加的纪念文艺晚会;在大庆首届石油文化节期间,先后实况转播和播出文艺活动35场次、经济交流和洽谈活动14场次;拍摄对外介绍大庆的风光片4部集,为促成对外经济合作发挥了较好作用;为肇州、肇源、杜蒙、林甸四县划归大庆,由市局和四县广播局联合举办的《团结奋斗共繁荣》广播电视文艺晚会,通过采访县领导和精彩的文艺节目,表现了四县的风土人情、资源优势和共同繁荣大庆经济的主题。扩大文艺节目来源、提高节目质量。电台的“听众点播”和电视台的“愉快周末”以及播出的《编辑部的故事》、《戏说乾隆》等电视剧深受观众欢迎。两台共播出文艺节目2 876小时。还先后组织“群星杯”卡拉OK和“三环杯”节目主持人大赛。有1 000 多人参加,丰富了声屏内容。
(四)事业建设和系统管理进一步加强
一是加强了广播电视中心基础设施和技术设备的配套和完善工作。全年筹措资金近百万元,为事业发展建设办了10 件实事。其中配置的检测设备为广播电视优质播出提供了保障。 二是开展技术事业挖潜,改造一批老设备,提高了设备利用率和节目制作能力。三是以市带县工作有了良好开端。已把市广播电台信号送往林甸、杜蒙两县。还采取10项具体措施,支持四县发展广播电视事业。四是在加强事业建设的同时,不断加强事业管理,在技术上先后对自备电厂等七家有线电视进行验收,对全市有线电视台、站进行了测试。在宣传管理上锁定了亚洲一号云贵台节目,为58个有线电视台申办了接收许可证。加强了地面卫星接收设施的管理,使事业管理、宣传管理沿着正规化法制化轨道运行。在全省开展的质量管理年活动中,市局获省广播电视厅授予的质量管理先进单位,并获5个单项奖,局长张仲侠被授予“优秀组织者”称号。
【新开节目】 11月9日,大庆人民广播电台开辟《闯市场》专题栏目。该栏目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联系大庆有关单位改革开放的实际和经验,采取系列报道的形式,对为什么闯市场、怎样闯市场等问题,作了一定程度的回答。如《闯市场首先要换脑筋》、《闯市场靠群体力量》等文章。栏目每天在早新闻后播出,在午晚重播。截止1993年春节,共播出20期20篇系列专题报谱。
大庆电视台于11月在新闻节目中开辟《改革潮》专栏。本栏目紧紧围绕党的十四大精神,集中报道了大庆市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转换机制、转变职能的成效和经验。栏目每周播出3—4期,每期播出重大改革新闻1—2条,共办12期,播出改革新闻30多条。
11月10日,开辟《大家谈》专题栏目。此栏目宣传党的十四大精神,讨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转换企业经营机制、转变政府职能。以理论辅导、专题座谈和群众讨论为形式,每周一期,每期10分种,共办4期。
9月20日,《大庆广播电视报》开辟专栏《时代潮》。 此栏目以反映大庆改革开放的成就为主题,以表现地方工业转换经营机制,勇于开拓,锐意创新为主要内容,刊登本报记者、编辑自采新闻,先后刊登《商战中的商厦》、《格致的诱惑》、《酒神的崛起》等文章。此栏目每周一期,已办14期,共刊发自采新闻报道80多篇。
【重大宣传报道】 百名典型的宣传。1992年,大庆广播电视围绕“科技大宣传、理论大学习、文艺大比赛、先进大表彰”的基本思路,先后用半年时间,集中宣传了百名典型人物,其中突出报道了18名典型。在宣传中,大庆广播、电视、报纸,三家并举,互相配合,采取新闻、特写、专题和评论等多种形式,对“百名典型”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宣传报道。
大庆首届石油文化节宣传。大庆广播电视根据“文艺搭台、经济唱戏”原则, 从5月23日起,积极宣传“大庆首届石油文化节”,先后实况转播和播出文艺活动35场次,经济交流和洽谈4场次,拍摄对外介绍大庆的风光片4部集、展播广播电视剧10部集,举办纪念毛泽东“5·23”讲话演出4 场次,组织《团结奋斗共繁荣》文艺专题晚会一场次,并与总政歌舞团、中国关心下一代委员会剧团、台湾新闻采访团和大庆钻井工人代表举行文艺联谊5场次。
【听众观众读者社会调查】 1992年2月,由大庆广播电视局编委会和大庆市城市调查队联合举办的大庆人民广播电台、大庆电视台、大庆广播电视报听众、观众、读者问卷调查结束。这是大庆市广播电视局建局以来开展的第二次社会调查。旨在调查广大群众对广播电视、广播电视报收听、收看状况、喜爱程度和宣传质量、栏目设置、服务质量以及职业道德的看法和意见。
问卷共分自然情况、收听情况、收看情况等7项186个数据。问卷调查的对象为大庆石油管理局、大庆石化总厂两个中直企业和让胡路区。覆盖面基本代表了全市不同地区、方位和不同层次的群众意见。这次调查共收回问卷1 470份,在被调查的1 470户中,拥有收音机、收录机1 790台;黑白、彩色电视机1 564 台;每天收听广播累计1 284 小时;看电视4 467.8小时;常年订广播电视报777 户。从调查中看出,绝大多数对广播电台的早新闻和电视台的大庆新闻是收听收看的,对电台文艺节目中的“歌曲点播”、“相声专辑”、“愉快假日”和电视台的“生活之友”、“愉快周末”、“下周屏幕”等栏目是喜欢的,而对两台的“广告”不感兴趣。在收回的问卷中,有232人提出266条意见、建议和希望。
【电视连续剧《家族的荣誉》首映式】
3月23日,由长春电影制片厂、黑龙江省影视制作中心和大庆电视台联合录制的10 集电视连续剧《家族的荣誉》在中央电视台播出。该剧是由大庆市文化局戏剧创作室主任、全国“十佳”编剧杨利民和大庆文联《岁月》杂志副主编阚锋共同创作的,由长影电视剧部主任、《铁人》电视剧导演王驰涛和黑龙江影视中心青年导演邓迎海联合导演的。该剧反映了在改革开放大潮撞击下石油工人、干部和技术人员、社会青年的生存状态与心理状态,表现了改革开放的主旋律和大庆的时代氛围。
同日,由大庆广播电视局、大庆市总工会、 大庆市电影公司、 大庆市文化宫共同举办的“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50周年文艺晚会”于当晚7 时在大庆市工人文化宫剧场举行。晚会由合唱、独唱和舞蹈、电影四个部分组成,广播电视局的领导和百名职工、荣获电台“星河杯”歌手和部分节目主持人参加了演出。其中合唱《毛主席诗词》和舞蹈《沁园春·雪》、《绣红旗》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
【为建设省广播电视塔集资捐款圆满结束】 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在全省内为建设黑龙江省广播电视塔集资捐款的精神,经1992年1月18日大庆市人民政府第2次常务会议决定,大庆市广播电视局认真组织集资捐款工作。 在各级领导和各有线电视台站的积极支持下,经过6个月的工作,截止7月30日,大庆市率先完成省广播电视厅集资办下达的200万元的集资任务。8月5日,在市公证处公证下,彩券摇奖仪式在电视台演播厅进行, 8月10日至9月10日,兑奖工作全部完毕。至此,为省广播电视塔集资捐款任务圆满结束。
【台湾新闻宣传广播界组团来访】 9 月4日,以栾锦华为团长的台湾新闻宣传广播界参观访问团一行19人到大庆广播电视局参观考察了大庆电视台,并登临大庆广播电视塔,浏览了大庆市容。在塔楼里,市广播电视局局长张仲侠介绍了大庆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概况;大庆电视台为来宾播放了专题片《大庆,美丽的石油城》。来宾与广播电视部分新闻工作者和节目主持人进行了座谈和联谊演出。
【董林总经理考察大庆广播电视事业】
9月12日至13日,原广播电视部副部长、现任广播电视科技开发公司总经理董林一行5人在黑龙江省广播电视厅王义的陪同下,到大庆广播电视局参观考察。在副局长郑忠厚等陪同下,考察了设计院和钻井二公司两家有线电视台与大庆市电视台和发射台。董林就广播电视发展发表了意见和看法,指出,大庆广播电视发展很快,规模具备,设备精良,就目前而言可谓是一流中的一流。尤其是有线电视发展代表一种趋向,将来是限制不住的;大庆广播电视事业发展潜力很大,除要政策外,还要增加商品意识,搞好科技开发;大庆可根据实际开发调频广播,利用搞多路微波、利用逆程回传开发科技项目,开通数据广播传呼机和调频广播电话网络等。
【市电视台播放一市四县联合演出的文艺节目】 12月1日,肇州、肇源、林甸、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正式划归大庆。由一市四县广播电视局共同举办的《团结奋斗共繁荣》专题文艺晚会于当晚播出。这台晚会以团结奋斗共繁荣为主题,以文艺搭台、经济唱戏为形式,以介绍一市四县经济发展、资源优势和风土人情为内容,采用现场转播和场外画面穿插手段,通过文艺节目,表现了一市四县人民热爱大庆、建设家乡、繁荣经济的豪迈情怀。这是四县划归后首次共同举办的大型文艺晚会,李智廉、钱棣华、李惠新、刘继文等领导和四县有关部门的领导出席晚会,市长钱棣华讲了话。
【获奖节目、稿件一览表】
获奖节目、稿件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