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社会福利

社会福利

社会福利



  【基层政权和群众自治组织建设】 年初,召开大庆市基层政权和群众性自治组织建设工作表彰大会,传达全省基层政权和自治组织工作会议精神,为省表彰的先进镇(街道)、村(居)民委和先进个人、标兵颁奖,表彰市级先进单位和个人,推动了“创先争优”活动的开展。
  在农村,为提高村委会主任的思想和业务素质,2月份举办为期10 天的首届村委会主任培训班。全市122个村有117个参加培训,参训率为95.9%;邀请9个业务部门讲课,经考试,合格率达100%,全部发给岗位职务证书。为加强乡村干部的业务学习,全市订阅《乡镇论坛》杂志250 份,使《乡镇论坛》通联发行工作在全省名列前茅。配合农村社教工作,帮助村委会建立健全村规民约等制度,使村委会的作用进一步加强。
  在城镇,以区为单位对居委会主任进行岗位培训。通过举办校外辅导站、增设社区服务网点等形式搞活街委经济。全市38个街道办事处70%有社区服务网点,全年创产值1 070万元,实现利润150万元。
  【拥军优属】 1月17日,大庆市被国家民政部和解放军总政治部授予全国“双拥模范城”荣誉称号。1月24日, 市委、市政府召开由军地双方350 多人参加的庆祝大庆市被命名为“双拥模范城”大会。3月12、13 日,省委、省政府、省军区在大庆市召开“全省市地双拥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同志会议”,省委副书记周文华,省委常委、省军区政委马春娃等,以及各市地党政军领导100 多人参加会议。大庆市委常委、第一副市长张立中作了题为“高举爱国拥军旗帜,弘扬大庆精神,不断提高双拥工作整体水平”的发言。省委副书记周文华讲了话。与会代表还参观了采油二厂、第二机械厂和武警大庆市支队三中队等全国和全省双拥工作先进、模范单位。
  为不断巩固双拥成果,进一步实现双拥工作制度化、社会化、经常化,市双拥办调整充实了全市2 224 个拥军优属组织;制定1992年双拥工作要点,绘制《大庆市双拥工作网络图》等图版;撰写了《双拥工作新格局的构想》的论文,在《大庆社会科学》杂志发表,并参加了东北三省优抚理论研讨会;完成大庆市“双拥模范城”报告文学丛书初稿。为纪念建军65周年,全市有130 人参加“海门杯”拥军优属知识竞赛。大庆军分区政治部、市民政局、市委宣传部联合举办“八一”杯国防知识竞赛。全市有近万人常年参加拥军优属活动,仅1992年元旦、春节和“八一”建军节期间,全市各级党政领导和企事业单位就组织群众为优抚对象和部队做好事3 000 多件;市、区五大班子和石油管理局、石化总厂领导到驻军部队和优抚对象家中进行慰问,送去各种慰问品价值70多万元。7月7日,市政府、武警大庆市支队参加了武警总部在天津召开的经验交流会,衣佩发副市长作了题为《从经济发展的大局出发,关心支持武警部队建设》的发言,武警大庆市支队被授予全国双拥模范单位。7月29 日,省委、省政府、省军区授予石油管理局第二机械厂和采油二厂商海英为省级双拥模范单位和模范个人称号。萨尔图区萨尔图街道办事处,还从街委企业盈利中拿出资金,开展“军人在部队立功,军属在街道受奖”活动,使双拥工作向纵深方向发展。
  【优待抚恤】 市民政部门共对全市1 483 户优抚对象实行群众优待,优待总金额达37.4万余元,其中义务兵优待286人,21.6万余元。
  全市在乡老复员军人的困难问题基本解决。全年共为716户在乡老复员军人实行群众优待,占其总数的76.3%,优待总金额10.1万元,人均优待144元;老复员军人定补面和优待面达到75%和80%。市民政局拨款27.75万元,为126户在乡老复员军人翻建住房304 间,已有95%的老复员军人搬进新居。还进行了烈士陵园的考察选点工作;制定了《大庆市军人抚恤优待办法》。
  【退伍军人安置】 全年共接受退伍义务兵877人,其中,城市711人,农村24人,变籍142人。省拨志愿兵25人。已全部得到安置,其中,城市853人,农村24人,转业志愿兵25 人,占接收总数的100%。接收军地两用人才314人,对口安置298人,安置率达94.9%。在安置过程中,市退伍办公室举办3期培训班,进行安置前培训,有878人参加培训。
  全市创办退伍军人两用人才经济实体29个,年产值达2 200万元,利润205万元。其中市退伍军人两用人才培训中心直属企业18个,年创产值1 500万元,实现利润140万元。通过兴办两用人才经济实体,已经形成了荐才、育才、用才一条龙开发使用体系。11月,市退伍军人两用人才培训服务中心出席了在北京举行的“全国培养和开发使用军地两用人才总结暨表彰大会”,中央军委副主席张震上将亲自为大庆代表颁发奖牌;反映大庆开发使用两用人才成果的图片同时在北京军事博物馆展出。
  【救灾救济】 春节期间,市委、市政府组成慰问团到上年受灾较重的乡村进行走访慰问,为灾民送去价值4.9万元的面粉和猪肉。市民政局及时下拨口粮款18.5 万元,保证了灾民的基本生活。
  1992年全市遭受旱、雹等自然灾害,受灾面积64.2万亩,成灾59.1万亩,绝产11.3万亩,直接经济损失8 100 万元。为保证灾区群众基本生活,积极组织群众生产自救,全年下拨救灾款77.5万元。还充分发挥全市119个救灾扶贫互助储金会67.8 万元互助资金的作用,增强了群众自救能力。
  在城镇,为116户、182人社会困难户发放定期救济费9.6万元,为123名精减下放人员发放40%救济费7.5万元。
  【扶贫扶优】 大庆市各级政府采取治标与治本相结合、治穷与治愚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机关科室和党员干部包户、安排劳务、兴办扶贫农场等措施,使全市1 326户贫困户有988户脱贫,脱贫率为74.5%。对全市14 个人均收入在600 元以下的贫困村,经组织有关委、办、局和企、事业单位开展工农共建活动,使其全部达到600元以上,最高的村达到人均900多元。
  【农村养老保险】 7 月,大庆市民政局和大同、龙凤、红岗、让胡路四个区都成立了农村养老保险办公室,共增加事业编制11 人,其中市民政局4人。机构成立后,首先在大同区进行试点工作。经过一个多月的宣传、准备,于9月9日在大同区大同镇四村进行首次投保示范,市民政局、大同区政府领导以及各区民政科长等参加投保仪式;大庆日报社、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单位的记者也到投保现场进行采访并作了宣传报道。到年底,大同区的10个乡镇养老保险工作全面铺开,应投保人数为66 107人,实投保人数60 540人,投保率为91.6%;投保金额为271.74万元,人月均3.70元。其它备区的养老保险工作到年底也全面启动。
  【社会福利事业】 年初,大庆市投资30万元翻建了大同区祝三乡和高台子镇两所敬老院,10月份投入使用,老人们喜迁新居。至此,全市13所农村敬老院全部达到砖瓦化。其中红岗区杏树岗乡和大同区祝三乡两所敬老院的房屋结构、内部设施、院区环境等都达到省级标准。在管理上,积极走以副补院道路,全市13所农村敬老院、1所城市养老院和1所城市儿童福利院,都办起经济实体,全年共创产值264 万元,利润41万元,使院民的生活有较大提高,生活费由上年的人均800元,提高到1 100元。
  全市13所农村敬老院共收养老人289 人,分散供养366人,入院率达44%;城市养老院和儿童福利院共收养孤寡老人7人、孤儿36人。
  【社会福利生产】 市民政部门在社会福利生产方面,重点抓了福利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和科技兴企等工作。
  首先,在民政局所属企业中抓了人事制度改革。由原来的任命制改为聘任制,在福利企业领导班子配备上引入竞争机制。局直属大华玻璃器皿厂过去由于销售不好,造成产品积压,资金周转困难,企业处于低谷。民政局大胆启用能人,聘用一名厂长,经过一年实践,扭转了被动局面,年创利税4万余元。
  其次,改善管理机制。 市民政局会同市税务局等部门联合转发了省《关于转发(国家税务局关于县级以上民政部门对所举办的社会福利企业减免税金提取问题的通知>的通知》, 落实了全市福利企业1991年度减免税款的收尾工作和l992年减免税安排。根据省《社会福利企业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精神,制定下发《大庆市福利企业行政管理费和福利生产发展资金收缴、使用的暂行规定》,使福利企业管理逐步走上正轨。4 月份,举办首届大庆市社会福利企业厂长(经理)培训班,历时7天,全市有60 多名厂长(经理)参加。还抓了管理职能的转变,强化服务职能。市民政局积极协调有关部门为福利企业解决生产原材料,全年为福利油脂化工厂解决计划内原油指标5 000 吨;为全市福利企业的112台机动车辆办理减半征收养路费手续;为6个福利企业办理由全民性质变为集体性质手续。
  第三,抓科技上质量,增强竞争能力。按照省民政厅“科技兴民”和市科技兴市办公室的安排,抓福利企业的技术改造,并选派5 人到北戴河参加工业企业技术性质项目经济评价方法研究班。全年全市福利企业用于技术改造项目的资金达125万元,引进设备13 台(套)。同时,在大庆首届石油文化节期间展销的40多种产品,就订出210万元的供货合同。
  全年全市113个福利企业共完成产值8 900万元,利税突破1 009 万元大关。全年安置残疾人就业141名,完成年计划的156%。
  【社会福利有奖募捐】 1992年,大庆市在连续几年发行社会福利有奖募捐券、群众逆反心理较大的情况下,通过广泛宣传、提高基层发行资金比例、实行目标管理、拓展发行渠道等措施,全市发行社会福利有奖募捐券158万元,完成省下达计划80万元的197.5%。
  【行政区划和地名管理】 大庆市民政局完成了《大庆市地图》的编绘和发行工作及近20万字的《大庆市地名录》编写工作;对市政府周围新建村路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街路命名34条,设置安装地名标牌158 块,归档立卷2 130卷。
  【殡葬管理】 全年全市共火化尸体4 255具,比1991年增加1 052具,火化率为100%。全市平复坟包572个,摧毁封建迷信用品加工点2个。市殡仪馆进一步加强殡葬管理,服务项目达30多项,全年盈利30余万元。该馆被民政部授予“全国殡葬事业先进单位”。
  【残疾人事业】 大庆市残疾人事业有了新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由全市32 万职工捐资兴建的“大庆市残疾人教育康复活动中心”主体工程全部竣工。这座近4 000平方米的大楼,是集教育、康复于一体的综合性残疾人活动中心。康复中心投入使用后,每年可对3 000人次残疾人、老年人、慢性病人实施肢体功能康复;可对100人次残疾人进行技术职业培训;可对20名7岁以下聋儿进行语言训练;可对20 名15岁以下弱智儿童进行教育、劳动技能训练。并可容纳40名左右7岁以下聋儿和15 岁以下弱智儿童常年在学习、生活。(二)助残日(5月17日)的主题是“走进每个残疾人家庭”。5月14日,市领导走访慰问残疾人家庭和建材公司劳动服务公司制鞋厂、采油一厂仪表厂等福利企业;5月16日, 团市委、市青联和市残联共同走访慰问大庆市残疾青年十强人物;5月17日,市、区领导和1.8 万多群众、1 100多名残疾人走上街头,开展助残活动。(三)全年共对129名白内障患者施行复明手术,对1名儿麻患者施行矫治手术,对4名聋儿进行语言康复训练,其中训出送普通小学读书1名。社区康复工作得到中残联的肯定,并在佳木斯和齐齐哈尔召开的全省社区康复工作会议上介绍经验。大庆市被国家定为“八五”期间全国30个精神病防治康复试点单位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