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红岗区

红岗区

红岗区



  1992年,红岗区全区年末总户数39 469户,总人口数143 191 人。其中。城市户数30 079户,人口数108 340人。全年农村合作经济总收入达5 117.8万元,超额2.7%完成年计划。地方工业和乡镇企业实现产值6 986 万元。区党政领导人为:中共红岗区委员会书记杨景富,副书记马占林、门德发;区四届人大常委会主任严家富,副主任陈立新、孙友林、石荣耀、杨丕贤;区政府区长马占林,副区长刘发国、张海深、刘成义、邸福民;政协红岗区第二届委员会主席董福纯,副主席张志忠、廖厚义、蔡广诚;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于来森;区检察院检察长刘毅;区人民法院院长秦殿文。
  【农牧业生产保持稳定发展】 坚持把农业的基础地位落到实处,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做到:(一)继续贯彻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进一步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机制以及农村服务体系。狠抓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努力发展以庭院经济和农副业为主的个体经济。逐步壮大集体经济实力。(二)继续落实“科技兴农”战略措施,制定“农、科、教”统筹结合实施方案,对农民进行科技培训,增强广大农民科学种田意识。全年共举办各类科技培训班15期,受培训农民2 700人次。推广农牧业新技术10项,推广面积8.7万亩次。(三)继续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农业生产物资提前落实。资金投入比1991年增加51万元,达213万元。投入化肥2 961标吨,亩施化肥40.1标公斤,亩施农家肥3.4标吨。(四)继续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提高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对全区52眼农田机电井进行全部检修。购进5台水泵,修复配套3眼机电井。(五)发展农业机械。全区共有大小农机车辆751 台,完成土地耕暄14 545亩。(六)继续发展林业生产。全年义务植树7万株,完成年计划的122.8%;造林260亩,完成年计划的115%;育苗50亩,完成年计划的100%。总计植树101 600株,实现农村人均植树3.2株。(七)积极动员,抗灾保丰收。在接连两次霜冻,连续10天低温,40天不降雨的多灾情况下,使农业减少了损失。全年农村合作经济总收入5 117.8万元,完成年计划的102.7%,比1991年增长34%;农民人均收入983.1元,增长7.8%;粮食播种面积5.67 万亩,总产1 369.2万公斤,减少269.4万公斤。粮食单产实现241.4公斤,减少73.4公斤;蔬菜播种面积2 320亩,总产量309.5万公斤,减少48.8万公斤,商品粮完成238.1万公斤;经济作物播种面积3 690 亩,比1991年减少4 110亩,总产量325.4万公斤,减少600.1万公斤。单产881.9公斤,减少304.1公斤;庭院经济利用面积76 294平方米(不包括养殖业),农户347户,经济收入实现426 650元;畜牧业生产有较大发展。生猪、黄牛、奶牛分别发展到13 000头、3 918头、3 542头,分别超额完成年计划的18.1%、10.7%、18%。
  【地方工业和乡镇企业稳步发展】 全区地方工业和乡镇企业共有72家,其中地方工业14家,乡镇企业58家。经济效益较好的有15家,占企业总数的20.8%,比较好的36 家,占企业总数的50%,差的有21家。占企业总数的29.2%。共有固定资产2 109 万元。其中地方工业固定资产938万元,乡镇企业固定资产1 171万元。从业人员达5 488 人。其中国家干部、全民工人、集体工人234 人,其余为合同工、农民工、临时工。红岗区对区办企业加强领导,不拘一格使用干部;对亏损企业采取领导承包,各负其责;多方筹措资金,帮助企业处理积压产品;完善企业管理体制,使企业管理走向正规化;提高产品质量意识,以质量求生存;狠抓企业安全教育,确保安全生产。区办工业完成产值786 万元,完成年计划的104.8%。实现利润44万元,销售收入550万元,销售税金27.5 万元。红岗区对乡镇企业逐步完善经营机制。努力把企业尽快推向市场。具体做到:加强企业领导班子建设,对薄弱的企业加强领导;内引外联,为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对老企业进行挖潜改造,对新企业采取扶持帮助,使乡镇企业形成以化工为龙头,轻工、建筑为骨干,工、商、运、建、服为一体的新格局。全年完成总产值6 200 万元,完成年计划的108.7%;总收入实现6 000万元,完成年计划的109%;纯创利润420万元,完成年计划的105%。
  【国营商业出现好势头】 区国营商业紧紧围绕经济建设,不断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加强企业管理,从建立企业经营机制和完善管理制度上提高效益。一是开展以清商品、清资金、清财产的“三清”工作;二是充分利用散置资产增加收入;三是组织好商品货源,丰富市场;四是积极扩大销售,开展销前、销中、销后服务。商品销售额完成2 890万元,超计划7%,比1991年增加316万元;利润完成19.9万元,超计划32.6%,增加9.3万元。3家亏损和潜亏企业扭亏20万元。
  【集贸市场繁荣】 红岗区积极支持企业搞活经营和大力支持乡镇企业的发展,出台9 条优惠政策:(一)支持农民多办经济实体。(二)放宽乡镇企业、村办企业开办条件。(三)放宽乡镇企业、村办企业经营范围。(四)积极支持发展乡镇市场。(五)鼓励乡镇企业向外向型经济发展。(六)减少审批程序,加快办照速度,办理期限由一个月缩短为七天。(七)利用商标注册和广告,为搞活乡镇企业、村办企业服务。(八)允许乡镇企业从外地招聘技术人员,允许机关干部、离退休干部和科技人员承包或领办乡镇企业,允许大专院校和科技单位的技术人员利用业余时间为乡镇企业从事技术性服务。(九)坚持以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发展多种经济成份的方针。实现了村村有企业。
  强化工商管理,积极培育和不断完善、扩建市场。全年对6处集贸市场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造、扩建和完善;在钻井三公司六小区、红卫村、红四村、采油五厂楼区等地建起4处小型市场区;在采油四厂一矿管理站院内建一处红岗综合批发市场,占地面积6 400平方米。另外,发展集体企业185户,累计达790户。发展个体工商户288户,累计达到1 250户,临时户达1 614户。由于采取多方服务,使市场成交量达1 052万公斤,完成年计划的116.9%,比1991年增长25.9%;成交额完成2 914万元,完成年计划的117.5%,增长26.2%;市场管理费完成45.4万元,完成年计划的113.7%,增长24%。
  【城市管理和区政建设】 全区完成建筑面积9 800平方米,其中住宅楼8 800平方米,工程质量全部达到国家级标准。城市绿化义务植树26.8万株,超额8%完成年计划,成活率达90.8%;种花9.772万平方米;植篱2.798万延长米;育苗238.5亩;新建甲级绿化点11个,新增绿地66.829公顷。依法治城,整顿市容,查处各种影响市容环境卫生问题840起,下整顿通知580份,下达口头整改通知273次。其中清理社会不规范用字1 176个,不合格牌匾937 块。大中型建设项目“三同时”规定执行率100%,小型项目达95%;工业污水排放申报登记完成12 户;巩固完善烟尘控制区2个,噪声达标小区3个。工业废水排放量控制在104.5万吨/年以下,征收超标排污费41万元。完成区域环境噪声测点137个。
  区省、市、区三级文明单位占单位总数的63%,达到128个。企业同农村共建项目26个。企业支援农村各种物资达76.94万元,农民依靠企业劳务、土方、运输等收入达250万元。
  【两项成果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红岗区政府共获得市级科研成果项目两项。《废弃地的综合开发利用试验》项目,达到省内先进水平,对市废弃地的合理利用,为增加粮食产量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获1992年市科技进步三等奖。《红岗区奶犊公牛育肥新技术试验》项目的部分技术指标即低奶量喂养奶公牛达到了省内先进水平,亦荣获1992年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在由市科协和市委宣传部联合组织的全市首届“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专题知识竞赛中区代表队荣获第一名。在全省组织的第四届科普之冬活动中,红岗区人民政府被省科普之冬领导小组评为“金桥奖”先进集体光荣称号,这是红岗区在组织全区开展科普之冬活动以来连续四次获得“金桥奖”先进集体光荣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