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财政收入,扩大社会就业
增加财政收入,扩大社会就业
【增加财政收入,扩大社会就业】 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增加了财政收入,富裕了群众,方便了人民生活。1993年全市个体私营经济上缴税金4028万元,比1992年增加 13.5%。特别是肇州、肇源、林甸、杜蒙四个县,个体私营经济的税收已成为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1993年,四个县的个体私营经济税金达1616.1万元,占地方财政收入的 17.7%,比1992年增加26个百分点。特别是萨尔图区个体私营经济税收达到1500多万元。个体私营经济以其投资少、见效快的优势,已经成为脱贫致富的热门经济。据对5个区个体私营经济的抽样调查,年收入在5000元至1万元的9369户,1万元至5万元的3060户,5万元至10万元的888户,10万元至20万元的298户,20万元以上的26户。
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还扩大了社会就业,调整了产业结构。据统计,在全市个体工商户中,安排城镇待业青年、闲散人员39644 人,停产企业的职工和富余人员430人,退养家属770人。在农村,有11429 个剩余劳力从传统的种植业中解放出来,从事个体私营经济,找到了新的生产门路。这不仅起到了安排就业,稳定社会的作用,而且促进了经济结构的优化。肇州县旺盛村有404 户、2047人,从事个体私营经济的有107户、305人,分别占全村总户数、总人口的26.6%和15.7%,年产值370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