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推进地质工作,寻找“聪明高效井”

推进地质工作,寻找“聪明高效井”



  【推进地质工作,寻找“聪明高效井”】 截至1993年,已有十个采油厂组建了矿地质队,负责取全取准和整理各项资料,进行区块动态分析管理和单井配产配注,编制单井措施方案,跟踪分析各项措施效果,初步实现了开发地质工作的分级管理。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开发计算机应用推广工作取得新的进展。1993年,按照总公司统一制定的逻辑结构和填写规定,建立动态数据库结构文件13个,数据项425 项,进机数据1680兆,核实数据600兆,移植到SUN工作站310 兆;建立静态数据库结构文件12个,226项数据,进机143兆,核实133兆,移植到SUN工作站104兆。全油田19000口老井的数据全部进库,并做到了新井数据进库不欠帐。完成了1500口井的测井曲线的数字化。采油一至六厂推广应用了五种地质绘图软件——湖相油层对比、河流相油层连通关系确定、湖相油层剖面图、河流相油层剖面图、油层平面分布图。油藏数值模拟工作取得新进展,研究了向SUN 工作站移植版本,编制了一系列辅助程序;以数值模拟为辅助方法进行油田开采机理的研究取得显著成果,在油田初期开发方案的优选、注采系统调整、加密调整、“示范区”指标预测、试验区方案可行性分析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1993年,喇萨杏油田和葡萄花油田共确定28口“聪明高效井”井位,其中已完钻19口,共投产41口,平均射开有效厚度8.1米,统计32口井,平均初期单井日产油16.2吨/日,日产水13立方米/日,综合含水43.5%;到年底平均单井日产油12.1吨/日,日产水15.9立方米/日,综合含水56.8%,年累计产油8.6万吨。三年以来,共确定“聪明高效井”井位121 口,已完钻投产111口(其中更新井14口,补孔井5口),统计正常生产的83口井,投产初期平均单井日产油21.6吨,综合含水32.1%,到1993年底,平均单井日产油12.8吨,含水58%,累计产油62.8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