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产品结构,增加经济效益
调整产品结构,增加经济效益
【调整产品结构,增加经济效益】 石化总厂围绕“向质量再要效益4000万元”的目标,在优化产品结构上下功夫、挖潜力,达到了增加经济效益的目的。
一是汽油产品结构优化。提高汽油档次,增产90# 汽油。全厂通过合理安排调合馏份,调正调合方案,制订奖罚政策,使90# 汽油比例比1992年提高31.44%,增产30万吨,创质量效益1261.9万元。
二是柴油产品结构优化。通过减少—10#、5#柴油产量,增加0#柴油及提高—35#柴油调合质量,创质量效益940.7万元。
三是石蜡产品结构优化。多产高熔点蜡,58℃以上半炼蜡1993年比上年增产63649 吨,增加效益954.7万元。
四是塑料产品结构优化。塑料厂开发3个新产品,生产附加值高19E产品0.3951万吨,创质量效益67.2万元。
五是尿素产品结构优化。生产长效尿素2万吨,比生产普通尿素增加经济效益198万元。
六是腈纶短纤产品结构优化。化纤厂根据市场需求积极组织生产1.66dtex棉型短纤1106万吨,比生产毛型产品增加质量效益77.4万元。
优化产品结构给企业带来了明显的经济效益,这个厂1993年新增产品22个,使产品品种达到166 个,进一步适应了市场需要。全年通过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共实现质量效益4084.2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