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庆市1992年财政决算和1993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摘要)
财政·税收·审计
财政
关于大庆市1992年财政决算和1993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摘要)
(1993年3月2日在大庆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财政局局长 王玉超
一、1992年财政决算
1992年,市财政工作继续坚持财政财务改革,培植和开辟财源,狠抓扭亏增盈,努力增收节支,不断加强财政监督,实现了财政收支平衡,完成了财政上缴任务。全市市级财政总收入完成36355.5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3.5%,全市市级财政总支出完成36331.1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3.4%,收支相抵,结余24.4万元。
各项收入预算的执行情况是:
(一)石油管理局拨款完成7000万元,完成年初预算(6451万元)的108.5%。
(二)省财政厅拨款完成1849.9万元,完成年初预算(1569万元)的117.9%。
(三)省财政补助拨款完成1750.4万元,完成年初预算(1400万元)的125%。
(四)城市维护建设税收入完成15260.7万元,完成调整预算(16000 万元)的95.4%。欠收的原因是炼油企业加工议价原油按毛利征收产品税,不收城建税。
(五)车船使用税完成511.4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02.3%。
(六)房产税完成1572.4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42.9%。
(七)土地使用税完成1151.9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15.2%。
(八)印花税完成437.1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87.4%。
(九)农业四税完成1743.3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20.7%。
(十)其它地方税完成200.9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40.2%。主要是采取工效挂钩办法后,奖金税和工资调节税都比去年下降了。
(十一)地方企业收入完成1761.1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28.4%。主要是商业企业经济效益比较好,超收较多。
(十二)外省施工企业间接费完成2480.4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99.2%。
(十三)其它收入完成636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79.5%。
各项支出预算的执行情况是:
(一)科技三项费支出281.5 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40.8%。主要是管理局增拨了科研经费支出100万元。
(二)支农支出完成554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58.3%。
(三)农林水事业费支出489.7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6%。
(四)城市公用事业费支出1945.7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63.9%,增支的主要原因是接管东风房产处以后,增加支出703万元(主要是燃料油及水电费涨价支出)。
(五)文教事业费支出2573.5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7.5%。
(六)卫生事业费支出2724.7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8.3%。
(七)抚恤社救费支出634 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81.1%,增支的原因是在预算执行中省财政厅追加了救灾款及扶贫项目款112万元。
(八)行政支出2900.5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11.4%。
(九)公检法支出2351.5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8.9%。文教卫生、行政、公检法增支的主要原因是调整工资及工龄补贴、物价补贴、增发奖金等。
(十)价格补贴支出2048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10.3%。增加的原因是省拨款增加,相应增加了价格补贴支出。
(十一)其它支出801 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23.2%。主要是临时性支出较多。如石油文化节经费、春节活动经费、全市性系统总结表彰费等。
(十二)设备购置及大修支出1410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28.2%。主要是医疗设备费增加197万元。
(十三)企业退库支出1281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38%。主要是按承包合同企业超缴多,退库也相应增多。
(十四)专项上解支出1089.6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44.1% 。没完成的主要原因是上交省财政的贡献财力款、土地使用税应上交省的部分以及市建一、二公司上交所得税基数等,由于年末资金紧张没有上解省。但省财政对我市1992年税收超收款也没退。上解和欠退两项可以平衡。
(十五)基本建设及开发区支出14239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0.6%。
(十六)企业挖潜改造支出450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00%。
(十七)补助下级支出516.4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14.8%。
(十八)城镇知青费41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36.7%。
1992年,为完成财政预算任务,确保全市财政预算平衡,市财政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大力培植后续财源,积极组织财政收入。为了培植后续财源,市财政在资金比较紧张的情况下,利用投资、融资、提前退库等形式共为企业解决资金13440 万元,有力地支持了企业和各项事业的发展。为了确保大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建设,在投入4500万元的基础上又帮助在省建行贷款3500万元。为市啤酒厂(270 万元)、大庆石油公司(1500万元)、石油标准件厂(110万元)联系在银行贷款1800万元。为食品公司、蔬菜公司等政策性亏损企业提前退库450万元,有力地支持了企业改善经营,使新建成的让胡路菜市场1992年盈利30万元,蔬菜公司减亏100 万元,食品公司减亏40万元。在发展乡镇企业、“三资”企业和科技成果转化上给予倾斜,其形成投资规模3000万元,为今后的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也为财政增加后续财源奠定了基础。
(二)大力促进扭亏,努力提高经济效益。1992年,市属亏损企业由1991年的63户降到33户,亏损额减少2350万元,处理各种潜隐亏包袱640万元,亏损企业减亏幅度为45.3%,21个签订扭亏责任状的单位全面完成了扭亏指标。采取非常措施,对长期亏损、扭亏无望的经营性亏损企业,积极促进破产、停产、转产;对政策亏损企业采取“亏损包干、超亏不补、减亏留用”的办法促其扭亏。1991年前,市粮食企业亏损挂帐475 万元,市财政对粮食企业实行了“亏损定额包干,减亏留用,超亏不补”的办法后,粮食企业当年减亏50万元,市财政用粮食经营补偿费弥补粮食亏损110万元,使亏损挂帐减少到315万元。省财政厅一次性给解决了,使我市粮食企业成为无亏损挂帐的企业。
(三)继续深化财政、财务改革,促进企业转换经营机制。财务改革方面,继续与劳动局一起落实“工效挂钩”办法。通过承包租赁和“工效挂钩”,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生产经营积极性,使企业增加了经济效益。1992年,商业企业实现财政上缴1158万元,比上年增长了12.5% ;工业企业实现财政上缴390万 元,超额完成计划。财政体制改革继续执行《大庆市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充分调动了各区政府当家理财,加强税费征收管理的积极性,1992年,5 个区税费比计划多收3648万元,为区政建设增强了活力。
(四)大力加强财政监督,严格控制财政支出。一是继续实施财政预算“保盘子工程”。二是大力压缩设备购置费、修缮费、办公费、会议费、差旅费等各项弹性支出,加强了行政编制的控制。三是继续开展税收财务物价大检查,把经常性检查、突击性检查和社会监督结合起来抓。1992年度的税收财务物价大检查,共查出各种违纪资金335.9万元,已收缴入库194.4万元。四是狠抓了治理“三乱”工作。一年来,收缴罚没款收入530万元,拨补办案经费387.7万元,使治理“三乱”工作走上了规范化、法制化管理轨道。
(五)大力强化制度建设,加强会计基础工作。1992年市财政共制订和完善增加财政收入、控制财政支出、减亏扭亏、扭亏责任、票据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制度措施和管理办法8 个,使财政增加收入、控制支出、加强管理有章可循。加强会计人员业务培训。共举办各类培训班14期,培训财会人员1070人;办理会计工作证2800人,有效地控制了无证上岗,提高了会计队伍素质和会计核算水平。
二、1993年预算草案
1993年全市财政收支主要目标:一是力争实现预算平衡,逐步消化企业基建、技改贷款的历史包袱。二是力争实现财政收入与国民经济发展速度同步增长或略高于国民经济增长。三是力争实现财政支出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在财力可能的情况下生产性支出比重有所提高,支农、科技、教育等重点支出的增幅要继续高于财政总支出增幅。四是力争使四个县财政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1993年,大庆市开始对肇州、肇源、林甸、杜蒙四县实行管理,财政上除杜蒙县单列外,其余三县都由市财政管理。
1993年全市财政总收入安排64102 万元,为去年预算的144.4%,其中,县级财政收入加省拨定额补助和结算补助安排9538万元,为去年预算的103%。市本级财政收入安排54564 万元,为去年预算的155.3%。
1993年全市财政支出安排64752万元,为去年预算的146.8%。其中,县级财政支出安排10188万元,为去年预算的113.5%,市本级财政支出安排54564 万元,为去年预算的155.3%。收支相抵赤字650万元,赤字的原因是林甸县财政收不抵支。
市本级财政收入安排情况是:
(一)工商税收安排16106万元,为去年预算的82.2%。比去年预算少安排3494万元。主要是城市维护建设税将比去年减少收入4000万元,比去年实际少安排3000万元。原因是炼油企业炼议价原油只收产品税,不收城建税。另外,奖金税和工资调节税下降较多。去年计划安排 500万元,实际只收了200万元。
(二)农业四税安排874万元,为去年预算的115.3%。
(三)国营企业所得税安排1357万元,为去年预算的120.9%。
(四)国营企业调节税安排252.7万元,为去年预算的101.5%。
(五)国营企业计划亏损补贴安排360万元,为去年预算的66.7%,主要是省对食品公司削减了亏损指标。
(六)专款收入安排3700万元,其中教育费附加安排3500万元,排污费安排200 万元。这两项收入去年没有列入预算。按照国家规定,今年纳入了预算管理。
(七)其它收入安排1545.5万元。主要有上解省财政的施工企业间接费745.5 万元。去年单列了收入项目,今年转入其它收入项目。另外还有罚没款收入等。
(八)国营企业承包收入退库758.7万元,为去年预算的195.3%。因收入多安排了,退库也相应多安排一些。
(九)预算调拨收入安排31847.5 万元,为去年预算的338.1%。其中省拨定额补助和结算补助共计4347.5万元,比去年预算增长46.4%。主要是1992年5个区加强了税收征管,财政包干的地方税种超收较多,按省委办公会纪要规定按基数每年递增5%以后,超收部分全部返给大庆,这一项今年比去年多返回1586万元。管理局拨款安排10000万元,比去年预算增长55%。需要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石化总公司和省财政给予大力支持,力争财政收入增加17500万元。
市本级财政支出安排情况是:
(一)基本建设及开发区支出安排22285 万元,为去年预算的157.4%。其中开发区支出3500万元。
(二)企业挖潜改造支出安排500 万元,为去年预算的111.1%,比去年预算多安排50万元,增长10%。
(三)科技三项费安排250万元,为去年预算的125%。比去年预算多安排50万元,增长20%。
(四)支持农业生产支出安排635万元,为去年预算的181.4%,多安排 285万元,增长81.4%。
(五)农林水气部门事业费安排500万元,为去年预算的108.2%,增加38万元,增长8%。
(六)工交商部门事业费安排110万元。
(七)城市维护费安排1780万元,为去年预算的150%。比去年预算多安排593万元,增长50%。主要是东风新村房产处补贴500万元。
(八)城镇知青费安排30万元,与去年预算持平。
(九)文教卫生事业费安排5560万元,为去年预算的113.2%,多安排648.9万元,增长13.2%。其中教育事业费安排2740万元,为去年预算的114.4%,多安排345.7万元,增长14.4%。
(十)科学事业费安排10万元。
(十一)其它部门事业费安排420万元,主要含劳改、劳教事业费300万元。
(十二)抚恤和社救费安排550 万元,为去年预算的157.1%,多安排200万元,增长57.1%。主要有社会救济对象补助标准提高及增加粮食补贴等。
(十三)行政管理费安排3008万元,为去年预算的115.5%。
(十四)公检法支出安排2476万元,为去年预算的114.7%。
(十五)价格补贴支出安排1661万元,为去年预算的89.4%。比去年预算少安排196万元,减少11.4%。主要是蔬菜和粮食放开经营以后,减少一部分财政补贴。
(十六)其它支出安排671.6万元,为去年预算的103.3%。
(十七)专款支出安排3700万元(主要是教育费附加支出),去年没做安排。
(十八)预备费安排2182万元,为去年预算的266.1%。占总预算支出的4%。
(十九)财政上解支出安排4587.4万元,为去年预算的185.7%。主要是还去年欠交。
(二十)补助下级支出安排3648万元,为去年预算的810%,按可比口径计算为去年预算的132.8%。
根据以上安排,有几点情况需要说明:
(一)市本级财政收支都安排了54564 万元,看上去是平衡的,而实际需要落实。主要是向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石化总公司和省财政要政策增加收入17500万元,现在还没有定下来。
(二)县级财政收支总的看是赤字预算。肇州、肇源经过市财政增收压支安排的是平衡帐,但潜在的问题还很多。林甸县历年赤字有1100万元挂帐。今年林甸糖厂税收要短收300 万元,而增支因素有350万元。赤字有 650万元。省财政又很困难,650万元赤字让省财政弥补是不可能的。
(三)1992年国家、省和市陆续出台的增支因素较多。如调整工资,增加工龄补贴、粮食补贴、水、电、气、锅炉燃料油、车辆用油涨价等,这些增支因素,1993年市财政只考虑了一部分。同时针对各单位公用经费管理还不够严格的情况,市财政又相应进行了压缩。所以,要做到预算收支平衡,必须做大量的工作。
三、为圆满完成1993年全市财政预算任务而努力奋斗。(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