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学生工作取得可喜成绩

学生工作取得可喜成绩



  【学生工作取得可喜成绩】 1993年初,学院党委在工作要点中明确提出了“全院学生工作整体上水平”的奋斗目标。一年来,学生工作部门和共青团紧紧围绕党委中心工作,带领和团结全体人员,解放思想,务实创新,使学生工作和共青团工作不断取得可喜的成绩。大学生中积极进取、勤奋学习、关心集体、帮助他人已蔚然成风。院团委和学工处被中宣部、国家教委、团中央联合授予全国社会实践先进单位;招生办主任徐家颖被国家教委授予招生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在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召开的“加强学风建设,提高教育质量”现场会上,学院做了典型发言;大学生何平获全国优秀学生干部称号;刘庆伟获希望工程奖学金;那杰、罗红军两位同学被推荐获“SPE”奖学金。学生工作的可喜形势,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形成系统化格局。学院充分发挥地处大庆的优势,总结和探索出一套用大庆精神育人的做法和经验。初步形成了“以引导和教育广大青年学生学石油、爱石油、立志做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以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近代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大庆精神教育为基本内容,以系列讲座、专题报告、自娱活动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以典型引路、正面激励为重要方法”的系统化格局。
  成立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为了加强毕业生教育工作,学院在省内高校中率先成立了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实现了学院毕业分配的首次双向选择,较好地发挥了联结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桥梁作用。在全国高校毕业生分配及毕业教育工作会议上,做了典型发言。
  科技活动蓬勃发展。教育和引导广大学生牢固树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立志为振兴祖国勤奋学习,努力成才。1993年,学院团委会同有关部门制定鼓励大学生参加课外科技活动的政策。院学生会成立了由300 多名学生参加的大学生科技发明协会,成为学院规模最大的一个大学生社团,并开展了一系列有影响的活动。5 月份,有10项科技成果参加了全国大学生百县千乡科技服务暨成果洽谈会,签订意向协议2份,受到与会专家和厂家的好评;9月份,在黑龙江省首届青年科技博览会上,10项科技成果入选《交易会精选项目》;还参加了全国第二届青工科技成果展览及交易会。机械系张晓军被团省委授予“青年科技新星”荣誉称号。
  心理咨询工作得到肯定。以心理咨询室为代表的六个大学生指导中心的建设得到加强。心理咨询中心建立了92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1993年8 月份在大连召开的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年会上,学院的心理咨询工作得到肯定,研究文章获大会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