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教育形成新格局
高中教育形成新格局
【高中教育形成新格局】 1993年,全市在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中,本着“稳定现有高中规模,适当集中办学”的原则,调整高中网点布局,办学模式多样化,城区开始实施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通过多方论证,撤掉了五十二中、十五中、七中、采油十厂中学四个高中办学点,将其中高中部分并入有食宿条件的六中、二中等学校,石油高中作为全市音体美特长教育高中基点校,被定为市级重点中学。同时,经过省教委检查验收,已正式批准实验中学、铁人中学为省级重点校。全市47所高中学校,招生数量大体稳定在7000人左右。其中省级重点校3 所,招生约1400人;市级重点校4所,招生约1100人;县级重点校5所,招生约1500人;一般学校35所,招生约3000人。初步形成了重点校以升学预备型教育为主,一般校向渗透职业技术教育的综合型高中方向发展的高中教育格局。全市城区毕业生约16000 人,其中升入高中的约5000人,升入中专、中师、技校、职业高中的约8000人。除去一部分回初中继续重读的和农村初中毕业生外,城市人口的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到95% 以上,基本上实现了普及高中阶段教育。1993年,全市高中在校生21669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