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冻涝冰雹灾害

冻涝冰雹灾害



  【冻涝冰雹灾害】 1994年,大庆地区发生较重的自然灾害主要有三场。(1)大同区 10余万亩青苗受冻害。5月 15日晚,一场历史同时期罕见的冻害侵袭大同、八井子、高台子、庆阳山、老山头、大榆树、葡萄花等大同区7个乡、(镇)、51个村、260个自然屯。据统计,全区受灾面积165 800亩。其中,玉米作物47 400亩,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974万元。区政府领导深入八井子乡长安村、民强村实地踏查,了解到玉米、甜菜两种作物受灾程度达 50—60%,受灾的 600亩蔬菜全部绝产。灾情发生后,各级领导立即组织受灾农户,积极抗灾补种。八井子乡党政一把手当天踏查受灾地块,组织农民抢农时积极补种。长安村党支部书记李泽生立即去立志甜菜站为灾民联系购回甜菜种子,适时组织农户抢种。
  (2)肇源县遭受暴雨侵袭。地处松嫩两江汇合点的肇源县,6月下旬开始遭受特大暴雨洗劫。截至7月14日,累计降雨量达332.8毫米,接近往年全年总降雨量。27万亩农田被淹,绝产面积达14万亩,13万亩高梁、玉米等大田作物遭受5成以上的侵袭, 511间民房被水围困,其中209间洼地民房在暴雨中倒塌。肇源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深入乡、镇组织抗灾自救。冒雨趟水到田间布置抢险排涝,同乡镇干部一起动员群众撤出水淹危房,现场办公,解决实际问题。及时下拨水泵、柴油、防汛袋等排涝物资。7月 14日,副市长杨信赶赴肇源视察灾情,指挥排涝抢险。肇源县每天出动 15 000多人力投入抢险,200处排灌站点昼夜运行施以强排。消除明水地块8 500多亩,保住了口粮田和水围村屯的群众住房,无一人伤亡。
  (3)冰雹暴雨袭击林甸。7月1日和5日,林甸县的花园、隆山等乡镇发生两次历史上罕见的特大雹灾;7月22日至24日,又连续降雨131毫米,截至到25日,仅7月份全县就降雨278.4毫米。林甸县地势低洼,降雨集中,再加之双阳河上游客水侵入,致使林甸县 125个村中,有87个自然村,30 975户,12.8万人受灾,181个自然屯遭到水淹,68户的169间房屋倒塌,4.64万间房屋成了危房。被淹农田89万亩,成灾61.7万亩,占耕地面积的49.3%,绝产24.5万亩,3 720户农民几乎颗粒无收。3座桥梁,1座闸门和53处道涵,13处堤坝被冲毁,毁堤 4 550米。县城内3家工厂进水,1家工厂被迫停产。灾害损失 9 600万元。全力抗灾自救。副市长杨信亲临林甸查看灾情,县委五大班子领导深入到所包乡镇坐阵指挥,坚持做到“四保三抢”,即保人、保畜、保民房、保农田,抢排水、抢修水毁工程、抢收小麦。全县捐防汛袋15万条,组织 4万余人抢修水毁工程。开动排水设备676台(套),排农田水18万亩,解除被水淹村屯109个,同时,组织农民龙口夺麦,8月初,全县小麦基本抢收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