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大庆市第四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摘要)
政协大庆市第四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摘要)
——1994年2月16日在政协大庆市四届三次会议上
政协大庆市委员会副主席 宁增瑞
一
自四届一次会议以来,市政协在中共大庆市委的领导下,在市政府及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下,认真学习贯彻中共十四大精神,围绕党的中心工作,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积极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的职能,为促进全市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了贡献。
(一)发挥职能作用,提高协商监督质量。在四届二次全体会议上,委员们对市政府工作报告进行了认真的讨论,并对我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提出了许多积极的意见和建议。市委、市政府领导还参加政协的联组讨论,直接听取政协委员对政府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每次常委会议,除传达贯彻中共中央、全国政协、省政协、市委的重要会议精神外,都突出一个协商议题。如第一次常委会议主要协商讨论了《市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委员们一些好的建议被吸收到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三次常委会议重点协商讨论了市农村和农业生产情况。第四次常委会议重点协商讨论了如何加强和改进政协工作。第五次常委会议重点协商讨论了市工业企业扭亏增盈情况。
提案工作有新的发展。自四届一次会议以来,共收到委员、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提出的提案、建议、意见和要求170件,通过审查确定立案的160件。经与有关部门协商,分别送市委、市政府有关部门、人民团体、各区政府、中直和省直等38个单位研究办理。截止1993年12月 30日,提案全部办理完毕,并函复各位提案委员和提出提案的单位。在 160件提案中,已经解决或基本解决的占办复提案的 90%;有关承办单位正研究处理或纳入计划准备解决的占10%。继提案工作实施细则之后,提案委员会讨论通过了 《大庆市政协提案委员会办公室工作规范》,使市政协的提案工作在制度化、规范化建设方面迈出新的步伐。
(二)搞好专题调查,为经济建设献计出力。本着“突出重点、提高质量”的指导思想,1993年重点开展了五个专题调查。一是与市委统战部、海外联谊会联合,对全市已开业或正在试生产的18家“三资”企业及有关单位进行调查。通过走访座谈、听取意见,对“三资”企业的发展和管理有了进一步了解,并将存在的问题和提出的建议向市委、市政府及有关部门作了书面报告,对“三资”企业的发展和管理起到促进作用。中央统战部、省委统战部和市委政研室的《大庆通讯》对调查报告都给予了转发和刊登。二是经济科技委员会组成了由部分市政协常委、委员共13人参加的专题调查组,选定23个单位,用两个月时间对第三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较系统的调查,总结出市第三产业发展较为滞后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了从抓对第三产业的统一认识入手,强化市委、市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加强政策引导,协调高速发展;把第三产业的发展放在依靠社会力量的基点上的建议。并写出《对我市第三产业发展情况的调查及其建议》的报告,受到市政府有关部门的重视。三是根据省政协文件精神,组织在我市的省政协委员和部分市政协委员,分别对肇州、肇源、林甸、杜尔伯特四县的工业企业扭亏情况进行调查,并就全市工业企业扭亏工作的进展情况与市政府有关部门进行了专题座谈,委员们提出了从企业内部进一步推进三项制度改革,完善各项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加强企业管理,提高企业自身素质,增强企业活力;从企业外部为企业创造条件; 对亏损企业分门别类进行分析,坚持 “一厂一议”、“一厂一策”等建议。四是组织少数民族委员对肇源县的浩德、义顺两个蒙古族乡的民族经济发展情况进行调查。实地走访了蒙古族村屯和农户的生产生活状况,提出了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建议,报送市政府有关部门,为进一步发展市民族经济提供了参考意见。五是文教卫生法制委员会利用两个月时间,开展了关于如何做好知识分子工作的调查,并形成材料,参加了在鸡西召开的全省政协知识分子工作交流会。
(三)加强祖国统一民族宗教和文史资料工作。配合有关部门做好“三胞”接待工作。截止1993年12月,共接待台胞37批109人,安排去台探亲4批6人,接待港澳及海外侨胞7批59人。举办了“三胞”委员、民族宗教委员参加的迎春茶话会、中秋座谈会。委员们与市政协领导一起畅谈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的成就,围绕在新形势下,如何为增强民族大团结,促进祖国统一,多做“三引进”工作献计出力。组织“三胞”委员,对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及所属企业的建设发展情况进行视察。使委员们了解大庆,在与港澳台海外亲友的交往中介绍大庆,更好地为大庆经济建设服务。积极配合党和政府开展民族宗教工作,深入到杜尔伯特县及其所属巴彦查干乡、胡吉吐莫乡,对少数民族妇女在改革开放中的地位作用进行调查,向有关部门反映了少数民族妇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培养少数民族妇女干部的建议。参与了全市《宗教活动场所管理办法》贯彻实施情况的检查。
文史资料工作取得新进展。《大庆石油会战续辑》的书稿征集工作,原定41个篇目,现已撰写出21篇初稿,其余篇目大部分已落实作者。《铁人王进喜》专辑,全书20万字,书稿的编辑修改工作基本结束。
(四)搞好委员学习,提高参政议政水平。通过召开常委会议和其它形式,认真传达学习了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全国“两会”、全国政协八届各次常委会议精神和李瑞环同志几次重要讲话,以及省委领导在省政协会议上的重要讲话。《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出版发行后,按照市委要求,及时组织全市各级政协及委员进行了认真的学习。通过这些学习,加深了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对抓住机遇、加快改革、加快发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问题的理解,认清了政协工作所面临的形势,增强了委员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和做好政协工作的责任感。为了使委员们及时了解国内外形势,上半年还邀请有关专家,为部分市政协委员介绍了国外石油工业发展现状、先进管理经验和最新科技动态,并对国内石油工业深化改革动态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下半年配合学习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邀请市委党校教师为部分市政协委员、市区政协机关进行辅导报告。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性、必要性、历史必然性、基本框架、步骤措施以及专业术语等进行辅导和解释。全年还印发《学习参考资料》两期,共一千多份,下发到市政协委员和各县区政协,为委员们更好的参政议政创造条件。
(五)加强对县区政协工作指导,注重政协机关建设。市政协换届后,市政协领导先后到四县五区调查了解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工作指导。先后召开两次部分县、区政协主席座谈会和全市加强、改进政协工作座谈会。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就如何选好角度、发挥优势、切实履行基本职能,开创政协工作新局面进行了探讨和交流。为帮助县区政协搞好换届,市政协对县区政协提出的各种意见和要求进行认真研究,向市委有关部门作了反映并提出建议。总结了市政协委员联络组的工作,并在省政协召开的会议上作了介绍。各专门委员会也通过各种形式,加强与县区政协对口部门的工作联系和业务指导。
为了抓好政协机关建设,市政协换届后进一步明确机关建设的指导思想,加强了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组织机关干部学习了中央、全国政协以及省、市委的重要会议精神;在机关民主评议党员、总结全年工作、落实改进措施的基础上,进行了机关的纪律作风整顿;开展了反腐倡廉活动,进行廉洁自律和反腐败教育。机关建设的加强,保证了政协各项活动的开展。
一年多来,我们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有许多不适应形势发展的地方。对人民政协的地位、性质、作用还需要进一步加深认识;机构、人员素质还不能完全满足开展活动的需要;对政协工作的理论研究有待加强;对县区政协工作的指导还不够得力;政协活动开展还不够广泛,活动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
1994年,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将进入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的新阶段。新形势给人民政协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随着经济结构的变动,利益关系的调整,必然会使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诸多领域发生许多深刻的变化,出现许多错综复杂的矛盾和问题。这就要求政协组织发挥智力支持的作用,通过调查研究,协助党委和政府对改革和经济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做出决策,推动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发挥参政议政重要场所的作用,从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基本政治制度的高度,正确地认识和行使“政治协商、民主监督”的职能,推进协商监督的制度化建设;发挥广泛联系各族各界群众的优势,协调关系,沟通思想,理顺情绪,化解矛盾,消除各种不安定因素,为维护社会稳定多做工作;发挥团结凝聚的作用,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献策出力。
1994年,市政协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深入学习贯彻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高举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旗帜,围绕中共大庆市委1994年工作的奋斗目标,发挥政协的政治优势和人才优势.为我市的改革、发展、稳定做出积极的贡献。
(一)认真组织和推动委员的学习,把认识和行动统一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上来。
(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进一步履行政协的基本职能。
(三)为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维护社会稳定作贡献。
(四)开展祖国统一联谊活动,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
(五)加强政协的自身建设,提高参政议政水平和活动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