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摘要)

审判

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摘要)



             大庆市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摘要)
           ——在1995年2月16日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上
             大庆市人民法院院长 詹世清
  1994年,市两级法院根据本届人大三次会议通过的《关于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的决议》,贯彻执行党的十四大精神,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断加强队伍建设,全面开展各项审判工作,运用法律手段调整经济关系和其他社会关系,为我市的石油、石油化工建设和城乡经济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一、全面做好各项审判工作,为经济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1994年,全市两级法院共受理各类案件13 007件,结案12 955件,综合结案率 97.7%。其中,受理刑事一审案件1 040件,民事一审案件8 586件,经济一审案件 1 775件,解决诉讼标的额16 633.68万元;受理行政一审案件47件,执行案件 1 160件。办理减刑、假释案件2 379件,调处简易纠纷1 844件。
  在刑事案件判决生效的745件1 168人中,判处死刑、死缓、无期徒刑和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256人,判处9年以下有期徒刑的660人,判处拘役、管制、缓刑、定罪免处245人,宣告无罪5人。
  在刑事案件中,受理贪污、受贿、挪用公款等经济犯罪57件81人,犯罪总金额114.65万元,判决生效37件55人,全部作了有罪判决。判处的罪犯中,原为党员的 7人,原为国家工作人员23人。
  通过刑事审判工作来看,杀人案件、抢、盗机动车案件有较大幅度上升,特别是在婚姻家庭中,由于“第三者”插足而引起杀人、重伤案件时有发生,犯罪的低龄化问题也比较突出,青少年犯罪率达44%,比1993年增加0.4个百分点。由火灾等重大事故引起的渎职犯罪也有所增加。
  通过经济审判看出,我市的经济秩序是比较好的,城乡综合经济实力呈上升趋势。但在经济领域里也有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行政审判审理的是“民告官”的案件。就一审 43件生效判决来看,判决维持原行政决定6件,部分撤销和全部撤销原行政决定 6件,判决行政机关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履行法定职责的2件,驳回起诉的4件,原告撤诉的9件,移送有关部门的4件。上述情况表明,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法律意识进一步提高,能够逐步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行政执法机关的执法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在告诉申诉工作中,法院认真接待、妥善处理群众来访来诉,全年接待来访18 645人(次),处理来信301件,诉前调解4 357件,运用支付令结案252件。
  为了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加强人民法院的“两庭”建设已经摆上各级党委、政府和法院的重要议程。去年,我市的“两庭”建设又有了新的发展,较好地改善了法院审判和工作条件。
  在一年的审判工作中,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第一,深入开展“严打”斗争。根据市人大五届三次会议《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管理的议案》,全市法院认真贯彻“从重从快”的严打方针,加大打击力度,依法严惩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刑事犯罪和严重破坏经济的犯罪。法院通过对重大刑事案件提前介入与公安、检察机关一道,对抢劫、盗窃机动车的犯罪进行专项打击,到发案地或被告人所在地开庭审判,扩大了审判的社会效果,促进了“严打”斗争深入开展。
  第二,深入进行审判方式改革。为了创立适合中国情况的“诉辩式”审判方式,全市法院大力推行审判方式改革。改革主要是由过去的“审问式”庭审改变为“诉辩式”庭审,实行当事人“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改革过去法官“包揽查证、包揽全案”的弊端,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执法水平,保证了办案质量。
  第三,开展对企业债权债务的调查,找准为经济建设服务的结合点。法院组织经济审判干部深入国有大中型企业、地方工业、金融企业,对企业的债权债务、“三角债”情况进行调查,共调查 700多个企业。根据调查的情况,适时调整经济审判方略,加大经济审判力度,提高了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效益。
  第四,贯彻落实《错案责任追究制实施细则》。从1994年1月1日起,全市法院推行错案责任追究制度,对办了错案或办案质量不高的,视情节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使干警的责、权、利与办案多少、办案好坏紧密挂钩。实行错案责任追究制度,对保证办案质量、提高执法水平、促进廉政建设具有重要的保证作用。
  第五,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全市法院结合办案,认真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措施。召开规模较大的宣判会22次,旁听群众达16万余人,张贴布告 1 200份,向有关单位提出司法建议119份,开展法律咨询1 512场(次),协助企业订立经济合同35份,编写法制宣传稿件170篇,为我市的社会治安状况进一步好转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二、大力加强队伍建设,保证以审判为中心的各项任务完成
  为了保证审判工作和法院各项任务顺利完成,在建设一支过硬的法官队伍方面抓了以下几项工作:
  (1)加强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组织干警深入学习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用特色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审判工作。
  (2)以“三最”为目标,促进 “双文明”建设。最讲理、最公正、最廉洁是法院形象、法庭形象、法官形象的集中体现。以“三最”为目标,坚持对干警进行经常性的正面教育,加强法院的“双文明”建设。市中级法院和9个基层法院,全部进入县 (区)级“双文明”建设先进行列,其中有5个法院进入市级“双文明”建设先进行列,有7个法院进入全省法院系统“双文明”建设先进行列。
  (3)加强纪检、监察工作,促进法院的廉政建设。 两级法院严格执行廉政制度,做到有纪可依,执纪必严。通过“执法执纪检查”等措施,健全法院的制约监督机制。
  (4)开展队伍集中教育整顿工作。从去年4月到8月,全市法院通过为期5个月的队伍集中教育整顿和岗检工作,查出9个方面83个问题,边查边改,整改面占92%。
  (5)继续抓干警的业务、文化培训工作。经过培训, 法院队伍的文化、业务结构得到进一步改善。
  一年来,法院在审判工作和队伍建设上虽然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在审判工作上,有的办案人员工作粗枝大叶,往往只重视实体法而忽视程序法,有的错列、漏列诉讼主体;有的案件办得超过审限;有个别案件裁判显失公平。在队伍建设上,出现了个别干警的违纪行为,有的用当事人的钱做买卖,有的把当事人的钱存在自设的户头上。这些问题虽然一经发现就得到严肃处理,但教训是深刻的。在客观上,执法环境需要进一步优化,特别是法院在办理经济、民事、执行案件中,严重存在“当事人难找、事实难查、法律文书难送达、判决难执行”的问题,已经影响到执法的严肃性。法院办案经费紧张问题一直没得到很好解决,干警办公、生活条件很差。上述问题和困难,我们要进一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真予以克服和解决,以便把法院的各项工作做得更好。
  三、对1995年法院工作安排(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