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科教兴渔”
实施“科教兴渔”
【实施“科教兴渔”】 1994年,全市以渔业“丰收计划”项目为龙头,大力推广驯化养鱼等高产技术。积极引进名、特、优、新品种,巩固网箱养鱼,扩大稻田养鱼面积,开展科学试验,扩大水产标准化工作,加强技术培训,“科教兴渔”取得新的进展。
池塘养鱼“丰收计划”面积达到6 240亩,超过省水产局下达任务的108%。平均亩产鱼398公斤,亩盈利650元,均超过计划指标。鲤鱼良种覆盖率达70%以上。养殖名、特、优品种不断增加。淡水白鲳、罗非鱼、革胡子鲶、牛蛙、鳜鱼、泥鳅、鲶鱼、甲鱼以及鲫鱼新品种等养殖初具规模。池塘养殖新品种面积1 230亩,年产量达 17万公斤。石油管理局全光温室养殖的淡水白鲳和罗非鱼年产达 3.5万公斤,一年四季均有活鱼供应市场。杜尔伯特县连环湖、石人沟、齐家泡三大国有渔场还分别在大水面中补放团头鲂鱼种,面积达20余万亩。
以市区为重点的池塘驯化养鱼面积发展到 7 000亩。市鱼种试验场在碱性池塘进行驯化养鱼面积346亩,平均亩产301公斤,比常规养鱼法亩产(140公斤)提高1倍多。“三网”养鱼发展到1万多亩。肇源县网栏网围养鱼达到1万亩。钻井二公司渔场1989年开始网箱养鱼,累计产鱼50万公斤;稻田养鱼发展到2.45万亩。肇源县稻田养鱼面积达2.36亩,并开展垄稻沟鱼试验,取得亩产千斤稻、百斤鱼的成果。
科学试验的6项课题均取得成果。连环湖水产养殖场扣塑料大棚鱼池1亩,产鲤鱼苗 160万尾,比往年提前15天。市鱼种试验场开展的“提高碱性池塘鱼产量技术研究”,采取生物、物理、化学等综合技术措施,大面积碱池养鱼平均亩产超过300公斤,超过课题指标。
各级水产部门加强了技术培训工作。采取集中办班、分散办班和“渔民绿色证书”培训等多种形式,全年共办班41次,培训人员2 681人次,水产标准化推广9项,加速了渔业生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