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1994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

1994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



  【1994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 农业。肇州县地处松嫩平原,是半农半牧县,农业人口占人口总数的83.3%。1994 年,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业投入和科技含量,使农业生产在较高的基点上又有新的发展。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6.1亿元,比上年增长11.4%;粮豆总产量6.35亿公斤,每亩单产447公斤,比上年分别增长17.2%和12.6%。畜牧业产值达到1.5亿元,比上年增长9.5%。大牲畜存栏7.56万头,生猪存栏16.6万头,羊存栏13.5万头。肉类总产1.94万吨。
  工业。全县工业企业在困难重重、不利因素增多的严峻形势下,继续坚持调整与改造结合,开发与挖潜并举,品种与质量齐上的指导思想,力求生产发展速度与经济效益同步增长,全年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工业总产值实现3.61亿元,增加值实 现9 966万元。其中乡及乡以上工业实现产值2.21亿元,比上年下降14%,利税总额负571万元。乡镇企业通过深化改革、转换经营机制,呈现跨越式发展。全县乡镇企业总户数发展到11 510户,年总产值实现 4.8亿元,比上年增长10%。1994年新建了大亚浸油厂、朝锐亚麻纺织公司等规模大、效益好的骨干企业。
  商贸。不断推进流通领域体制改革,基本形成了多种经济成份、多种经营方式、多条流通渠道的商品流通体制,商品、饮食、服务网点遍布城乡,各类商品十分丰富,满足了全县人民生产、生活的需要。全年实现社会商品销售总额4.3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实现3.1亿元,比上年增长11.8%。农副产品采购额实现1.6亿元。商品价格零售总指数为117.3%,消费品价格总指数115.1%。
  城乡基础建设。积极创造条件加快城乡基础建设步伐,使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和居住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城镇住宅楼和农村砖瓦房明显增多,年底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6.75平方米。城乡自来水管道总长度35公里,年供水总量70万吨。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1 221元,比上年增长39.5%;城镇职工年人均工资水平2 257元,比上年增长16%。
  文教。全县教科文卫各项事业全面发展。教学条件不断改善,教学质量明显提高。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8.8%,高中毕业升学率达58.6%,中小学在校学生总数 5.9万人。卫生事业不断发展,医疗技术水平进一步提高。患者治疗有效率97.1%,住院病人治愈率82%。社会福利事业越办越好。有光荣院1个,养老院15个,收养孤、老、残人数389人,集体供养孤、老、残人数984人。人民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服务场所不断增加,为城乡人民业余文化生活提供了良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