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庆市199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1996年计划(草案)的报告(摘要)
计划管理
关于大庆市199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1996年计划(草案)的报告(摘要)
关于大庆市199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
情况及1996年计划(草案)的报告(摘要)
——1996年2月6日在市五届人大第五次会议上
大庆市计划委员会主任 李一先
一、1995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1995年全市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 210.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实际完成增长6.2%,是近几年来增长幅度最高、速度最快的一年。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预计完成17.3亿元,比上年实际完成增长 8%;第二产业增加值预计完成161.7亿元,比上年实际完成增长4%;第三产业增加值预计完成31.1亿元,比上年实际完成增长13%。
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农民收入稳定增加。去年全市农村继续稳定和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加强了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扩大了农业生产先进技术的推广,加大了对农业的投入。全市共完成播种面积44.3万公顷,比上年增长2.3%,其中粮豆作物36.9万公顷,比上年增长4.5%;春播期间投入资金4.5亿元,比上年多2亿元;农用物资比上年都有所增加。由于入夏后我市遭受了历史上罕见的旱灾,全市 38.7万公顷耕地不同程度受灾,占总播种面积的87.3%。在灾情面前,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了“抗灾自救、减产不减收”的奋斗目标。全市农业战线广大干部、群众在各级政府的领导下。在全市各单位的积极支持下,在粮食减产已成定局的情况下,采取以副补农、以丰补歉、以菜补粮等各种有效措施,使全市农村经济得到全面发展。全市预计完成农业总产值24.8亿元,比上年实际完成减少1.5亿元,下降 6%;粮食总产13.6亿公斤,比上年实际减产3.4亿公斤,下降27.7%;蔬菜总产量56万吨,比上年增长2%;肉类总产量10.7万吨,比上年增长14%;奶类总产量19万吨,比上年增长6%;水产品总产量4.2万吨,比上年增长11%;蛋类总产量3.8万吨,比上年增长 10%;林业生产完成13.3万亩的造林任务,造林成活率达85%,全市森林覆盖率达 8.6%。全市农民人均收入预计可达 1 295元(现价),比上年增长15.6%,实现减产不减收的目标。全市乡镇企业总产值预计可完成 37.5亿元,比上年实际完成增长55.5%。
工业生产速度加快,扭转了多年低速运行的局面。去年全市工业企业继续深化改革,通过调整结构,转换经营机制,加强企业管理,进一步增强了企业活力。骨干企业生产稳定增长;危困企业经营出现转机。全年预计可完成工业总产值 270.9亿元,比上年实际完成增长7.2%,是近几年增幅最高的一年。其中,中省直企业预计完成工业总产值 228.7亿元,比上年增长4%;地方工业预计完成工业总产值42.2亿元,比上年增长28.8%(市区预计完成工业产值30.5亿元,比上年增长35%;四县预计完成工业产值11.7亿元,比上年增长 19%)。开发区预计可完成工业产值7亿元,石油管理局多种经营预计可完成工业产值 12.4亿元,对全市地方经济发展继续起拉动作用。石油生产坚持“稳油控水”的开发方针,以搞好油田注水和“五项治理”为重点,全面推动相关工作的顺利进行,继续保持了开发稳产的好势头。全年生产原油 5 600万吨,实现连续20年高产稳产,生产天然气22.9亿立方米。石油化工生产再创新水平。去年,全市石油化工企业面对国家配置原油计划不足、资金短缺等不利条件,积极寻找计划外原油,努力增加原油加工量。预计全年加工原油949.4万吨,比上年增长17.8%。汽、煤、柴、润四大油类产品累计可达543.3万吨,比上年增长22.2%;合成氨产量完成41.7万吨,比上年增长3.7%,创历史最好水平。
生产性固定资产投资继续加大,投资结构仍保持合理。1995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9.5亿元,比上年增长 17%。油田重点工程建设和石化总厂“三期工程”上马使中直企业投资比上年增长 19.8%;省属、市属企业由于资金不足,建设项目减少,投资额比上年有所下降;开发区建设投资可与去年持平。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实现了市政府提出的东风新村三年治理整顿的目标。新村经四、经五、经八街的商业服务设施基本投产使用;新建和改造了中八、中九、中康等 7条道路;东风宾馆九号院的改造和34万平方米的“安居工程”已全面完工;小城镇和农村住宅建设有了新的进展;城市建设住宅面积达92万平方米,人均住宅面积已达8.53平方米。
内贸繁荣活跃,外贸稳中有升。1995年,随着流通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市场竞争继续向多元化、多层次、多主体方向发展,出现了国营、集体、私营、个体多种经济成份齐头并进、商品销售额快速增长的好势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可实现49.7亿元,比上年增长24.3%,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长8.2%(不包括个人购房款)。对外贸易稳步发展。去年我市外贸工作克服了国际市场价格变动和国内出口退税税率急剧变化等困难,较好地完成了全年计划任务。预计全市可完成出口创汇2 529万美元(不含原油),完成年计划的106%。
财政收支基本平衡,金融存贷继续增加。去年,全市本级财政收入11.6亿元,支出11.6亿元,收支保持平衡。银行各项存款余额达202.6亿元,比年初增加 59.6亿元;各项贷款余额达142.3亿元,比年初增加20.1亿元。货币净投放可达48.9亿元,比上年增长28.7%。全年向国家、省、市上缴各种税金可达90.9亿元,比上年增长40%。
个体私人经济发展势头不减,生产经营规模继续加大。1995年由于在全市形成了鼓励、支持个体私人经济的社会氛围,使全市个体私营经济迅猛发展,并在上档次、上规模、上水平方面又有新的突破。到去年底,全市个体工商户累计达到 102 695户,新增个体工商户41 508户,比上年增长67.9%;私营企业累计达到1 272家,新发展710家,比上年增长 126.3%。个体私营经济营业额实现42.68亿元,比上年增长125.4%;私营企业实现产值7.3亿元,比上年增长164.9%,已成为全市新经济增长点的重要组成部分。
物价指数逐月回落,人民生活继续提高。自去年年初我市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关于抑制通货膨胀的价格调控工作措施,积极推进以建立和完善价格调控机制为重点的价格改革,认真对32种人民生活必需品进行监审监测和严格管理,狠抓“米袋子”、“菜篮子”工程建设,努力增加有效供给,严格推行明码标价制度等一系列具体措施,使我市的商品价格没有出现暴涨暴跌的现象,全市物价基本保持稳定。全市商品零售价格涨幅从年初的 24.9%,以月平均 1.8个百分点的速度逐月回落。到年末,全市零售物价指数控制在14.9%,实现了15%以内的年调控目标。随着经济的发展,城乡人民生活继续得到改善。预计全市职工工资总额可达42亿元,比上年增长21%;职工年平均工资达6 881元,比上年增长 17%;全市城市人均生活费收入可达5 507元,比上年增长15.6%;人均生活费用支出可达4 462元,比上年增长45.6%;城乡居民储蓄余额大幅度增长,全市已达120.9亿元,比上年增长49%。
科技教育卫生体育文化等各项社会事业有了新的发展。按照“科教兴市”的总体战略部署,进一步加快了科技、教育和经济一体化进程。科技工作紧紧围绕经济建设主战场,积极开展科技攻关,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全年共安排科技攻关项目 743项,实际取得鉴定成果500项,完成科技攻关项目400多项,其中油田勘探开发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获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和省科技进步奖 6项。大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全面实施了“亿、千、百”标志工程,在1994年28个重点企业的基础上,又确立了22个,使标志工程达 50个,实现产值8亿多元(开发区统计口径)。1995年,大庆市被国家评为“科教兴市”先进城市。各类教育全面发展,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进一步加强。全市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整体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显著提高,已跻身于全省和全国先进行列。去年共投资 6 085万元,改造农村中小学校舍危房20.3万平方米,是危房改造规模最大、质量最好的一年,基本上消灭了农村一级校舍危房。市区已实现90%的中小学校搬上了楼房。全市初中生流失率控制在 4%;小学生流失率控制在1.2%;高考升学率按人口比例计算连续多年位居全省榜首。成人教育以岗位培训为重点,全年培训职工28.24万人;培训农民28.39万人。卫生防疫工作继续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计划免疫接种率达90%以上,实现了2/3碘缺乏病区县达到消除碘缺乏病的目标。积极改善农村卫生条件,去年投资110万元新建改建乡级卫生院1 500平方米。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工作也都取得了一定成绩;计划生育成效显著,全年人口自然增长率7.1‰、计划生育率95.8%,均在省政府下达控制指标以内:环境保护更加受到重视,治理污染工作得到加强。
在看到过去一年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还必须正视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一是农业基础薄弱,特别是水利设施不配套,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农业生产资料大幅度涨价,影响了农民对农业投入的积极性。二是石油稳产难度继续加大。三是企业流动资金仍然趋于紧张,三角债仍然困扰一些企业。四是地方工业经营不善,轻效益、粗放经营、亏损严重的状况还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这些都将对全市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二、1996年全市宏观经济调控目标及主要工作
(一)1996年全市宏观经济调控目标
1996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计划安排220.6亿元,比去年预计完成增长 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计划安排18亿元,比去年预计完成增长4%;第二产业增加值计划安排167.3亿元(工业增加值为156.7亿元;建筑业增加值为10.6亿元),比去年预计完成增长3.6%;第三产业增加值计划安排35.3亿元,比去年预计完成增长13.5%。
全市农业总产值计划安排28亿元,比去年预计完成增长13%;粮豆总产量计划安排 17亿公斤,比去年预计完成增长25%;乡镇企业总产值计划安排 56.25亿元,比去年预计完成增长50%。
全市工业总产值计划安排281.7亿元,比去年预计完成增长4%。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计划安排159.6亿元,比去年增长23%。
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计划安排59亿元,比去年预计完成增长19%,扣除物价因素纯增8.2%。
全市物价零售指数控制在110%左右,与国家和省保持同步。
城市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计划安排 6 350元,比去年增长 17%;农村人均纯收入计划安排1 480元,比去年增长14%。
(二)1996年全市经济计划主要工作
全面发展农村经济,努力增加农民收入。一是以粮牧企为重点,进一步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突出高产作物玉米和水稻,扩大水稻种植面积10万亩,稳定小麦和大豆,高产高效作物占粮豆播种面积 60%左右。保证甜菜、亚麻和烟叶等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有计划扩大饲料作物面积,逐步建立起“粮、经、饲”三元结构。加强蔬菜基地生产建设,蔬菜种植面积保证不少于34万亩,总产量力争达到55万吨。二是建立“龙头”型生产经营体系,各区、县及有条件的企业要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抓紧上一批具有牵动作用的龙头企业和项目,推进农村产业化进程。三是依靠“科教兴农”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计划玉米“大双覆”达到35万亩;“大双植”达到25万亩。同时积极推进畜牧业、养殖业良种良法和先进技术。继续抓好“丰收计划”和“星火计划”。四是抓好以抗旱为重点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提高防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对肇源巨宝山灌区、中心灌区、古龙灌区、林甸引嫩灌区、双南灌区的扩建工程要认真抓好配套和管理工作。五是多渠道、全方位筹资,努力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六是抓好以工代赈项目的规划、管理工作,加快贫困县脱贫致富的步伐。
加快推进两个根本性转变,全面提高工业的质量与效益。1996年,全市工业继续坚持稳石油、兴化工,以发展替代产业和地方工业为重点,紧紧抓住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环节,进一步理顺各方面经济关系,优化经济结构,全面提高我市工业生产的质量和效益。石油工业,全年计划生产原油5 540万吨,工作安排5 600万吨,天然气22亿立方米;新增石油探明储量6 000万吨,新增石油控制储量6 000万吨。石油化学工业,原油加工量要在国家下达计划外积极寻找加工能力。进一步优化生产经营方案,搞好资源配置,多生产高附加值、市场急需的产品,特别是要增加化肥、化纤等产品产量。要抓好乙烯三期工程投产工作,争取一次试车成功。对已投产的管理局助剂厂聚合物工程、黑龙江化工厂壬基酚项目抓好达产达标工作。替代产业的发展要有新的突破。全市地方工业总产值计划安排 49.6亿元,比上年增长17.5%,其中市区地方工业计划安排35.8亿元,比去年增长17.4%;四县工业计划安排 13.8亿元,比去年增长17.9%。今年计划新建投产项目 43个,预计可实现产值5.17亿元(现价);实施技术改造项目60个,预计实现产值 3亿元(现价)。要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建设和开发,重点抓好黑龙江十大基地之一的大庆电子产业,全面运作“一体两翼”战略,加快宏伟化工园区、兴化化工园区和林源化工园区开发建设,下大力气发展高科技项目,尽快形成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新格局,牵动全市地方工业的快速发展和结构升级。
加快发展非国有经济,拓宽经济发展“第二战场”。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方针。在积极促进国有经济发展的同时,继续鼓励发展乡镇企业、区街经济、个体私营经济、民营科技企业和“三资”企业等非国有经济成份。全市计划新发展个体工商户30 000户,私营企业400家。
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继续深化农村改革,坚持和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机制,建立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在土地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建立土地使用合理流动机制,鼓励适度扩大规模经营,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土地向种田能手集中。切实搞好水面、草原的承包经营,加快五荒资源的拍卖、租赁、综合开发利用。以搞活国有企业为重点,深化企业改革,通过明析产权关系、企业内部分离和外部分流、兼并、破产等途径,逐步解决企业富余人员过多、负担过重的问题。继续抓好大庆毛毯总厂的省级现代企业制度的试点工作。
要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加快利用外资的步伐。加强与秋明、卡尔加里、桂林等国内外友好城市和经济发达城市、地区的联系合作。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依靠好的项目,提高利用外资的规模和档次。搞好“三资”企业管理,努力提高“三资”企业外资到位率、建成投产率。
加大监控工作力度,进一步降低物价上涨。今年的物价上涨幅度控制在 10%左右。对粮食和化肥、农药、农膜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要进行重点监管。要不断开展物价大检查,确保物价调控目标的实现。
深入实施“科教兴市”战略,促进经济与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教育工作要以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为重点,加快普及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农村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初中入学率达85%,积极发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和高等教育,为大庆的发展培养大批跨世纪的合格人才,职工接受培训达28万人,农民27.18万人。
科技工作要围绕石油、石油化工开展科研活动,抓好石油和石油化工方面重大关键技术攻关。积极推广先进农村适用技术,尽快提高农村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促进科技成果尽快向生产力转化。对于矿产资源补偿费地方留成 4 000万元资金,主要用于矿产资源勘查工作,必须专款专用。结合我市实际情况,主要用于非油气资源普查、矿泉水及地热资源勘察、石英砂资源勘察、粘土资源勘察等,任何单位不准挪用。1996年,计划生育率达 95%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9‰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