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严格企业管理推进内部改革

严格企业管理推进内部改革



  【严格企业管理推进内部改革】 1995年,林源炼油厂面临着成品油市场疲软、原油计划欠供、拖欠货款严重等重重困难,经济效益明显下滑。为扭转这种不利局面,他们强化管理,大练“内功”,开展查找管理漏洞、杜绝效益流失活动。即从细化生产方面入手,查损耗漏洞;从流通领域入手,查销售订货漏洞;从工程管理入手,查建设资金使用漏洞;从汽车运输、修理及油料管理入手,查公车私用,修理费、油料外流漏洞;从查各种收费入手,查少收、漏收漏洞;从生产费用管理入手,查费用支出过大漏洞;从固定资产转移入手 (外卖及报废设备的处理), 查有无擅自处理的漏洞等。企管处、财务处、运销处、物资供应处、工程建筑安装公司等部门先后按照工厂的统一部署,制定措施,加强整改,有效地减少了效益的流失。为巩固查找的成果,这个厂强化内部监督职能,进一步健全约束机制,充实完善监管制度,基本做到了超前预测监督、跟踪考察监督和事后评价监督。
  按照总公司新一轮达标工作的总体部署及本厂《基层建设考核细则》的要求,林源炼油厂扎扎实实地开展了新一轮达标工作。参加竞赛的12个车间大部分从不达标进入了达标行列,有些车间在主要考核项目上达到创优水平。在基层建设方面,按照系统管理的原则,建立了基层单位建设达标工作的保障体系和系统管理网络,形成统一的指挥、决策、组织、协调、控制中枢。此项工作一年进行十次月检,两次岗检。年终根据月检、岗检累计考核情况对基层单位进行一次综合评价,促进了达标向深层次迈进,使企业管理再上新台阶。大多数单位规章制度健全,考核严格,奖惩适度,管理工作已步入正轨。
  为向现代化企业制度过渡创造条件,林源炼油厂进一步推进了企业内部的配套改革。继续坚持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分离承包、租赁经营工作取得了新的经验。 5月份开始在全厂范围内推行全员劳动合同制,到10月底全厂 7 208人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实现了劳动用工制度的重大转变,体现了“双向选择”,强化了竞争意识。年末审定后全厂定员为6 045人,比原定员减少567人。加大机构改革力度,将原房地产公司与后勤处合并成立生活服务总公司;将原调度处与生产技术处合并成立生产办;将原计划处与规划处合并成立计划规划处。缩小了毛纺厂的生产规模,对毛纺厂分调度室实行指标考核,为毛纺厂减亏和实现转产创造了条件。还按照大庆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实施了住房制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