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信贷结构
调整信贷结构
【调整信贷结构】 全市各家信用机构注重活化信贷存量,优化增量,做好贷款投向选择,加速流量周转。在短期贷款方面,侧重支持了石油、石化、替代产业的商品生产;支持了高新技术产业、县域经济和个体私营经济及“两高一优”农业生产的发展;保证了化肥、农药、良种、机修、机油、农膜等农用生产资料的资金需要;支持了菜篮子、米袋子和副食基地建设。1995年末信用机构发放工业贷款余额61.8亿元,商业贷款余额 28.4亿元,农业贷款余额3.7亿元,乡镇企业贷款余额3.3亿元,私营及个体工商企业贷款余额0.2亿元,“三资”企业贷款余额1.5亿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 12.2%、19.8%、37%、17.9%、40%、25%。六项贷款占短期贷款的比重为 56.6%、26%、3.4%、3%、0.18%、1.4%。在中长期贷款方面,侧重支持了高新技术产业项目的基本建设,城市规划建设,安居工程建设和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的改造项目。年末统计,技术改造贷款余额5.3亿元,基本建设贷款余额19亿元,住房贷款余额0.6亿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23.3%、18.8%、119倍。三项贷款占中长期贷款的比重为20.6%、73.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