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少生快富奔小康的新风气在农村初步形成

少生快富奔小康的新风气在农村初步形成



  【少生快富奔小康的新风气在农村初步形成】 1995年,全市农村开展了计划生育同发展农村商品经济相结合,同农民发家致富奔小康相结合,同建现代化文明家庭,促进社会进步相结合的“三结合”活动,把引导农民少生、快富、奔小康当成是功在当代、利在子孙、造福人类的一项工程。市委、市政府要求各级党政领导在“三结合”活动中要唱主角,把少生、快富、奔小康作为政府行为,纳入社会和经济规划之中。各县、区按市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制定了本县(区)的 “三结合”工作规划,采取了切实可行的措施,培养各种类型“三结合”典型128个。在典型的带动下,使“三结合”活动初步开展。7 月,市政府在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召开了“三结合”经验交流会,重点推广了林甸县宏伟乡“一帮一、手拉手,致富路上共同走”的经验;杜尔伯特县太康镇“争创小康村、争做计生户、争当致富人”的经验;肇州县脱谷乡“六到户、三到人”的经验;肇源县民义乡“生育、致富一起抓”的经验;大同区“坚持两抓一完善”的经验等。从而使“三结合”活动在全市从试点逐步向面上铺开,开展率达到 80%以上。一个以少生、快富、奔小康的新的生育风气在全市农村初步形成。8 月,全市有3个“三结合”典型在全省交流。同时,选送的两部“三结合”录像片分别被评为全省一等奖和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