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
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
【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 区政府动员和组织全区人民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积极创造条件,努力克服各种不利因素,集中精力搞好经济建设,圆满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全区实现社会总产值9.09亿元,比上年增长93.6%。其中,工业建筑业总产值5.4亿元,比上年增长98.3%,利润2 579.6万元,增长145.6%;商品销售额实现1.76亿元,比上年增长13.9%,利润976.9万元,增长109.6%;地方税收完成2 870万元,增长31.6%。
农业。继续稳定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不断深化改革,调整产业结构,增加资金、物资、科技的投入,使农业生产在大灾之年喜获丰收。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 2 597公顷,其中,粮食1 858公顷,单产1 487公斤,总产2 468吨;大豆198公顷,单产572公斤,总产113吨;蔬菜672公顷,总产量8 618吨。全年大牲畜存栏6 276头,其中牛3 786头。出栏猪 8 515头、牛2 208头,羊5 100只,禽175 846只,总产肉量1 472吨,产鲜奶 10 814吨。农民人均收入由上年的1 428.4元增加到2 821元。在乡镇企业发展上,全年考察论证项目36个,启动上马的 9个,正在组织上马的 3个。兴建开办了两个小区。一个是位于龙南黄金地段的乡镇经济小区,内设工业、商贸、饮食、娱乐四个园区,总面积 31万平方米,注册企业36家,投资总额1 200多万元;另一个是位于黑龙江化工厂西侧的化工小区,规划面积20万平方米,规划进驻企业12家。目前TS0石油脂、偶氮二乙丁腈、包装容器、水泥厂4家企业已经进入小区。还开发了龙南建筑市场,组建了东方建筑公司和联合运输队伍,并在 6个村分别兴建了混凝土构件厂、铸铁管厂、玻纹管厂、木器厂和涂料厂,为龙南地区开发建设提供配套服务。全年共创产值21亿元,获利近千万元。荣获“黑龙江省兴乡企、奔小康先进单位”光荣称号,并在全市乡镇发展杯竞赛中夺得金牌。
工业。以骨干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为中心环节,加快区街工业发展步伐。全区有82家企业进行产权制度改革,有26家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喇嘛甸镇农民钻井公司依靠雄厚的资金优势,组建成以钻井公司为核心的黑龙江省东华实业集团公司;让胡路商场、乳品二厂也先后改造成股份有限公司和股份有限责任公司;聚丙烯化工厂继续实行了租赁经营;皮革厂被京庆特种钢公司兼并后,在上项目、转机制上下功夫,使自身有了生机和活力。其它小型工业及商业企业也都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实行兼并、租赁、委托经营、国有民营和股份合作制。企业的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医疗保险等全方位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形成。
商贸。对全区商品物价进行经常性监督检查,严厉打击价格违法行为。区内各大商场、商店、工农贸市场全部实行明码标价,粮油、蔬菜等副食品实行了最高限价控制,有效地抑制了物价过快增长等问题。集中开展打假活动,全年查处假冒伪劣商品 35种3 700件,全部予以销毁。加强牲畜屠宰市场的管理,坚持对各大市场经营的肉类全部进行免疫检验,使广大居民吃上了放心肉。在个体私营经济发展上,突出重点抓大户,促进私营企业上档次、上规模、上水平。区五大班子分片包干,包发展、包服务,依法保护业主的合法权益,促进了全区个体私营经济的快速发展。全年全区发展个体工商户3 622户,完成年计划的106.2%,实现产值2 209万元,营业额3.5亿元。发展私营企业 60户,完成年计划的139.5%。全区现有私营企业中,年产值超50万元的13户,超百万元的5户,超千万元的3户。
城市建设与管理。以为新区搞好配套服务为重点,先后对长青小区周边的西泽路、西寨路两侧个体临时建筑进行了规划。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为主,完成了西干线的改造,修复了西杨路面,开发了西泽路商业街。加强城市管理工作,对乘风庄、让胡路中心区电话亭以及临时建筑,西静路个体摊贩摆放问题进行了重点清理和整顿,封闭了让胡路农贸市场东侧街路,开辟了自产市场。环境保护工作又有新的进展,全区新上项目全部实行“三同时”审批。一些老的污染源,如黑龙江化工厂、化学助剂厂火炬冒黑烟问题,油建水泥厂、岩棉厂粉尘污染问题,都得到较好解决。1995年,荣获“黑龙江省文明城市建设先进区标兵”、“黑龙江省卫生标兵区”等荣誉称号。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让胡路区地处繁华地段,社会治安形势趋于严峻。针对这一问题,全区组织开展了以打击杀人、抢劫、重大盗窃,治理重点区块为主要内容的“专项打击、重点整治”活动。建立健全社会化防范体系,组建了巡逻警察大队,全区配备治安联防员 1 415人,对重点部位、重点地段进行24小时巡逻,对居民住宅区实行全方位看护。在企事业内部组建巡逻队57个,加强生产要害部位和治安重点部位的巡逻检查。农村建立警民联防区 3个,联防队14个,群户联防组247个。公安分局成立了流动人口管理办公室,对全区90%以上的流动人口进行了摸底,清走不符合居住条件的流动人口1 032人。加强平安小区建设。全区 40个小区有23个达到创建标准。区政府加大对社会治安整治的领导力度,全年投资80万元用于办案,改善干警生活待遇。通过不懈努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又上一个新台阶。全年打掉各类犯罪团伙36个,抓获各种犯罪分子221人,缴获赃款赃物总价值384.6万元;破获刑事案件 452起,查处治安案件322起,特别是“4·30”富强村高志芬等三人同时被杀案,“10·15”乘风邮局价值30万元通信设备被盗案、“11·22”绑票案等一批影响大、危害大的案件的侦破,有力地打击了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维护了社会稳定。以“95安全年”为契机,加强道路交通和安全防火管理工作。全区交通亡人、伤人、经济损失等项指标均控制在市下达指标之内,防火、生产安全无重大上报事故。
教育、文化和卫生事业。教育工作以提高师资水平, 提高教学质量为重点, 先后开展了“六项教育”和“四个一”活动,代表大庆市和黑龙江省顺利通过了国家“两基”检查验收。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的方针,搞好文化普及工作,净化文化市场,取缔了带有博彩性质的游艺活动,为全区人民创造了一个健康、文明的文化环境。卫生工作以防病、治病和改善医德医风为重点,不断提高医疗工作水平,城乡卫生指标均达到省、市要求。全区计划生育率为96%,综合节育率为98%,农村长效节育率为95%,圆满兑现了与市政府签订的一档责任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