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
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
【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 1995年,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以增加农民收入和奔小康为目标,以“企牧渔粮经庭”为重点,以发展乡镇企业为主的国营经济为突破口,全面实施“以牧为主、稳粮重企、上渔兴林、多种经营”的发展战略,不断深化农村改革,积极推进科技进步,大搞资源深度开发,全面发展“两高一优”农业,战胜了历史上罕见的旱灾等自然灾害,实现了两个文明建设的双丰收。
农业。1995年全县完成农业总产值4亿元,比上年增长10.7%;完成农业总收入2.92亿元,比上年增长20.7%;农村人均收入达1 180元,比上年增长19.4%。种植业粮食单产达到148公斤,总产实现13.2万吨。从事庭院种植业开发的农户已占农户总数的80%,比上年增长72.4%,人均收入增加 200多元。胡吉吐莫镇境内东吐莫泄洪工程通过验收,进一步提高了这个地区防洪泄涝的能力。全县水产品总产量达到1.6万吨,实现渔业产值 6 854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8.5%和17.7%。完成造林面积5万亩,比上年增长42.9%。
畜牧业。大牲畜饲养量达到16.37万头(匹),羊饲养量达到12.9万只,猪饲养量 15.5万口,禽饲养量144.8万只,分别比上年增长14.3%、16.2%、10.1%和 33.2%。肉类总产量达到1.34万吨,鲜奶总产量 6.6万吨,羊毛367吨,禽蛋产量4 105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22.9%、24.5%、12.2%和7.4%。牧业总产值实现2亿元,比上年增长27.8%,占农业总产值的46%。
工业。坚持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以产权制度改革为重点,积极推进各项配套改革,使企业进一步转换经营机制,增强了活力。1995年,县属140户工商企业已有129户进行了不同模式的产权制度改革,占企业总数的92.2%。其中股份合作制2户,有限责任公司 6户,租赁经营81户,委托经营2户,承包19户,联营联合1户,拍卖 15户,关停3户。人事和劳动部门分别建立了人才和劳动力市场,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扩大了集体企业职工退休费社会统筹范围。全县全口径工业产值实现2.37亿元,比上年增长32.5%;工业品销售收入实现 2.38亿元,比上年增长28.7%;实现利润1 276.7万元,税金725.3万元。全县乡镇企业总产值4.17 亿元,比上年增长64.4%;实现总收入5.O1亿元,比上年增长99.3%;利润5 279万元,税金1 720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97.7%和44.4%。财贸企业销售收入2.16亿元,利润5万元,比上年减亏735万元,第一次实现了全口径盈利。
商贸、金融。全县市场繁荣,物价保持基本稳定,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社会消费品销售总额达到1.88亿元,比上年增长10.5%;物价涨幅控制在 14.8%以内。全县人均收入1 570元,比上年提高22.3%;城乡储蓄余额1.85亿元,比上年增长19.8%。全县个体私营户发展到11 563户,从业人员16 540人,注册资金5 818万元,上缴税金400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13%、102%、91.8%和44%。全县完成工商税收1 932万元,比上年增长 11%,县本级财政收入2 455万元,达到收支平衡,略有节余。
旅游。县内各旅游景点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环境,增强了旅游吸引力。连环湖旅游区把猎人营地与原场部联网成片建成“旅游中心城”,客房增加70张床位,装修了蒙古包,购置了快艇、太阳伞、气垫子等设备。寿山旅游区栽植风景树苗13万株,游船增加27条,游人骑马增加17匹,新上2处淋浴。松林公园开辟了游泳场,增加吊床 80张,还打通了观松塔到游泳场的道路。石人沟度假村在果园建成15栋小红砖房,供游人住宿用,还修建了钓鱼池。全年接待游客25.1万人次,其中外国旅游团 8个、155人次,销售总额188.5万元,比上年增长20%。
城乡基础建设。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条件。修筑地方渣油路28.7公里;新建地下排水泵站1座,铺设地下排水干线1 671延长米;完成泰康镇供电网改造工程,并为农村 9个无电村屯解决了上电问题。在邮电通信建设上,完成了敖林西伯、他拉哈、巴彦查干等乡镇的光纤通信工程和巴彦查干、白音诺勒等乡镇的程控电话工程,使程控市话由4 000门增加到8 000门。新建、续建往宅楼 19幢69 368平方米;组建了镇内热力供应网,联网供热面积达6.4万平方米。
科教文卫。全县有各类科技人员5 395人,其中高级职称67人,中级职称1 011人,初级职称 4 317人。根据科技兴县战略,狠抓了牛羊育肥、“两豆”品种开发、良种鱼早产早繁等技术的普及推广工作,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全县各学校加强德育工作,广泛开展了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中心内容的系列活动,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的教育网络初步形成。小学毕业合格率89%,初中毕业及格率78%,高中毕业会考通过率 96%,高考入学人数 162人。全年教育投资1 511万元,比上年增加97万元;改造校舍危房4.2万平方米,新建校舍 4 800平方米;砖瓦率达到 89%。全县群众性文化活动更加丰富多彩。县蒙古族歌舞团坚持面向农村、面向群众,全年演出187场次,其中下乡演出80场。县文化馆组织力量,收集创作文学艺术作品150余篇(首),部分作品在国家、省、市报刊上发表并获奖。举办了美术、书法、舞蹈、声乐辅导班,放映电影1 735场。县博物馆加强基础工作,全年接待参观人数2万余人次,在全省69个市县业务评比中获得“优秀博物馆”奖。县图书馆坚持搞好优质服务,共接待读者3.1万人次,流通书刊6.5万册次。体育工作成绩显著,特别是摔跤获得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银牌1枚,省农运会金牌3枚,银牌1枚。全县医疗卫生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各项任务。脊髓灰质炎疫苗强化免疫接种率98.5%,合格碘盐食用率95%,特需人群碘盐覆盖率95.6%;县级医疗单位、乡镇场卫生院所和个体诊所药品监督检查覆盖率均达100%。全县计划生育率 99.5%,人口出生率9.83‰,人口自然增长率4.8‰。这三项指标,均好于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