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

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



  【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 农业。1995年在遭受历史少有旱灾情况下,仍有长足发展,实现农业总产值33 252万元,比上年增长3.6%;农业总收入41 937万元,比上年增长 21.5%;农业人均收入1 028元,比上年增长1.8%。粮豆薯总产量216 640吨。牧业生产基本稳定,全县大牲畜存栏68 929头,比上年增长4%,其中黄牛存栏17 890头,奶牛存栏18 431头,生猪存栏93 956头,羊存栏113 322只,家禽存栏827 400只。
  工业。全县工业企业不断深化改革,加强管理,认真解决深层次矛盾,克服重重困难,摆脱困境,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实现总产值按 1990年不变价为20 060万元,比上年增长16.4%;现行价为27 429万元,比上年增长32.4%;实现销售收入 23 428万元,产品销售税金 175万元。林港塑胶实业公司、造纸厂、制鞋厂等企业,均以产品质优价廉,供不应求,斐声省内外。
  财贸。1995年全县收入预算1 063万元,决算1 063万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27 662万元,比上年增长24.5%;保险业务收入479 万元,比上年增长 2.4%。商品流通领域呈现出市场繁荣、购销两旺的势头。全县批发、零售贸易业、餐饮网点5 480个,比上年增加1 621个;从业人员12 680人,比上年增加2 016人。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24 749万元,比上年增长25%;商品购进额20 715万元,比上年增长43.6%;商品销售总额22 264万元,比上年增长30.5%。
  科技、教育、卫生。全县共完成科技项目20项,其中科技攻关5项,星火计划2项,推广计划10项,火炬计划2项。共有学校169所,其中县镇26所、农村143所;班年级1 304个,其中县城282个,农村1 022个;高中2所,初中22所,小学145所;在校学生41 583人,教师 1 943人;校舍建设基本实现了砖瓦化。卫生机构37个,其中医院13 个,各类技术人员905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15‰,计划生育率92.5%。
  全县社会福利事业也有较大发展。邮电业务总量714万元,比上年增长66.7%,年末电话机达5 759部,比上年增长28.5%。现有敬老院10个,床位266张,收养人数177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