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概况】 大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中国唯一依托石油、石油化工优势创办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国家科委重点扶持的 15个开发区之一。1992年4月10日破土动工,规划面积12平方公里。1995年1月,国家科委又批准开辟兴化、宏伟两个化工园区(简称“一体两翼”),规划面积7.5平方公里,都享受开发区的优惠政策。到1996年末,在开发区 3.5平方公里的主体区域内实现“七通一平”(道路、通信、供电、供热、供汽、给水、排水和场地)。被列为重点发展的电子信息、精细化工、新材料和机电一体化产业的四个领域,已经形成具有相当规模的产业框架。7 月2日和8月23日,李鹏总理和邹家华副总理先后视察开发区,李鹏总理还高兴地为开发区题词:“发扬大庆精神,办好高新技术开发区。”省、市领导也多次深入开发区检查指导,4月2日和23日,市委、市政府先后召开常委会,听取开发区工作汇报,要求把开发区建成大庆这座现代化高科技城市的示范区。
  【开发区经济高速发展】 1996年,开发区实现技工贸总收入 27.82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11%;实现工业总产值20.3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02%;实现利税3.53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00.85%。与1995年相比,三项主要经济指标分别增长63%、102%和17%,均突破年初确定的目标。在基数不断增大的情况下,工业总产值仍然保持翻番的增长速度。从企业效益上分析,1996年开发区企业实现的利税总额占工业总产值的17.49%,高出全国高新区平均水平 6个百分点。从企业生产规模上分析,技工贸总收入或工业总产值超亿元的企业达 9家;从全市市区地方工业产值上分析,1996年开发区新增产值占全市市区地方工业新增产值的 54.4%,拉动地方工业增长16.7个百分点。开发区累计实现技工贸总收入57.3亿元、工业总产值 35.99亿元,利税8.74亿元。注册企业 395家。开发区经济的快速发展,进一步壮大了大庆市替代产业的总体实力,成为全市发展最快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火炬计划项目实施顺利】 1996年共落实火炬计划项目 18项,其中国家级7项、省级11项。国家级的7项已全部投产,开发生产出8种高新技术产品,其中国内首创、具有国际水平的5种。通过实施火炬计划项目获得国家项目贷款规模 3 700万元,落实到位2 500万元,占全省同期火炬计划贷款规模的90%。开发区累计实施火炬计划项目65项,占全省同期的75%,成为黑龙江省重要的火炬计划基地,在全国52个国家级高新区中也是比较高的。
  【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迅速】 1996年,开发区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加快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步伐,初步形成了三个比较大的电子产业发展集团。以中庆集团、黑龙江省计算机总公司、中显公司、赛乐电子公司为核心,形成了通信、计算机产业集团,其主导产品彩色计算机显示器、 3.5英寸磁盘芯、磁卡POS 机、打印机等,形成一定的生产规模;以黑龙江华旭金卡电子有限公司、亿达电子有限公司、三高电子有限公司为核心,形成以金融电子为主的IC卡系列产品的产业集团;以泰科电气公司为核心,形成敏感及新型储能元件开发生产集团。作为全市六大支柱产业之一的电子信息产业1996年重点推进的14个项目全部在开发区,并见到明显效果。全市电子产业实现产值2.8亿元,其中,开发区实现2.58亿元,占全市电子产业产值的92.1%;全市电子产业已形成产值规模24.76亿元,其中开发区 9.6亿元,是全市电子产业的38.8%。开发区构筑起了大庆市电子产业的框架,成为黑龙江省电子产业的发展基地。
  【“一体两翼”发展战略初见成效】 1996年,“两翼”园区得到石油管理局和石化总厂两大企业的重视,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截止1996年底,两翼园区共注册企业20家,投产18家,实现产值7亿元,形成产值规模16.6亿元。兴化园区的大庆树脂厂,总投资 23.7亿元,主要有年产6万吨苯乙烯、2.5万吨聚苯乙烯、5万吨ABS。苯乙烯装置、聚苯乙烯装置已投料生产,全年实现产值5 000万元。新龙聚丙烯联营厂实现产值5 699万元,环宇石油树脂厂实现产值3 130万元,环庆助剂厂实现产值 2 524万元。宏伟化工园区柠檬酸项目土建工程基本完成,林源化工小区的干气制乙苯项目、催化重整项目和丙烯回收装置项目已于12月投料运营。两翼园区的建设,使大企业的原料产品得到充分利用和开发,促进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同时使两翼园区成为大庆市六大支柱产业中石化产品及精细化工产业发展的主战场。
  【进一步优化政策环境】 哈洽会期间,市政府在哈尔滨举行招商引资新闻发布会,开发区重申了引进项目、人才、资金等方面的优惠政策,鼓励国内外人士到开发区兴办高新技术企业,为其提供优惠政策和优质高效的服务。5月 17日,开发区具体承办了高校、科研院所专家学者与企业界人士座谈会。应邀出席这次座谈会的有省内的 10所高校、11 家科研院所的数十名专家学者和市中省直企业、市属企业、各区的负责人及中外新闻单位记者。座谈会由市长助理、开发区工委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王起亮主持,市长钱棣华致欢迎词,常务副市长、管委会主任王强。管委会副主任任文郁介绍大庆基本概况、支柱产业发展规划、大庆开发区三年规划和优惠政策,并宣读“关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与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联办实验室的暂行办法”和“关于大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引进项目、引进人才的补充规定”。联办实验室,是利用高校、科研单位设备、技术、人才、课题的优势,共同确立科研课题,由大庆开发区提供项目贷款,以科研成果开发收入和技术培训作为资金回收的来源,待资金回收后,联办双方按一定比例分配利润。联办实验室开发出的成果,由大庆开发区负责技术转让和产业化工作。
  省委常委、大庆市委书记王先民在座谈会上希望科研人员、专家学者到大庆来,到大庆开发区来,共同搞项目、办企业。省政协主席周文华、省科委主任何琏出席座谈会并讲话。与会人员就引进项目、技术交流、人才培养、科技一体化等问题洽谈交流,并发布 42 项科技项目。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1996年,开发区对外开放度进一步增加,全年共有20多批外商近百余人来区考察、洽谈,注册三资企业8 家,合同外资额为1 789万美元,实际到位1 765万美元,资金到位率是历年最好的。区内三资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也比较好,全年实现产值 6.1亿元,比1995年增长94%,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34%。区内三资企业已发展到 113家。12月在香港举行的大庆市招商引资新闻发布会暨项目洽谈会上,开发区企业共同外商签订合同 2项,合同金额7 300万元人民币,占全市的50%,签订协议6项,协议金额 5.87亿元,进一步提高了开发区的知名度和经济开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