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统战工作

统战工作

统战工作



  【加大为经济建设服务力度】 1996年,市委统战部门加大了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力度。
  首先加强了对台经贸工作。全市有台资企业24家,1996年上半年,市委统战部等部门先后三次专访,对这些企业提供咨询服务。贯彻《黑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条例》,主动为台商办理《台湾投资证书》。黑龙江明星食品有限公司是市台办重点扶持的台资企业,帮助这个企业在海关办理了进口20万元人民币设备的减免税手续。为给台资企业隆泰公司发展注入活力,市台办三次到省计委、省台办进行协调,争取到配套资金 800万元人民币。还从省中国银行争取到60万美元和120万元人民币。
  积极扶持个体私营经济发展。4月中旬和7月中旬,市委统战部门与市工商联一起,协同金融部门,对全市重点扶持、发展前景好的12家大中型私营企业调查走访,帮助解决近 4 000万元贷款。10月,对蓝星集团公司的生产经营情况进行调查,并向市里作了汇报。经市领导协调为该企业贷款 600万元,解决了“一星白酒”出口韩国资金不足问题。另外,按照市委部署,由统战部牵头与工商局等12个部门组成联合调研组,就大庆市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课题深入五区四县开展调查研究,形成《关于发展个体私营经济问题调研报告》,在6月 26日召开的市委常委扩大会议上作了汇报。 之后,又组织制定三年发展个体私营经济推进方案, 为市委制定“13633”发展战略提供了依据。
  市委统战部门还组织各民主党派和工商联,围绕二次创业的奋斗目标开展专题调查研究,对全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出意见和建议。民盟《关于我市环境保护工作的情况及建议》、民建《整顿与发展建筑市场是我市第二次创业的一项战略性措施》、九三学社《乡镇企业的宏观分析及几点建议》、工商联《私营企业发展中自身的制约因素及对策》等,都在市政协五届四次会议上发表,有的还形成政协提案,被政府有关部门采纳。
  【党外人士担任实职取得新进展】 1996年,大庆市在对党外人士的培养、选拔和实职安排方面取得了新进展。3~4月,市委统战部门通过对五区四县和 5家企事业单位及石油学院党员干部情况的调查,写出了《党外干部现状及培养选拔的建议》的报告,并向市委党群办公会作了汇报; 5月,对市内科研院所及国有大中型企业党外知识分子的情况进行调查,写出了《关于党外知识分子情况的调研汇报》。通过两次调查,掌握了 215名党外干部重点培养对象,并有选择地向市委组织部门推荐了后备干部。9月2日~11月1日.市委统战部和组织部联合举办了党外干部培训班,学员41人。学习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党的统战方针政策、市场经济知识等7方面的内容。经过选拔、培养,全年先后安排6名党外人士担任萨尔图区、红岗区、大同区、让胡路区和林甸县的副区(县)长,使这项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至此,全市五区四县,除杜尔伯特县外,都已安排了党外人士领导干部。12月21日,市委召开党内外合作共事经验交流会,让胡路区、红岗区、龙凤区、林甸县的党外副县(区)长和所在县、区的党员领导,分别介绍了他们加强党内外合作共事的经验。李长玲在会上指出,各级党委要把培养、选拔党外干部当作长期的、经常性的工作抓下去,并希望党员领导干部既要发挥特长,又要继续学习,树立正气和良好的形象。
  【对台工作得到加强】 1996年,对台工作得到加强。全年共接待台胞20批76人,其中经商考察的15批56人,占总人数的73.7%。另外,赴台探亲的4批6人;赴台进行学术交流的2批29人。对于这些人员,加强政策性指导,协助办理手续,作好行前教育,使两岸交流有了实质性进展。
  做好对台宣传工作。先后在萨尔图区党支部书记培训班、龙凤区政协委员培训班和市老年大学、市委党校党外干部培训班开设了讲座。讲解台湾问题的由来,台湾目前的政治形势,党和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江泽民总书记关于台湾问题的八项主张。《黑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条例》下发后,立即在《大庆日报》和广播电台《大庆早上好》节目中,以答记者问的形式回答了群众关心的问题。
  组织动员台胞台属立足本职,为市经济发展献计出力。适应变化了的形势,对全市台属进行了重新摸底和认定,准确掌握台属情况。建立重点人物库和引资项目库。 3月,与开发区党委工作处联合召开“台胞台属为开发区献计献策座谈会”,鼓励他们向台湾亲人牵线搭桥,招商引资。8月21日至 22日,在林甸县召开台胞台属现场会,听取了县台办关于台属蔬菜实验田获大丰收的经验。
  为进一步加强对台工作,9月 10日,台湾省籍同胞举行第五次全体会议。会议审议通过了市台联第三届理事会的工作报告;选举产生了第四届理事会,并在四届一次理事会议上选举张阿芳任会长;研究安排了下步工作。李长玲在会上指出,要发挥台联优势,为大庆发展战略献计出力;扩大交流交往,努力做好争取人心工作;加强自身建设,努力培育“四有”新人。
  【对青年台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1996年,对青年台胞继续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主要内容是号召青年台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激励他们自觉地为祖国统一, 实现“九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作贡献。年初在房产公司召开动员会,4月组织一次检查,6月在哈尔滨召开的东北三省及内蒙古自治区爱国主义教育经验交流会上,大庆市被授予教育先进单位称号,并作了典型发言。同时受到表彰的还有油田化学助剂厂和井下作业公司龙井小学,有5人被评为先进个人,占全省受表彰单位和个人的一半。12月5日。召开全市青年台胞“三观”教育座谈会,交流经验,畅谈体会,推动了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