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事·侨务
外事·侨务
外事·侨务
【外事工作概况】 1996年,大庆市外事部门坚持地方外事工作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宗旨,抓住机遇,找准位置,突出重点,发挥优势,积极拓展外事领域,圆满完成了外事工作任务。全年共接待来自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朝鲜、印度尼西亚、比利时、奥地利、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客人35批213人次;接待在大庆工作的外国经济专家461人次、文教专家11人次;审批赴俄罗斯、法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韩国、香港等20个国家和地区的因公出国团组245批784人次,并为89个因公出国团组 336人次办理了出国手续;提供商务谈判和现场翻译服务210人日;收发对外联络传真、信函565件。
【加强出国出境管理】 1996年,大庆市共派出因公出国出境团组428个1 421人次,其中市政府审批因公出国团组245批784人次。在出国管理工作中,市外事办发挥外事归口管理的职能作用,坚持“统一政策、统一制度、统一纪律”的原则,坚持经济性出访从宽,非经济性出访从严的原则,进一步完善了对出访效果跟踪考察和信息反馈制度。同时,加强了因公出国管理的措施。一是严格制度,分级负责;二是严格把关,保证质量;三是严格管理,提高水平;四是严格规定,堵塞漏洞;五是严格纪律,加强教育。还通过实行《同公出国护照专办员制度》和《护照押金制度》,收到明显效果。全市出国人员全部完成任务按期回国,没有发生违反外事纪律现象。使出国管理工作“管”而不死,“活”而不乱。
【友城工作取得新突破】 1996年,友好城市工作遵循“积极、稳妥”的方针和“讲友好、讲互利、讲实效”的原则,在发展大庆市与加拿大卡尔加里市和俄罗斯秋明市友好城市关系的同时,积极寻求新的友城伙伴,扩大结好领域,使友城工作取得了新的突破。
一年来,全市先后派出以市委书记王先民为团长的大庆市政府代表团一行 6人,赴加拿大卡尔加里市进行友好访问;以副市长魏兴柱为团长的大庆市教育代表团一行11人,赴卡尔加里进行工作访问;市委副书记李长玲率大庆文化及广播电视代表团赴俄罗斯秋明市进行交流访问;市长助理康志俭率团参加秋明市建市 200周年庆典活动。为了进一步扩大大庆市与卡尔加里市的教育交流与合作,加快市基础教育现代化进程,10月上旬,魏兴柱率市教育代表团在加拿大访问期间,先后访问了卡尔加里大学,阿尔伯塔职业学院,卡尔加里皇家山职业学院,克里斯·爱丽斯小学,比宵·卡洛中学和德芬贝克中学等。代表团与卡尔加里市经济发展局和阿尔伯塔省高教部进行会谈,双方就互派教师、交流学生、中小学教材交流等教育方面的问题,签署了协议。
5 月,钱棣华市长率政府代表团访问日本长冈市,与日本长冈市政府、市议会进行了广泛的接触。双方就首先进行体育、教育、文化、卫生等方面的交流,进而开展经济、技术方面的交流与合作问题签署意向性协议;探讨了两市结成友城关系的可能性,双方的态度非常积极。
10月,大庆在卡尔加里设立经贸办事处。旨在协调经贸合作项目,加强两市交往。
【对外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快速发展】 1月18日,加拿大泛华能源公司一行 14人访问大庆,与大庆联谊石油化工总厂签定了共同投资开发富拉尔基油田的合同,成为第一个在大庆市主体行业——油田开发领域投资的外国公司,总投资额达 3 000万美元。为此,加拿大卡尔加里市市长阿尔·杜尔向钱棣华市长发来贺信,称其为“值得庆祝的、具有历史意义的协议。”
11月6日至26日,以外交部驻原苏联大使杨守正(现任中国东北亚国际经济合作促进会会长)为团长、大庆市委副书记刘海生为副团长的中国东北亚经济发展与合作考察团对美国进行了访问和考察。11月10日,考察团与俄克拉荷马城的专家学者就发展东北亚经济合作等课题进行了探讨和现场考察。专门访问了俄州的俄克拉荷马油田、菲利普石油公司等 6家石油公司和油田化学助剂公司,并与专业技术人员探讨了油田开发建设、油城替代产业的选择、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战略以及提高原油采收率、发展精细化工等经济、技术问题。考察团还就大庆市与埃得蒙市进行文化、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进行了专题讨论,并签订“大庆市与埃得蒙市文化交流和经济合作议定书”。
7月29日至8 月10日,刘阜茂副市长率大庆市城市规划、建设考察团一行6人,对奥地利的维也纳、萨尔斯堡、林茨 3个城市进行了实地考察。双方就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土地利用管理、道路交通与城市消防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交流和研讨,为大庆市的市政建设和管理积累了有益的经验。
【加强内引外联工作力度】 1996年,大庆市侨务工作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13633”发展战略要求,充分发挥侨务工作的特点和优势,加强内引外联工作力度。市侨务部门广泛收集了石油管理局、石化总厂、开发区及全市有关单位企业印制的宣传材料,提供给前来参观、学习、考察的国内外客人。全年共接待国内外客人21批 275人。其中,国外11批58人;国内10批 217人。同时,积极牵线搭桥,参予经济工作和招商引资工作。10月,有位外商对大庆编织袋项目很感兴趣,他们同外商派来的人一同到市塑料一厂考察,就一些具体问题进行探讨和论证,使双方都很满意;11月,市侨务办公室主任吴立生带着市里的 6个项目参加省侨务办公室组织的“黑龙江省经贸团”去欧洲等国家招商,并积极派人参予市政府在香港的招商引资工作,联络了10多位外商,都获得满意效果。
【侨务经济稳步发展】 1996年,市侨务部门加强对侨办企业的管理,努力发挥侨办企业在经济工作中的双重职能作用,使企业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促进了侨务经济的稳步快速发展。一是明确产权,理顺管理机构。1994年“三改”后,按照政企分开原则,侨办、侨联下属企业的行政工作归华庆公司管,业务归侨联、侨办管。一年多的实践证明,这种双重领导形式,使侨务经济发展受到一定影响。为此,市政府召开专业会议,作出明确规定:“侨联自筹资金兴办的企事业所形成的资产归市侨联集体所有。”并把华侨实业总公司从华庆公司分离出来,由侨联直接领导。这样,使企业有了自主权、决策权和经营权。二是抓好侨办企业内部机构设置的完善和管理。市华侨实业总公司独立出来后,侨联下属企业统一归其管理。总公司本着精简高效原则,设置了三部一室的管理机构,即党群部、管理部、财务部、办公室。按照各部室人员岗位责任制的要求和标准聘任上岗。对下属企业实行“三统一放”,即统一规划、统一指导、统一管理、放开经营。企业的主要经营者由总公司负责派出或推荐,并对总公司负责。企业的负责人按照总公司的总体目标和要求行使经营权。对中方参股的股份制企业,由总公司派出代表参加该企业的董事会,行使董事权力。由于从上至下建立一整套管理办法,使企业管理逐步走上正规,效益明显提高。到年底,总产值达4 100万元,创利税550万元,比上年增长37%,企业资产达800 万元。三是抓了企业基础设施的完善。1995 年公司盖了一栋综合办公楼,包括住宅、车库、食堂等,解决了部分企业的办公、经营场所及吃、住等问题。1996年,在龙南、团结路为华侨城市信用社购置670平方米的营业场所,配置了通勤车、提款车。并盖了8个车库,解决存车问题;在东风新村九区盖了 1栋住宅楼,解决了部分职工的住房。两年来,投入基础建设经费达1 350万元,为企业稳步发展打下基础。
【市侨联负责人名单】
主 席:冯家潮
副主席:吴立生、杨群、陈北归
曲延春、邓锦河
秘书长:曹慧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