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人事·信访

人事·信访

人事·信访



  【人事工作为经济建设服务】 1996年,市人事部门在总结多年来为经济服务经验的基础上采取实际措施,进一步加大为经济建设服务力度。一是完善与经济发展相关的人事政策法规,创造宽松配套的政策环境。市人事部门根据全市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本着“三个有利于”的原则,在保持政策稳定性和连续性的前提下,除了对几年来出台的各项政策进一步充实和完善以外,为促进非国有经济发展,在毕业生分配、流动人员管理、职称评聘、工资福利、“农转非”、干部调配等六个方面,思想有较大解放,政策有新的突破。二是加强整体性人才资源开发。在广泛调查研究、反复讨论修改的基础上,历时 3个月,制定了《大庆市“九五”期间人才资源开发规划》,对“九五”期间人才发展趋势作出预测,提出未来 5年人才发展的指导思想、方针、目标、任务、政策及推进措施。根据全市人才需求计划,组织职能科室重点在引进急缺专业如电子、计算机、工业民用建筑、城市规划等专业的毕业生上下功夫。通过参加国家与省人才交流和毕业生计划协调会、直接与高校双向选择等形式,共引进非师范类毕业生1 639人。对只靠引进满足不了需要的短缺人才,通过委培方式由省内13个院所委培了11个专业 556人。在人才库建设上,“要求流动的在职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有特殊专长人才”、“非在职大中专毕业生”和“乡土人才”4个信息库已经储存信息4 712个,还新建“委托挂靠人员、辞职人员”库,已有 257名流动人员登记入库。在各类人员的市场交流上,共为16家企业,需求的365名不同类型专业人员推荐714人(次)。人才市场日常交流各类人员 800人。在人事代理服务上,受49家企业委托,累计管理流动人员档案人事关系 2 489人(次),为48人(次)调整档案工资,为 7人(次)办理出国政审手续,为19人申报专业技术职称,为17人办理档案人事关系转移手续。此外,还应用《管理人员基本素质评价系统》和《职业能力倾向心理活动系列测评系统》两个软件,为56名新进入市场的求职个人提供测试服务,为12家用人单位履行人才招聘广告审批手续,并为其提供了招聘摊位。三是组织实施各类直接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活动。从科教兴市战略需要出发,市人事部门积极参与了科普之冬活动。按照分级负责、分层次开展的总体要求,开展了政策宣传和落实活动,开展了包括走访农户、编写科技手册、建立科技联系点、扶植大王户为内容的“四个一”活动;组织了 6支科技小分队到村屯传播实用技术;举办了“六站”(农业站、农技推广站、农技站、经管站,畜牧站、林业站)人员和农民技术员的培训班;开展了农民技术职称评定工作。
  【县乡(镇)党政机构改革完成】 1996年,大庆市四县及所属乡(镇),按照政企职责分开和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转变职能,理顺关系,精兵简政,提高效率,基本完成了改革方案确定的任务,在11月25日至28日进行的验收工作中,各县一次验收全部合格。通过机构改革,县乡(镇)之间、县直各部门之间、党政机关与企事业单位之间的关系进一步理顺,职能配置更加合理,财政开支大幅度削减,工作作风明显好转。各县党政机构由改革前的228个减少到124个,精简45.6%。人员编制由改革前的4 157名减少到2 730 名,精简34.3%。
  【各县开始实行公务员制度】 1996年,市人事部门参照黑龙江省有关国家公务员实施方案,结合本市实际,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大庆市国家公务员制度实施方案》、《大庆市国家公务员实施范围界定办法》、《大庆市国家公务员职位分类细则》和《大庆市国家公务员过渡办法》,经市政府常务会讨论通过。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各县着重抓了四个环节。一是严格界定范围。以机构改革“三定”方案为依据,以85号文件及有关规定为标准,严格把握政策界限,不乱开口子。特别对从事行政管理职能的一些事业单位的界定,召集各县专门工作会议,对有争议的单位逐个研究界定,统一了标准和尺度,使实施公务员制度的范围严格限定在省、市文件规定的范围内。二是合理设置职位。职位分类是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基础,它既是公务员制度的开始,又是机构改革的延伸。各县按黑人办字[1995] 123号文件要求,坚持以“三定”(职能、机构、编制)方案为依据,把各项职能由上到下分解到各内设机构,做到科学划分,合理设置,因岗设人,避免重复设置。为了规范职位设置,各县普遍采用了典型引路、试点先行、逐步推广的办法。三是竞争上岗。在对过渡人员进行严格审查的基础上,各县将机关各部门、各岗位人员配备情况公布于众。凡符合过渡条件的人,可根据个人愿望申报岗位,然后作述职报告。大家根据个人表现、述职情况,对每人进行民主测评,综合评定,决定去留。然后再对下岗人员合理分流。四是资料归档。按照基本工作程序和验收标准,各县对已实施公务员制度的部门、单位的有关方案、办法及职位说明书、过渡人员审批表、过渡人员名册等资料进行立卷归档,为实现公务员规范化管理打好基础。4 县实施国家公务员制度的部门、单位278个(其中政府机关132个、党群参照部门56个、乡镇57个,事业单位33个),共设国家公务员职位5 255个(其中行政职位4 316个、事业职位758个、离退休工作职位181个),实际过渡4 109人(其中行政机关3 546人)、离退休工作人员120人、省定事业356 人、县定事业87人),未过渡1 146人(其中以工代干顶岗347人、人大政协等单位未过渡169人、职位空 500人、机动130人),分流各类人员 1 246人(其中清理借调和以工代干人员46人、转事业单位383人、转企业单位66人、病退22人、退养 106人、提前退休623人)。通过竞争,各县下岗55人,回避调整20人,岗位轮换1 032人。
  【妥善安置军队转业干部】 1996年,大庆市共接收安置军队转业干部62人。随迁家属 8人。安置工作实行三优先原则,即优先考虑效益好的企业;机关事业单位补充人员优先考虑军转干部;在住房分配上优先照顾军转干部。还集资统一建军转楼两栋 7 000平方米。这一作法得到国务院和省有关领导的肯定。
  【群众来信来访件次持续增长】 1996年,是大庆市有史以来信访工作形势最严峻的一年。全年进京个体上访34件次,其中重访5件次;到省个体上访68人次,其中重访8人次;进京集体上访1批7人次,到省集体上访6批287人次。全市县处级以上单位信访部门共受理群众来信来访18 344件次,立案1 297件,办结 1 201件:,结案率达92.6%。市信访办公室受理群众来信来访1 704件次,其中,来信910件,来访 794件次。全市信访总量比上年增加7%。全市信访工作主要呈现 5个特点,一是群众集体上访突出,不仅批数大,人数多,而且规模不断扩大,重访所占比例高。到市集体上访第一次突破200批,达到 201批,参与上访人数占信访总量的78%,全市超过100人的集体上访21批,重访占集体上访总批数的46.6%。二是上访内容和范围不断扩大。突出表现在农村干部不廉洁、农民负担过重、土地纠纷包括征地遗留问题和权属问题、就业安置、欠发工资、揭发举报、城市规划动迁、个体私营经济的管理和税费征收等问题。上半年农村问题反映较多,下半年城市和企业的问题较为突出。三是突发性上访事件有所增加,这类问题大多矛盾尖锐,协调处理难度大。四是群众要求解决现实经济利益和生活问题较多。他们心情急迫。言辞激烈,行为情绪激动。五是举报问题增多,举报信访量占信访总量的32%。
  在信访工作中,由于全市各级党政领导和组织高度重视,认真贯彻《信访条例》,依法处理信访问题,并切实加强基层信访工作,从而使全市信访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被评为1996年度全省信访工作目标管理优胜单位和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系统先进单位。
  【召开全市信访工作会议】 1 月25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信访工作会议。会议传达第四次全国信访工作会议、全省信访工作会议精神;部署全市1996年的信访工作,表彰在1995年信访工作中取得较好成绩的信访工作目标管理优胜单位、先进科室和先进个人。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石油管理局的领导参加会议。副市长刘阜茂作1995年信访工作报告和1996年信访工作形势分析和工作安排。他在讲话中强调,1996年要着重抓四项工作:一是深入贯彻认真施行《信访条例》,依法做好信访工作。二是努力减少集体上访和越级上访,全力维护社会稳定。三是及时反馈信访信息,为领导机关科学民主决策服务。四是搞好基础建设,强化解决矛盾的功能。市委副书记李长玲在讲话中要求信访工作要继续为大庆的稳定和经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认真贯彻“分级负责、归口办理”的原则,努力把信访问题解决在基层;加强信访队伍建设,提高信访干部素质;各级党政领导要讲政治,支持信访部门的工作。
  会议为39个信访工作目标管理优胜单位,36个信访工作先进科室颁发奖状。
  【开展处理信访问题“突击月”工作】 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从5月15 日至 6月15日,用一个月时间,集中领导,集中力量,集中处理当前出现的集体上访增多、越级上访增多和农村信访问题突出的“突击月”。
  5 月13日上午,召开全市信访工作紧急会议,传达全省信访工作紧急会议精神,分析全市当前信访形势,部署做好信访“突击月”工作。市委、市政府、石油管理局、石化总厂领导和各县、区委书记、信访办主任、市直机关领导50多人参加会议。市委副书记李长玲和市长钱棣华先后讲话。李长玲要求全市各级领导干部和信访部门正确认识市信访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采取切实办法,遏制住“两增多,一突出”势头。市长钱棣华强调要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强化领导,落实责任;“突击月”内必须把“两增多,一突出”问题解决好;加强信访队伍建设;认真对农民负担情况进行一次清理,取消不合理负担;各单位要健全信访组织,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会上,市政府与五区四县、石油管理局、石化总厂、林源炼油厂、黑龙江石油化工厂等单位签订信访工作责任状。
  5 月13日下午,市委召开常委会传达省紧急会议精神,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王先民在会上指出,要充分认识信访工作形势的严重性;要加快发展经济,从治本上作文章;信访工作必须贯彻“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对发生信访比较多的问题要认真研究,加以解决。
  “突击月”中,全市各单位层层召开信访工作会议,各级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信访工作,层层签订信访工作责任状。各单位有针对性、有重点地开展工作。重点解决集体上访、越级上访和农村上访问题。让胡路区因油田建设征地问题引发群众上访较多,区委、区政府不回避矛盾,成立解决农民上访问题领导小组,抽调28名科级干部,组成 3个工作组,深入到问题较多的 3个村。集中领导、集中力量、集中处理征地各种遗留问题。问题较多的肇州县、肇源县、红岗区和大同区也都采取积极措施,落实包保责任,实行三级干部包案,解决具体问题与思想疏导相结合。各县区普遍对农民负担问题进行自查自纠,在一些项目上减少农民负担。各单位还健全信访工作组织和制度,配齐配强人员,加强领导,以便更好地适应实际工作。
  信访工作“突击月”中,全市共召开各类信访会议170余场次,抽调干部380多人次,清理热点问题30多个。将近20起越级上访化解在萌芽状态或稳定在市内,完成了省委、省政府下达的工作目标。
  【集中力量处理上访老户问题】 按照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全省开展处理上访老户问题集中统一行动的实施方案》,大庆市利用 3个多月时间,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处理上访老户问题的集中行动。8月18日,市长钱棣华主持召开市政府第9次常务会议,对处理上访老户问题进行具体部署。这次集中行动,共涉及省交上访老户7 户,本市排查出来的上访老户14户。这些老户都是上访数年,长期在各级领导机关纠缠、无理取闹。这次集中行动,各级领导重视,工作措施得力,动作迅速;把思想教育与解决问题结合起来,工作扎实,成效显著。对全部21名老户重新进行摸底排查,分析每个人的具体情况和无理取闹原因。市信访办组成工作组,深入到20多个单位,直接与老户见面,宣传政策,做细致思想工作。对21人全部落实三级包案责任制,成立包案组21个,参与包案的干部56人。针对老户几经复查,确实没有问题需要处理而坚持过高要求的实际情况,一方面加强思想教育,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另一方面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困难,促进思想转化。上访老户林某多年没有上班,生活没有来源,市政府领导从照顾出发,为她在大庆火车站前特批了一个电话亭。她非常感动,表示不再上访。这次清理老户集中行动,为10余名老户不同程度地解决了一些实际困难。在清理老户行动中,对无理取闹、严重干扰领导机关办公秩序的1名上访老户,依法进行收容教育。